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海螺称雄皖企间,营收惊人耀眼前。”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安徽排名第 3 的大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其发展令人瞩目。从企业发展角度看,海螺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创新管理和精准市场定位是关键。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它超越格力,碾压江淮,相当 2 个上海银行,堪称企业发展的典范。 从营商环境看,安徽的良好政策和市场氛围为企业崛起提供了肥沃土壤。
安徽省地处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史前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孕育了道教文化、建安文学、桐城派、北宋理学、徽文化等。
作为中国戏曲之乡,徽剧、黄梅戏等地方戏剧闻名遐迩。安徽省是长三角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沿江通海,位于全国经济发展战略要冲和几大经济板块对接地带。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安徽,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创新活力的土地,孕育出众多杰出的企业。
在“2024 安徽百强企业”的榜单中,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2100多亿的营业收入总额,位列全省第3位,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卓越的市场竞争力。
在安徽省内,其营收规模相当于2个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5个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此等成就,令人瞩目。
放眼全国,它超越了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相当于2个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这般成绩,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先来审视一下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它以1335.7538亿元营业收入总额,在“2024安徽百强企业”榜单中排名全省第4位。
中铁四局集团成立于 1950 年,前身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2000 年 6 月 28 日改制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现隶属世界 500 强排名第 35 位的中国中铁股公司。
其为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工程建设行业功勋企业、中国品牌文化影响力十大最具价值品牌、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企业,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领军者。
拥有 25 家全资子分公司,业务遍布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及境外 31 个国家,完整输出工程建设“中国标准”,被境内外媒体赞为“基建狂魔”。
然而,与海螺集团相比,仍显逊色。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海螺集团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和卓越的经营策略。
正如古人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海螺集团无疑站在了更高的楼层,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发展空间。
再看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它以450.177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在“2024安徽百强企业”榜单中排名全省第23位。
这家企业的前身为 1964 年始建的巢湖汽车配件厂,是一家多元化综合型国有大型汽车企业。1968 年,江淮汽车第一代创业者白手起家,
“手敲肩扛”造出安徽省第一辆 2.5 吨载货轻卡,填补了安徽汽车工业空白。1990 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客车专用底盘 HFC6700,填补国内空白,改写客车底盘历史。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江淮汽车回归整车制造领域,手工完成轻卡驾驶室安装并上市,开创中国轻卡轿车化潮流。
2023 年,研发投入达 22.34 亿元,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虽然江淮汽车在汽车领域也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但与海螺集团的差距显而易见。
海螺集团的发展之势如破竹,而江淮汽车或许需要更加努力地追赶,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更大的突破,正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而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它则以2039.7927亿元营业收入总额,在“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排名全国第133位。
这家企业创立于 1985 年,1996 年 11 月在深交所上市。它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下属国企创立,历经多次产权改革,1996 年股份制改造引入民营资本,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格力从以空调制造为主,发展为涵盖家用消费品和工业装备的多元化集团。其家用空调产销量成绩斐然,自 1995 年起连续 20 年中国第一,自 2005 年起连续 10 年世界第一。
2010 年起,格力营业总收入每年以近 200 亿元速度增长,2023 年达 2050.18 亿元,从“中国家电企业第一”迈向“全球家电企业桂冠”。
然而,在与海螺集团的竞争中稍显落后。这也说明,在不同的行业领域,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各不相同,只有不断创新、适应市场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1101.1928亿元营业收入总额,在“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排名全国第233位。
上海银行成立于 1996 年,2016 年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 601229),是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涵盖公司银行、零售银行、金融市场等。
作为立足上海的城商行,其资产规模居城商行第二。2024 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129.69 亿元,同比增 1.04%,总资产达 32,233.31 亿元,较上年末增 4.47%。
该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表现出色。
而安徽海螺集团的营收相当于 2 个上海银行,这充分展示了海螺集团在全国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强大实力。
再把目光聚焦在安徽第3大企业——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身上,它以2169.6994亿元营业收入总额,在“2024 安徽百强企业”榜单中排名全省第3位,
并在“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中名列全国第57位,在“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排名全国第130位。
回首海螺集团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其前身——安徽省宁国水泥厂,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 1978 年。
那个时代,百废待兴,海螺人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投身于我国水泥工业的变革图强之路。
他们犹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翠竹,无论面临何种艰难险阻,都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行。
海螺人的努力,不仅见证了建材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46 年前,国家出资 4.08 亿元建厂,如今集团总资产、净资产已分别突破 3000 亿元、2100 亿元。
这一巨变,正应了那句古话:“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海螺集团正是凭借着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苦干,日积月累的不懈努力,才实现了从弱小到强大的华丽转身。
1996 年 8 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芜湖召开全省工业工作会议,宣布在安徽省宁国水泥厂基础上改制成立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这一决策,为海螺集团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其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能够更加自由地搏击风浪,展现出国有企业的担当与作为。
2002 年 3 月,海螺集团通过优化设计、集成创新和大胆实践,在铜陵海螺水泥公司率先建成国内第一条日产 5000 吨国产化水泥熟料示范线,
结束了我国大型水泥装备重复引进、代代引进的历史。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彰显了海螺集团的创新能力,更是为我国水泥工业的自主发展树立了典范。
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海螺集团正是以这种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在技术领域持续突破,引领行业发展。
从 2020 年开始,海螺集团着手建设水泥工业大脑,链接分布在国内外的生产工厂,整体优化,提升协同效益。
2022 年,建设海螺“云工”工业互联网,链接上下游生态资源,逐步实现从单场景的“一键智控”到覆盖工厂全流程的智能系统,再到全域智慧化运营。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海螺集团积极拥抱新技术,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远见卓识,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的华丽蜕变。
海螺集团的成功,绝非偶然。它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离不开安徽这片土地的滋养,更凝聚着海螺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相信在未来,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安徽企业能够以海螺集团为榜样,不断创新发展,共同推动安徽经济的繁荣昌盛。
结语:在安徽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上,安徽海螺集团的崛起绝非偶然。它超越格力、碾压江淮、相当于 2 个上海银行的辉煌成绩,彰显了安徽营商环境的优化与进步。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海螺集团精准的市场定位、高效的管理模式以及持续的创新投入,使其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经济学角度看,这也反映出安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欢迎广大网友留言探讨,共同为安徽企业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用户14xxx22
现在房子不盖了,它的营收估计会一下点。
罗昌河土著 回复 01-17 07:09
修桥修路挖地铁盖机场 市政工程水利水电 军事 水泥是战备物资
立桓
国有企业再怎么看,又怎么样?惠利的空间有限
用户17xxx05
安徽人内敛而有韧性,聪慧而不张扬,勤劳尚且勇敢,沉稳兼容大气,即有北方汉子的豪迈又有男方人的细致所以安徽人能成事
用户10xxx56
国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