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林萍,今年38岁,初中毕业,结婚早,生得也早,如今女儿已经读高一了。
我们一家人住在一个小县城里,生活虽不富裕,但勉强可以过得去。
我在镇上的幼儿园做保育员,工资不高,但胜在稳定。
老公在城里的建材市场做泥瓦匠,活多的时候能挣点,活少的时候就靠我这点工资撑着。
我和老公结婚已经有十八年了,婚后一直和他父母一起住。刚结婚那会儿,我也想着要孝顺老人,一家人多热闹。可住得久了,问题就多了。尤其是婆婆,嘴上虽然不说什么,但心里那点偏心,藏也藏不住。
老公有个弟弟,比他小八岁,大学毕业后去了南方打工,听说现在混得还不错。
每次逢年过节回来,婆婆总是张罗一桌子的好菜,虾蟹海鲜样样不缺,连平时舍不得买的水果都摆一整盘。
而我们一家三口,哪怕是过年,只要老公说不回来吃饭,饭桌上立马就变了样。
那天的事,我真的记了一辈子。
那天是个普通的周三,我下班回家,准备做饭。
买菜的时候看到排骨在促销,30块钱一斤,我咬咬牙买了一斤半,想着给家里补补。
回到家,我把排骨焯水、加料,炖得喷香。
女儿放学回来一闻味道,笑得一脸灿烂:“妈,今天有排骨吃啊!”我也笑着说:“你爸干了一天活,回来得晚,得补补。”
可还没等饭做好,婆婆突然从房里出来,拿着手机说:“老大打电话说晚上不回来吃饭了,在工地上吃了。”我“哦”了一声,继续在厨房忙活。
谁知我刚盛好饭,准备端上桌,婆婆就走了进来,皱着眉说:“排骨别端了,你爸不回来吃,吃这个太浪费了。”
我有些懵:“妈,这排骨都快炖烂了,香得很,咱娘几个吃点也好。”她却一把把锅盖盖上:“明天热热给老大吃,今天就吃点咸菜。”
我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她把炖好的排骨端回锅里盖好,然后把桌上刚摆好的菜收了起来,只留了一碟咸菜和一锅米饭。
我女儿坐在餐桌旁,脸色一下子就不好看了:“奶奶,我作业写得头昏脑涨,好不容易盼个好菜,怎么不给我们吃?”
婆婆不耐烦地摆摆手:“排骨不是天天吃的,这么贵,你爸才是家里挣钱的,当然得留给他吃。”我听着这话,心里一阵刺痛,也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坐下,夹了一口咸菜。
那顿饭,我和女儿几乎没动筷。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来,把剩下的排骨热了热,放在饭桌上。老公回来吃了几口,随口说了句:“还挺香的。”婆婆在一旁笑得跟朵花似的:“你媳妇知道你辛苦,特地炖的。”
我低头喝粥,心里却一点滋味都没有。
这种事不是一次两次了。记得前几年我生病住院,躺在床上输液,婆婆来了一次,放下了一包馒头和一瓶矿泉水就走了。那天我没吃东西,饿得头晕眼花,还是护士看不过眼,给我端了一碗粥。
可后来老公在工地摔了一跤,婆婆天天给他炖汤煲粥,连红枣枸杞都不缺。我当时说了一句:“妈,我上次住院也没见你这么上心。”她却回了一句:“你是女人,吃点苦不算什么。他是男人,要养家。”
一句话,让我哑口无言。
我也曾试图和老公告诉我的委屈,可他总是说:“你别和我妈计较,她年纪大了,嘴碎点,你忍忍。”可他不知道,这种“忍”,让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在这个家只是个外人。
后来,女儿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我高兴得合不拢嘴。
可开学那天,我准备给她买一部新手机,婆婆却坚决反对:“她又不是男孩,读那么多书干嘛?
以后还是要嫁人的。”我气得几乎要哭出来,可老公还是那句:“算了,别和老人争。”
女儿听了,眼睛红了整整一天。
我开始渐渐意识到,这个家里, 只有男人才被当成宝 ,女人再努力,也只是个“附属品”。婆婆对我和女儿,从来没有发自内心的关心。只要老公在,她就笑,老公不在,她连饭都懒得做。
有一次,女儿发烧到39度,我请假带她去医院,还没走出门,婆婆就在后面喊:“你别老请假,幼儿园那点工资本来就不多,耽误一天少几十块。”我回头看她一眼,真想问问她:难道我女儿连几十块都不值吗?
可我没有问,我知道,问了也没有答案。
再后来,老公去外地工地干活,一个月才回来两三天。婆婆变得更加不耐烦,常常对我和女儿冷言冷语。家务我一个人做,饭我一个人买,女儿的学习我一个人管。她只在老公回来那几天表现得像个慈祥的母亲。
我曾经也想过搬出去住,可老公不同意:“我妈年纪大了,我们不住,她一个人在家里多孤单。”我无奈,只能继续忍着。
直到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了。
那天女儿月考考得不错,我买了一只烤鸡回来庆祝,婆婆看到后立马变脸:“你这人怎么这么浪费?
吃个饭还要买鸡?
你知道这鸡多少钱一只吗?”我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没说话。
但晚上女儿抱着我哭,说同学都说她家里太小气,连考个好成绩都没奖励。
那一刻,我感觉天都塌了。
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在这个家里,我和女儿,到底算什么?
03那天晚上,我写下了第一封给老公的信,信上没有怨言,只有诉求: “我们搬出去吧,就在镇上租个小房子,不大,但属于我们娘俩自己的空间。”
我把信放在老公的床头,那晚他没回家。第二天早上,婆婆照旧把早饭端出来,一碟咸菜,两碗粥。我看着咸菜,突然觉得它比任何话语都真实——它是婆婆的态度,是这个家的规则。
我没再吃那顿饭,牵着女儿的手,走出了那个生活了十八年的家。
直到今天,我都记得婆婆当时的那句话:“你走了就别回来。”我回头看她,轻声说:“妈,我不是为了走才离开的,是为了活。”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也不确定老公会不会理解我。但我知道, 一个女人的尊严,不该被一碟咸菜决定。
我和女儿开始了新的生活,简单却自由。有时候她问我:“妈,你后悔吗?”我笑着摇头:“不后悔,咸菜吃多了,才知道排骨的香。”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