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栽培中适时落蔓是温室黄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的重要措施。
适时落蔓能有效降低黄瓜植株的高度,降低黄瓜茎蔓的含水量,增强黄瓜的生长势,提高光照效果,从而使黄瓜的生长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加速,最终能使大棚黄瓜提升产量。
那么大棚落蔓黄瓜在落蔓过程中应如何管理呢?
大棚落蔓黄瓜又应注意什么?
大棚落蔓黄瓜如何管理?排水入棚后,播种后20天左右,开始落蔓。
网架上要有6个到7个高杆或者支柱。
进入夏秋交替,棚内的温度逐渐升高,此时茎蔓要顺着网架往上引。
每株最后留4到5个茎蔓,使植株能向外侧伸展,这样就能使植株有更多受光面积。
当茎蔓长到定植前8节的时后,就要开始落浅茎蔓了。
最高茎蔓要结出第一个果实的时候,就是落蔓的时候。
此时要去掉一些病叶和老叶,然后再消毒处理。
在晴暖的午后进行处理比较好,因为在早晨或者凉快的晚上,过多的水分会使茎蔓变得软塌塌的,从而降低茎蔓的柔韧性,这样后面的操作就不容易进行。
另外,在阴雨天落蔓很容易感染霜霉病等病害。
当上午水分蒸发的比较多的时候,可以浇水1次,但是如果离落蔓还有2到3天的话,就不能再浇水了,否则茎蔓的含水量就会变得很高,影响茎蔓的柔韧性。
这样操作茎蔓的时候会很费劲,而且操作出来的质量就不好。
落蔓的时候也不能将第一区域(距离钢架棚架面6到7cm)的叶片和茎段去掉,不能去除功能叶片,以免影响植株营养合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608d744671383798bfaab6085ba36b0.png)
每株黄瓜最好功能叶保持在20片以上,在降温之前30片是最好的选择,并且茎蔓距离垄面13cm左右。
操作前先将双氧水和真菌抑制剂混合,喷洒在处理处,再将第一区域的1片功能叶和下面的一段茎段去除,然后就可以将下面的嫩茎上弯至离架面6到7cm的位置,进行调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58bf6de4468cba59f1641b500516b21.png)
要顺势进行,不要硬拉或者强行打弯,因为这样会造成伤害,在之后容易生根,也容易感染病害。
调整好后喷洒抑菌剂再缠绕一圈,这样大约一周之后就能固定好了。
每7天左右处理1次,这样让劣势的茎蔓都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一般十天左右就能完成和恢复。
大棚落蔓黄瓜注意事项?1、去除病叶
落蔓之前必须要先去除病叶,这样能抑制病菌传播,又能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植株健康水平。
但是不能少量多次的进行处理,这样容易造成损伤,同时也容易使黄瓜生产持续处于弱势。
最好选择在晚上或者早晨进行果实采收、病叶处理,这样能使菌体里的水分蒸发比较少,有利于后期愈合,而且对隔离防护也有促进作用。
2、消毒
无论何时消毒都是必要步骤,只要是进行移栽,就必须要进行消毒,这样才能抑制各类病菌的传播和繁殖。
消毒前最好将树脂物质和包膜物质去掉,这样能大大提高杀菌效率。
3、选择适当时机
一定不要在高水分的时候进行操作,这样会导致茎蔓的含水量太高,养分转运会游走造成伤害,影响后期生根。
最好在晴暖的午后进行操作。
4、增加茎蔓柔韧性
为了增加茎蔓的柔韧性,在进行落蔓之前要考虑各种因素,使每次处理之前都让水分控制在最佳范围,因为水分过多或者不足都不利于后面的操作。
最好在落蔓之前7天内不要进行浇水,这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否则太湿会影响调整效果,太干会增加导致伤害的概率。
预防未来伤害是最重要的一点。
5、保持功能叶数量
无论是在何时,都不能让功能叶太少,否则对合成营养以及整个植株营养输送都非常不利。
最好是在每株黄瓜保持20片功能叶以上,在降温之前30片也是最佳选择,并且茎蔓跟随深度为13cm左右。
每7天左右处理一次茎蔓,这样劣势的茎蔓都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一般10天左右就能完成和恢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3117a011e6097229c26e7cd6f294cb8.png)
6、注意操作手法
当处理第一区域位置以上的功能叶片和嫩茎时,要顺势进行,不要硬拉或者强行打弯,因为这样会造成伤害,影响之后容易生根,也容易感染疾病。
在调整好后喷洒抑菌剂再缠绕一圈,这样大约一周之后就额固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