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巩明文
十一月份的第一个周末,一个天朗气清、暖阳普照的日子,我有幸跟随省书协副主席、泰安市书协主席倪和军先生一行到泰山访问石刻。泰山石刻源远流长,自秦汉以来至建国后,上下两千多年,各代都留有珍贵的石刻。当地有“泰山之美,美在石刻”之说。
上午8时许,大家赶到红门。红门是通往泰山的主要入口,因附近有两块红色岩石形似门扉而得名。红门入口呈穹形,外墙涂满了红漆,给人以庄重神秘之感。门口前约10米处有一巨大石牌坊,上刻“天阶”两个红色大字,意谓从这里可通往“天界”,两侧石柱上刻有对联“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观此石刻,对泰山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穿过红门,进入泰山主景区。路上行人如织,热闹的氛围将初冬的寒气驱赶得干干净净。青翠的柏树披着阳光,让人感到暖融融的。倪老师讲:以中天门为界,之下多为柏树,之上多为松树。倪老师还补充说:这里的柏树枝条都是直直的,向上生长着的。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几乎全是柏树,它们或细小或粗壮,都倔强地挺立着,为泰山增添了雄强之气。
树下多为散落的石块,它们或大或小,或卧或立,都有棱有角,形态各异。倪老师讲:泰山石为花岗岩,质地坚韧耐腐蚀,因而这里的石刻虽历经千年风雨吹打,仍清晰如初。石刻大多分布在路两侧,越往上走越多,可用“几步一刻”来形容。这些石刻既有真草隶篆,又有四体揉融;既有如斗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既有抱朴守拙者,也有龙飞凤舞者;既有大家之手,也有石匠之书,可谓瑰丽多姿,把泰山装扮得更加典雅厚重。
大家在“䖝二”石刻前驻足,听倪老师讲述它的故事。这让我想起四十年前读沂水师范时,我的语文老师窦永堂先生曾讲过这个故事。他说:日本友人登泰山看到这“䖝二”石刻,不解其意,询问了许多人都答不上来,于是请教郭沫若先生。先生脱口而出:“風月无边”。从那时起,我知道郭老先生不仅是文学家、历史学家,还是古文字学家,有很多古文字,都是他解读的。今天倪老师重温这个故事,让我浮想联翩,格外亲切!
泰山石刻是秦始皇登泰山时丞相李斯撰写的。李斯的石刻已被人为毁掉,泰山上已无踪影。但清代著名官员、金石家吴大澂摹写的泰山石刻依然光彩夺目。倪老师逐字逐句给我们讲解,讲它的涵义和艺术价值,让我们加深了对泰山石刻的认识和理解。
行至泰山斗母宫处,往东北方向有一岔路。倪老师带领大家沿路前行数百米,到了著名的经石峪《金刚经》摩崖石刻遗址。倪老师介绍:外地名家来泰山,这里是必看之地。这是南北朝齐朝时代的石刻,将经文刻在近3千平米的大石坪上,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字。倪老师介绍:这些字50至60厘米大小,被称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结构介于篆隶楷之间,笔画苍劲刚健,气势磅礴。倪老师还介绍:因齐朝存续时间较短,使它成为一个未完成的工程。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中华文化的一块瑰宝。倪老师是当地人,他说他学生时代经常来这里观摩。那时这里常年有水流淌,水下的经文象游动的鱼群,清晰可见。现在这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周边已筑起围墙,只可远眺而不可近瞻。这里右上方的一面石壁上,还有明代人镌刻的“高山流水”四个大字,像画龙点晴,与摩崖石经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天街是泰山山顶东西走向的一条街道。它北侧悬崖峭壁上的石刻琳琅满目。这里还有党和国家前领导人的题字。彭真同志题的“山高望远”四个行书大字,给人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感;邓颖超同志用硬笔题写的“登泰山看祖国山河之壮丽”,激起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天街东端往左拐不远处是著名的唐摩石刻。这里有唐明皇李隆基用隶书撰写的《纪泰山铭》。铭文1008字,记述了封禅告祭的始末。倪老师介绍:《纪泰山铭》代表唐代隶书的最高水平。它笔画遒劲,字体端庄,具有帝王之气。这里还有清代康熙皇帝题的“云峰”、乾隆皇帝的诗作“夜宿岱顶作”和其他历代名流的题字。篇幅或长或短,字体或大或小,相互照应,互相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巨大的书法展览。
“五岳独尊”石刻是泰山极顶玉皇庙下一块巨石上的题字,位于海拔1545米高处。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写,正楷书体,气势恢宏。其右侧有“昂首天外”题刻,进一步增添了文化气息。它是泰山的标志性景点,也是泰山的一张文化名片,它为游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许多游人排着长队在此拍照留念。我也挤过去让同行的同志拍了一张。
这时,一位导游带着游人赶过来,他高声喊着:为什么只有泰山叫“中华泰山”呢?因为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不仅有丰富的自然奇观,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
泰山石刻不仅仅是中国书法艺术品的一座宝库,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我想,作为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刻也为中华泰山的久负盛名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下午3时许,大家带着感官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收获,缓缓离开泰山。
作者:巩明文,男,山东临沂人,临沂市供销社原监事会主任、一级调研员。现为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