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还记得去年10月媒体记者卧底环境监测机构,披露的第三方机构涉嫌监测数据造假吗?后续处罚来了。
10月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山西方创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下称“方创公司”)和西安科纳检测校准有限公司(下称“科纳公司”)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已于近日依法宣判,两家公司分别被判处罚金二十万元,没收违法所得,共有九人获刑。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之所以受到这样严厉的处罚,是因为两家公司在开展环境监测业务过程中弄虚作假,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数据显示,2021年3月至案发,方创公司共出具虚假监测报告172份,违法所得110.6万元;科纳公司共出具虚假监测报告222份,违法所得76.2万元。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持续保持打击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推动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
九人获刑
第三方机构被吊销资质
科纳公司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是9月19日,在西安铁路运输法院宣判的。
判决书显示,被告单位科纳公司被判处罚金二十万元,没收违法所得。
而被告人石某某等六人,涉及公司实际控制人、总经理助理、授权签字人、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审核人、采样员等,则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至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至一万元不等。
同时,法院还并禁止6名被告人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三年内从事环境监测及相关职业。
▼审判现场。图片来源:西安铁路运输法院
法院经审理查明,自2021年3月起,被告单位科纳公司在开展环境监测业务过程中弄虚作假,出具虚假监测报告,共涉及省内多个地市的多家委托单位,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多个管理部门,涉及多个监测项目。
从2021年3月至案发,科纳公司共出具虚假监测报告222份,违法所得76.2万元。
对于这些,6名被告人均自首、认罪认罚,被告单位也退缴违法所得25万元。
西安铁路运输法院认为,被告单位西安科纳检测校准有限公司作为承担环境监测职责的中介组织,6名被告人作为被告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明知出具虚假监测报告会严重扰乱环境监测市场管理秩序,仍指使、授意、默许监测人员故意出具虚假监测报告,违法所得达到70余万元,出具虚假监测报告数量多达222份,涉及领域、地域、行业众多,情节严重,其行为均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鉴于6名被告人均有自首情节、认罪认罚,且被告单位主动退缴部分违法所得,依法予以从宽处理。而为预防六被告人再次利用职业便利犯罪,依法禁止各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从事环境监测业务。遂作出上述判决。
据悉,该案系陕西省首例环境资源监测领域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无独有偶,在去年媒体记者曝光的问题中,方创公司也被判处罚金二十万元,没收违法所得,判处公司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3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至一年不等,并处罚金。
两家第三方机构,都被吊销资质,共有9名被告人被禁止三年内从事环境监测及相关职业,并获刑。
▼关于撤销山西方创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的通告。图片来源: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生态环境部表示,这两起案件的宣判,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和刑事司法部门遏制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滋生蔓延的坚定立场,体现了对违法犯罪分子严惩重罚的坚定决心。
两起案件中,受到刑事处罚的不仅有第三方机构的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也包括在采样、分析、报告审批签字等各环节实施造假的具体责任人员。
这说明,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第三方机构及从业人员应以此为鉴,增强法律意识,严守职业操守,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2
媒体曝光
三部门联合挂牌督办
这两家第三方机构涉嫌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问题,最早都是媒体曝光出来的。
2023年10月16日,“新京报”发布文章《“只测两个排气口,剩下的全部造假”,记者卧底环境监测机构——》,最先揭示出这一问题。
▼图片来源:新京报
原来,新京报记者相继卧底西安、太原两家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发现他们经常弄虚作假,通过伪造、篡改监测数据,出具虚假监测报告等方式,帮助排污企业“蒙混过关”。
例如,科纳公司用自来水代替医疗污水,作为采样样本。
而方创公司则在采样过程中与被监测的企业串通,通过临时添加药剂的方式,确保监测时相关指标“暂时合格”。
问题曝光后,2023年12月22日,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决定对这两起案件实施挂牌督办,并多次派出专案组赴现场督导。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明确要求,山西和陕西两省生态环境部门要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性质认定和后果评估,并提供必要的现场勘察、环境监测及生态环境认定意见等,为查办案件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随后,山西、陕西成立了由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组成的专案组,通过调取自动监测和视频监控记录,调查询问相关排污企业和重点个人,对虚假报告涉案金额开展司法审计等方式,全面调查两家机构在业务招揽、现场采样、实验分析、报告出具、财务收支“全链条”存在的违法行为,并突破虚假报告判定、外围调查取证、涉案金额认定等重点难点,依法高效完成案件查办。
3
举一反三
开展打击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专项行动
在完成案件查办的同时,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也在“举一反三”,开展打击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专项行动。
今年1月5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就举办了全省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守法培训暨警示教育大会,切实加强对全省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督管理。
▼图片来源:陕西生态环境
会议邀请到陕西省执法总队工作人员以及省监测站和西北政法大学专家教授,结合监测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明确监测机构质量控制相关要求,并就刑法修正案以及两高司法解释进行解读。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新指出,去年10月,新京报记者曝光西安科纳检测公司造假问题,陕西省在环保执法检查中也多次发现第三方监测造假问题,反映出第三方机构管理还存在漏洞,必须举一反三系统整治。
第三方机构也要清醒认识到陕西省严厉打击环境数据造假的态度和决心,清醒认识到陕西省当前严峻的环保形势,清醒认识到“弄虚作假一时利,害人害己悔终生”,要严格落实相关技术规范,严守质量控制底线,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
据了解,这次的警示教育大会,陕西省共有135家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以及省生态环境厅法规与标准处、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共260余人参加。
除了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陕西省一些地方还开展了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专项行动。
科纳公司监测数据造假事件经媒体报道后,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根据上级部门指示,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局开展了社会化生态环境检验检测(监测)机构弄虚作假专项行动。
3月13-14日,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定边分局也配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监测总站联合检查组,在定边县开展了抽查检查。
▼图片来源:榆林市生态环境局
据了解,这次联合执法检查,主要检查标准物质使用,检验检测(监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等,重点查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伪造、变造监测数据并出具监测报告等情形。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生态环境检验检测(监测)机构和人员存在不规范或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法依责给予责令整改、罚款或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等处罚。
生态环境部也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持续保持打击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加人工智能的“穿透式”监管,用科技力量筑牢防范造假的防线,铲除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滋生土壤,推动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