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爆炸后驾机冲向蘑菇云,执行任务前,张连芳曾拍下“遗照”

深耕红史 2025-04-09 05:42:36

1964年10月16日,原子弹爆炸的当天,除指挥部和地面保障人员外,04号机场只留下张连芳一个机组。

原子弹成功爆炸后,原地待命的机组接到指挥部的命令:立刻升空!这个年仅28岁的女飞行员毫不犹豫驾驶着飞机朝着那硕大的蘑菇云冲去……

张连芳,1936年出生在东北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中。虽然家境一般,但是父母思想开明,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都要送孩子去念书。

天生聪慧的张连芳没有辜负父母对她的期望,不但顺利念完了学业,而且成绩相当优异。

1956年高中毕业时,她被选为留苏预备生。就在这期间,张连芳也通过了空军学校的选拔,谨慎思考后,张连芳选择加入航校学习。

进入航校后,张连芳立下志向:“一定要让我们国家富强起来,不再受人欺负!”

张连芳是个非常要强的人,在航校学习期间,她严格要求自己,力争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为了完成日常练习,张连芳不管酷暑和寒冬,坚持到岗训练。

1958年底,飞行成绩优异的她被分配到郑州运输部队工作,她那时候的主要工作就是接送专家、接教授,运输重要仪器设备。

为了能将雷管成功运输到目的地,身为领航员的张连芳派机械员把雷管绑在沙发上,飞机降落的时候必须做到稳和轻,稍有点颠簸,就可能出现机毁人亡的悲惨局面。

这种运输工作非常考验飞行员的驾驶技术。

1964年的一天,张连芳和机组的其他成员,被团里郭政委叫到办公室。起初,张连芳以为是有重要的运输工作执行,但政委接下来的话却让她感到惊讶。

政委给他们下达了一项严格保密的飞行任务,具体地点是新疆的03号基地——马兰机场。看到“马兰”二字,或许有些人脑海里会闪现出那句童谣:“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

后来人也不会想到,一首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童谣里竟然隐藏着军中密语。

政委告诉机组:

“这项任务非常重要,你们每个人都是经过严格的技术考核,经上级批准才定下来的,这项任务的特点是,时间长、任务重、生活艰苦、甚至有生命危险,而且要绝对保密,你们不能跟任何人透露消息。”

会议结束后,政委把团队里唯一的女性张连芳留下,对她说:“你是唯一女同志,有什么想法你可以提出来,我们尽量满足你。”

张连芳思考了几秒钟,语气坚定地说:“我没有任何问题,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当初张连芳和张文波的感情很稳定,基本到了要谈婚论嫁的年纪,这次的任务面临着太多的未知,甚至有牺牲的可能,他们能不能接受呢?

张文波虽然不知道张连芳要去执行怎样的任务,但是同为领航员的他,支持张连芳所做的所有决定,并承诺自己会等着她回来。

第二天,一架里-2型运输机在张连芳的领航下,飞到了马兰机场。机组当即向基地指挥部报到,领受任务。

直到这个时候,张连芳才得知,根据毛主席“我们也要搞原子弹”的指示,中国已经开始研究原子弹,而且即将成功。

张连芳所在机组的任务,就是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提供相关的空中服务。很快,张连芳所在的机组就来到距离爆炸区最近的04号机场,他们将在这里完成勘察、测量、试飞任务。

荒无人烟的大漠给原子弹爆发提供了场地,但是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也让机组人员叫苦连连。当地没有淡水,更没有空勤灶和澡堂,喝的水里都是沙子不说,味道还很难闻。

当地没有房子给大家住,所有的人只能住在帐篷里面,张连芳也跟着其他男同志们一起住在帐篷里。为了方便张连芳上厕所,她的徒弟用旧雨布给她搭建了个临时厕所,但因荒漠风沙天气多,导致厕所老被吹跑。

生活环境恶劣,飞行环境更加恶劣,再加上04号机场没有完整的导航设施,他们又要在荒无人烟的大漠里飞行,要想把飞机稳稳地“固定”在航线上,是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和胆识的。张连芳凭着过硬的技术,顺利完成任务。

原子弹爆发前一天,张连芳带着机组进行现场的测量工作,这其中包括爆炸现场上空各高度的温度、湿度、风向等。这项任务相当严谨,因为他们测出的数据将决定明天是否可以如期进行爆炸实验。

当张连芳带着精准的数据来到张爱萍面前时,他高兴得不得了:“丫头啊!你测得非常好!明天咱们可以继续爆炸了,不要延期了。”

10月16日,硕大的火球与蘑菇云翻滚着窜上天空,大地也随之跟着颤抖起来,原子弹成功爆炸了!

欢呼之余,张连芳所在的机组又接到新的任务,原子弹爆炸30分钟后,指挥部命令他们升空,去穿越并追逐尚未消失的蘑菇残云,采集各高层的放射性微粒。

这无疑是一项充满危险的任务,直到这时,张连芳也反应过来,为何不久前部队要组织他们拍照,那张所谓的照片,就是遗照,这个时候谁也不敢保证他们的性命是绝对安全的。

眼前面临着的或许是生死离别,但是他们完全没有恐惧之心,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无怨无悔。就这样,机组按照张连芳所给的航线,义无反顾朝着那黑云冲去。

飞机还未抵达中心区域就开始上下剧烈颠簸起来,飞机似乎要被解体。好在时间很短,半分钟左右就穿过了云团,然后绕着黑云一圈一圈上升,直到飞机爬升到5200米时,张连芳才引导飞机离开。

这次的任务也给张连芳带来暂时性的伤害。完成任务回到03号基地后,张连芳发现同宿舍的女同志在呜呜哭泣。

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了,她这是怎么了?张连芳赶紧关切问道:“你怎么了?是身体不舒服了吗?”

女同志指着张连芳的枕头说:“你自己看!你看看你的枕头上有什么!”

摄影师拍摄的张连芳的“遗照”

原来枕头上铺满了一层头发,张连芳已经开始大量脱发了。但是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伤感,反而笑呵呵地安慰对方:“没事儿,我头发多,掉点不碍事!”多年后,有人问老人家:“您当时真的不难过吗?”

张连芳爽朗一笑说:“高高兴兴也是活一天,愁眉苦脸也是活一天, 我干嘛不高高兴兴的。”

张连芳的身体确实受到辐射的影响,但是经过治疗,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1968年,张连芳生下大女儿张西验。3年后,她又生下二女儿张鸿雁。

两个孩子出生后,张连芳又重新回到自己热爱的蓝天,先后完成多项军事运输和抢险救灾工作。

直到1990年,才正式退休。如今老人家已是89岁高龄,我们在这里也祝老人家笑口常开,福寿安康。

0 阅读:13
深耕红史

深耕红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