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皮揎草的刑罚本来在正规的《明律》中是没有的,不过在《大诰》中进行了补遗,从此便被明朝发扬光大了。

大诰
一开始这个刑罚的适用于贪墨赃款之人,受刑人被剥下人皮,制成登闻鼓。后来,人皮逐渐被用来制成“稻草人”。一般的稻草人树立在田里吓唬乌鸦麻雀。而这种“稻草人”穿了一层人皮,站立于有司门口以儆效尤。
行刑的地方在土地庙,受刑人被枭首后,剥下受刑者的皮,填上草,做成“稻草人”。不过也有加诸华服的。比如明朝初年因谋逆被处刑的大功臣蓝玉,受刑后也遭遇剥皮。后来,不知为何,他的皮摇身一变,成了成都城的守护神。
明末张献忠占领成都后,还看到蓝玉的人皮被做成一尊人像摆在城楼上,还给cosplay一番,穿着有品级的衣服。哪知张献忠看完后竟然受到启发,以后不知从何处学来了“蝴蝶展翅”剥皮法。

蓝玉
有人喜欢用虎皮做坐垫,以展示威严,但也有人喜好特殊。比如明初的两广提督韩观,就用人皮做坐垫,而且参照虎皮模式,也保留脸部特征甚至包括头发。韩观就坐在这种坐垫上,接见下属和客人,表现很强势。
后来,剥皮也适用于海盗。嘉靖时,海寇首领王艮被俘获处刑后,皮剥下来做成了鼓,放在一个寺院里流传后世。不过有人做了实验,发现它的声音不如牛皮响亮。

人皮鼓
明朝直到南明,剥皮方法连绵不绝。张献忠的部下孙可望归降南明后,仗着人多势众,为非作歹。南明正值用人之际不敢得罪。
偏偏南明有个御史李如月看不惯,骂了孙可望两句。

李如月
结果被判处生剥之刑,执行方式似乎也是张献忠的“蝴蝶展翅”造型,不过李如月是条硬汉,不仅没有屈服,还一边被剥皮一边说“快活、凉快”,只是剥到四肢时,声音明显小了,剥到脖子时,李如月终于咽了气。
李如月褪下的皮被用石灰干燥后,也填充了稻草,悬挂起来展示。对比明初的做法,真是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