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不住了?特朗普图谋破产!欧洲局势变天,无需中方出手

万象洞察 2025-02-21 10:40:34

据环球时报2月16日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于17日在巴黎召集欧洲七国领导人及欧盟机构负责人共商安全议题,这场被称作"欧洲安全峰会"的闭门会议,恰逢美国高官在欧洲安全论坛上连番抨击盟友之际。

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以"价值观批判"为主线发表20分钟演讲,矛头直指欧洲七国。这位特朗普政府核心成员列举英国宗教自由倒退、瑞典焚烧《古兰经》定罪争议、德国拒绝与极右翼政党合作等案例,声称"欧洲正在背离与美国共享的民主准则"。其发言引发会场长时间沉默,德国总理朔尔茨当场驳斥:"没人能干涉我们的民主进程。"

北约秘书长吕特日前透露的数据显示,美国目前在欧洲驻军约3.6万人,较2020年峰值下降42%。这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警告形成呼应——他在华沙明确表示:"欧洲不能指望美军永远驻守。"该表态直接冲击《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导致欧盟外交官惊呼"北约黄昏来临"。

北约秘书长吕特(资料图)

值得玩味的是,万斯刻意回避乌克兰议题,与其前任蓬佩奥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国务院乌克兰问题特使凯洛格更是在15日抛出"排除欧洲参与谈判"的论调,这与马克龙"安全架构需国际社会特别是欧洲参与"的主张针锋相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过社交媒体强硬回击:"没有欧盟参与的和平协议只是空中楼阁。"

巴黎峰会邀请名单折射出欧洲战略转向。除德国、英国等传统盟国外,波兰、西班牙等东欧国家首次获邀,意大利、荷兰等西欧国家则罕见缺席。法国外长巴罗明确表态:"这不是对抗美国的会议,而是欧洲重新定义安全边界的契机。"分析指出,马克龙试图构建以法德为核心的"战略自主联盟",其安全架构设想包含三个支柱:强化欧盟防务基金、建立快速反应部队、推动"欧洲政治共同体"。

法国外长巴罗(资料图)

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发布的《2024年欧洲安全报告》显示,58%的欧洲民众认为美国不再是可靠伙伴,这一比例较2020年上升23个百分点。德国智库"现代外交研究所"最新民调指出,64%的受访者支持欧盟建立独立情报机构,47%赞成削减驻欧美军规模。这种民意变化在柏林墙遗址附近尤为明显——当地居民在采访中表示:"我们不能再当世界警察的跟班。"

面对美国战略收缩,欧洲展现出罕见的政策一致性。除马克龙外,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将国防开支占比提升至GDP的2.5%,波兰启动"东方盾牌"军事演习,荷兰议会通过法案允许政府直接采购武器装备。更具象征意义的是,欧盟27国在峰会上签署《欧洲防务宪章》,首次明确"集体防御不可替代性"原则。

布鲁塞尔智库"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专家指出,当前欧洲面临的现实困境具有双重性:既要应对俄罗斯潜在威胁,又要防范美国战略抽离。这种矛盾在能源领域尤为突出——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天然气进口成本暴涨300%,但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却创历史新高。正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所言:"欧洲既不愿继续当美俄博弈的棋盘,也无力独自承担安全重担。"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资料图)

马克龙在峰会开幕式上强调:"欧洲的安全钥匙必须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暗含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否定。当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日前发布报告称"欧洲应接受乌克兰部分领土被俄控制"时,欧盟27国外长罕见发布联合声明予以驳斥。这种政策底线的统一,显示出欧洲正在突破冷战思维束缚。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因素并未出现在此次峰会官方议题中。但多位东欧国家外交官私下表示,欧洲需要在中美欧三角关系中寻找平衡点。正如捷克总统泽曼所说:"我们既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也不愿成为他人棋盘上的筹码。"这种务实态度或许能为欧洲战略自主开辟新空间。

巴黎峰会结束之际,欧盟宣布启动"地平线欧洲"防务计划,拟投入130亿欧元研发下一代军事技术。与此同时,法德两国签署《亚琛条约》升级版,承诺在情报共享、危机响应等领域深化合作。这些举措表明,欧洲正在从"安全消费者"转变为"安全提供者"。

慕尼黑安全会议落幕之际,《经济学人》杂志用"大西洋裂痕"形容当前欧美关系。但正如德国智库"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最新报告所指出的:尽管存在分歧,欧洲仍需美国的技术优势与市场准入权,美国也需要欧洲的军事基地与情报网络。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或许能避免跨大西洋联盟彻底解体。

站在历史转折点回望,1949年北约成立时的欧洲满目疮痍,如今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马克龙在峰会闭幕式上的宣言振聋发聩:"欧洲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或许正是理解当下欧洲变局的最佳注脚——当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当俄罗斯威胁持续存在,一个更加独立自主的欧洲正在地缘政治版图上悄然崛起。

3 阅读:1947

评论列表

谭纲:一生求一自由

谭纲:一生求一自由

2
2025-02-22 13:48

马克龙这废物点心,标准的法国政客,投降派是底色,指望他们干成啥事,别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