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高才生蜗居香港6平米,只为孩子避开考试,生活现状让人心酸

育学笔谈 2025-01-17 14:31:04

读书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从一般人最朴素的理解来看,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更加体面地生活,而人生的前半程也基本上要为事业打拼,至于子女的教育等问题也都是同步进行,不会顾此失彼,为了孩子而牺牲个人的事业发展。

但现实中也有不少年轻人儿女心很重,在自己还是“孩子”的年龄就已经开始考虑孩子的未来了,而且还非常疯狂,其想法值得尊重,但面对现实生活真的能坚持下去吗?

近日,视频博主“2米饭桶”前往香港吃百家,体验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期间遇到了一个来自内地的三口之家,用视频记录了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相关话题随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小夫妻年龄都不大,丈夫出生于1998年,看上去很书生气,大学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据妻子介绍,丈夫当年是学霸,高考考清华大学只差10分;而妻子比丈夫小一岁,毕业于贵州财经大学。

他们在来香港之前都有着不错的工作,丈夫在深圳的一家公司做硬件工程师,月薪15000,妻子做标书类文职工作,月薪5000,租了两室一厅的房子,日子还算惬意。

可是有了孩子之后,他们的想法变了,为了让孩子享受多元化的教育,避开考试,于是来到了香港,但目前的状况还不太理想。

从博主的视频来看,这是一处劏房,进楼的通道非常狭窄,而室内只有6个平方,厨房和卫生间都迈不开步子。

而他们在香港的工作也很一般,妻子刚在离家一小时车程的地方找了份工作,下班到家都是凌晨了,月薪18000,而华科毕业的丈夫则赋闲在家,全职带孩子,偶尔带点线上家教,大概每小时100元。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华科毕业生为什么不出去找工作呢?对此,丈夫表示,他从小跟着老人长大,缺乏父母陪伴,不想这种现象在孩子身上延续。

他们的生活成本其实很高,6平米的房子月租也要3900元,再加上日常消费和通勤,以及孩子营养和教育方面的支出,每月赚的钱差不多刚好管用。

可以看得出,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不佳,而且很可能是依据香港的人才计划过去的,为了给孩子多元化教育的想法无可厚非,可现实还是让人无限感慨。

有不少人认为,他们的选择太亏了,作为一名华科的毕业生,而且还是做硬件工程师,即便是本科学历,在内地就业也有不错的待遇,最关键是生活成本和压力小得多,而如今丈夫只能全职带孩子,事业完全丢掉了,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而且还有一个现实问题,香港的教育多元化,不代表没有竞争和压力,孩子要上优质学校也是很卷的,也需要父母和孩子大量付出。

何况小夫妻自己才二十六七岁,正式打拼事业的关键期,现在为了孩子在香港蜗居,事业上也是停滞不前,未来的路其实并不明朗,真的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生活吗?

选择大于努力,这一点对当下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当然,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或许他们还有更多的人生规划,那就祝福他们吧!

0 阅读:88
育学笔谈

育学笔谈

分享校园热点、评述教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