大隋第一军神,桀骜不驯目中无人,最后身死族灭
公元599年,突利可汗向隋朝上报了都兰可汗正在打造攻城武器,意图对大同城(位于现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部)发起攻击的消息。隋文帝随即下令,派遣杨素从灵州出发,尚书左仆射高颎从朔州出发,以及上柱国燕荣从幽州出发,三路大军共同出击,以对抗突厥的威胁。
在这场战役中,杨素勇于摒弃传统的车、骑、步兵相互支援的保守战术,大胆采用骑兵的快速突击策略,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再次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天赋。战事结束后,隋文帝颁布诏书予以表彰,赐予杨素两万匹缣布和一条万钉宝带。同时,提升其子杨玄感为大将军。然而,这位一度威震四方的将领,却在数年后因朝廷内斗而身死族灭。
杨素,字处道,公元544年出生在隋朝都城的一个世家大族。他的父亲杨敷曾任汾州刺史,为朝廷效命多年,也因此杨素自小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受到北周权臣宇文护的赏识。传说宇文护曾对杨敷说:“你的儿子将来的成就必然超过我。”于是在杨素年少时,便被宇文护带在身边亲自培养。尽管当时政局动荡不安,杨素的才华却逐渐显露出来。
随着北周武帝亲政,宇文护被诛杀,杨素失势。但他并未因此沉沦,而是继续在征战中积累经验。其时父亲因战殉国,朝廷并未对其进行追封,杨素多次上表请求处理此事。最终,他以豪言壮志打动了北周武帝,不但平反其父,还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人生的转折点往往就此展开,杨素从此开启了其辉煌的军旅生涯。
杨素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发生在杨坚执掌朝政之后。面对杨坚有称帝之意,杨素迅速识趣,投靠在其麾下,进而成为杨坚的心腹。这一明智的选择使得杨素在短短数年间成长为隋朝的顶梁柱。史书记载,开皇初年,杨素随军讨伐尉迟迥之乱,皆能战无不胜。此后,他还参与了平南陈、击突厥等重要战役,为隋王朝的稳定和扩展立下赫赫战功。
尽管杨素的军功显赫,但在名将辈出的隋朝,其地位并非稳如泰山。特别是在军事上,杨素与史万岁、贺若弼等人的矛盾日益显现。在一次突厥战役中,杨素与史万岁同为出征将领,然而史万岁立下大功,杨素因未有显著战绩而心生妒忌,最终导致了史万岁的被害。可见杨素虽勇猛,但心胸并不宽广。
在治理地方和军务方面,杨素表现得相当严苛。为建造仁寿宫,他强制征劳,导致数万人死亡,更将这些死者的尸体作为地基填埋。对起义的百姓,他更是下令男子皆斩,女子则视作战利品,使得杨素的名声随着铁血手段而渐渐恶化。
然而,杨素的故事并非只有杀伐。他的个人生活中,也有值得一书的柔情与纠葛。作为公认的大帅哥,杨素婚后却深受妻子郑祁耶的唠叨与批评。有一次,他忍无可忍地顶嘴道:“当了皇帝,也不会立你为后。”郑祁耶大怒,竟跑去隋文帝独孤皇后那里告状。此事传遍朝野,杨素和独孤皇帝的关系似乎更为紧密,毕竟独孤皇帝也是一位怕老婆的主。
然而,尽管位高权重,但杨素始终无法摆脱猜忌。皇帝晚年猜忌心重,杨素竭尽全力讨好,但效仿的高颎、贺若弼等功臣的命运都难逃贬谪。随着隋文帝驾崩,杨广继位,杨素的处境更加艰难。病重期间,杨广派人多次前去“关心”,暗中询问病情,生怕他不死。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压力下,杨素最终绝望地放弃治疗。
大业二年,杨素与世长辞。隋炀帝杨广追赠他光禄大夫、太尉公等职,并授予他多个郡守。然而,这种表面的荣耀并未延续太久。杨素去世后不久,他的儿子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后,全家遭到灭门惨剧。#视界频道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