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砚田文化人 2024-08-07 03:26:37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写道:我爱热闹,也爱冷清;爱群居,也爱独处。生活中有些时候,并不需要热闹繁华、激情四射。

莫言说,一个作家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往独来。

“只有独往独来,才有可能冷眼旁观。只有冷眼旁观,才有可能洞察世态人情。只有洞察世态人情,才有可能创造出好的小说或者别的艺术作品。”

虽然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探求真理之路,必要一步步历经柳暗花明山重水复的艰难疑虑,才得偿“又一村”所愿的明亮豁达。“

说他人不如说自己,写人事不如写心情。”沈从文后期不再写作而去研究文物,是为了少些是非,是无可奈何的孤独。

人需要修行,是在独处时才感觉到的。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在黏稠的人际关系中,琐碎的事情占满了生活,其中有些快乐、有些痛苦,但是缺少沉思和修养的内心愿望和时间。

当一人独处时,对空间和时间的深切感知才来到心中。这就是康德所谓“仰望星空”的心境吧。

独处,也是一种短暂的自我放逐,不是真的为了摒弃什么。也许只是在一盏茶的时间,细酌慢饮,享受不为人知的咏叹。

也许在一段路途中,揣测自己的未来;也许在独自进餐时,对自己进行小小的省视;也许什么事也想不起来,只有一片空白,安安静静地若有所悟。

独处的时候,你才会用心体会到生命的美丽。

坦然面对人生的挑战。即使没有高朋满座、无人为你喝彩,但能让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深度,咀嚼精神的韧性。

尼采在孤独中感到:“人即便是在人群中漫步,实际上也是走在新的荒野上,人哪怕是和他人同桌吃饭,实际上他们之间也隔着一道厚厚的墙壁。”

独处是人生旅途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虽旷远凄清,却不乏深刻,拥有着别样的美丽。

诚如作家马德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与蓬勃。也就是说,只有独处,才能把迷失在喧嚣尘世里的自己找回来。”

独处,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内心,因为内心的和平来自于内心的丰富。

一个心灵丰富的人,必然是喜欢独处的人。尽管独处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太大的空间,更不需要有人作陪。我们可以思想,可以闲适,可以自由地支配灵魂。

在独处时的狭小空间里,表面上我们割断了与外界的联系,而在内心深处,我们用思想接通外界,让灵魂的诗情肆意汪洋。

古人重视独处,认为独处就可以“神不浊”、默坐就可以“心不浊”,独处之时,才体会忙碌的耗神昏聩。

心神一味外驰,多一事增一事的累,识一人费一人的心;

只有独处才可以省事,省事就可以心清,心清才可以神旺,所以独处可以收摄精神,凝聚生命的全力。

如果你看看世界上主要的宗教起源,就会发现它们的探寻者:摩西、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等,及那些独身去探寻的人,在大自然中独处思索,才有了深刻的顿悟,之后他们把这些思想带回社会。

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声明:【文章及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来源:东方生活美学 微信号:dogfangmx

0 阅读:29

砚田文化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