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脚镣走完长征的战士,开国大典前毛主席见他:你不怕我把你忘喽

深耕红史 2025-04-17 17:20:43

从1949年10月至1960年10月,曾是红四方面军的知名人物的朱光,前后担任广州市副市长、广州市长,主政广州11年。在广州工作期间,他始终将毛主席所叮嘱的那句:“到南方去同原在南方工作的同志团结在一起,将南方工作做好,这是我的希望……”铭记于心。

朱光在来广州之前,还在北京见了毛主席一面,不过那次见面,并非计划好的,只是一次偶遇。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前夕,时任长春市委书记的朱光奉命调往广州开展新工作,行前,朱光一大早就去拜访了朱德总司令。

朱德领着朱光在中南海庭院里散步,他们聊着战争时期发生的事情,聊着对未来事业的期盼,就在这期间,他们二人在此地偶遇同样散步的毛主席。

朱光很开心地跟毛主席打招呼,毛主席却当完全不认识对方一样,反问他是哪一个,被毛主席这么一问,朱光反而笑了,抬起头回答:“我,朱光是也!”

“好,好你个朱光,你还认识我吗?”毛主席问。

“哪个不认识你,你可是中外皆知的大人物!”朱光回道。

听朱光这么一说,毛主席故作生气地问道:“既然你认识我,为何只看朱老总?为何不来看我?”

毛主席突如其来的质问并没有让朱光慌了手脚,他冷静地回答道:“因为我与总司令同宗、同姓、宗派山头嘛!”

听朱光这么一说,毛主席继续问道:“你不怕我把你忘喽?”

朱光笑道:“你忘不了我的!”

朱光的一番话把毛主席和朱老总都逗笑了,曾经的回忆一时间涌上三人心头。

朱光和毛主席相识于1938年,毛主席会对朱光有着深刻的印象,恰恰是因为朱光身上那浑然天成的艺术气质。

朱光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后人,双亲去世后,朱光靠亲友接济生活。自幼聪慧,早年跟着堂兄读过几年古书,后进入新学制的完全小学博白县李氏开国学校就读,师从同乡、我国一代语言学宗王力,对古文、书画有极大兴趣,还练就了双手书写的本领。

而朱光也凭借写得一手好字的本领从张国焘那里捡回一条命,关于这部分,我们放在后面细说。

1925年,朱光考入博白县初级中学,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校内同学们第一次看到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像,便是出自朱光之手。

后来在玉林省立第二中学校长的带领下,朱光参加了大革命运动。

广州起义失败后,朱光辗转香港、广西,1928年到上海与党中央取得联系,尔后,他以上海艺术大学学生的身份,成立了以宣传革命为宗旨的“上海艺术剧社”开展地下联络工作。

1932年淞沪抗战后,时为淞浦特委秘书长的朱光秘密进入鄂豫皖根据地,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根据地的历次浴血鏖战。

就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反“围剿”失利,朱光在小河口会议上反对张国焘的错误指挥方式,他也跟大部分同志一样,给张国焘提出建设性意见,但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被张国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小河口会议后,说出实话的朱光被送进监狱。红四方面军长征开始后,朱光则以“囚犯”的身份,戴着手铐,跟随部队艰难前进。

为何张国焘留下了朱光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朱光写得一手好字,又能绘制地图,他觉得朱光是个可用人才,所以只开除了他的党籍。朱光的才华保住了他一条命。

当一队队红军战士与他擦肩而过的时候,人群里还传出惊呼:“看!那不是朱光秘书长吗?竟然还活着?”

1936年11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朱光恢复了党籍,结束了三年多的“囚犯”生活,在中宣部任科长。

这年年底,中国文艺协会成立,朱光和廖承志共同负责协会戏剧组的工作。首先,他们演出由德国米尔顿名著改编的《炭矿夫》,朱光饰演老矿工的儿子,这是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公演,反响非常好。

1938年,毛主席观看了朱光参演的话剧《血祭上海》,朱光的演技得到毛主席的称赞,当有人提议要成立鲁迅艺术学院时,毛主席主动提议要朱光担任秘书长。

毛主席经常去鲁艺讲演,同朱光的接触也就多了起来。朱光从小就喜欢读书读诗,所以他的文学造诣也要高于常人。

毛主席一向欣赏人才,自然也很喜欢朱光,于是,便提议让他参与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的创建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光和毛主席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毛主席虽然身为主席,但是朱光并不“惧怕”他,反而很喜欢和毛主席开玩笑,毛主席也是个性格幽默的人,每次也都不跟朱光计较。

1938年劳动节,朱光与余修举行婚礼。婚礼上,朱光幸福地向毛主席等领导说起他和妻子的故事。

毛主席听完后,还想逗一下这对新婚夫妇,便看着余修,要她也讲一下。腼腆的余修将与朱光的交往过程进行了补充。

原来,广州起义失败后,朱光避走香港,在在友人的介绍下,躲进香港生利建筑公司余老板家,期间教老板的小女儿演技、写诗、绘画。

1931年,他第二次被捕出狱,组织上安排他到香港疗养,他再一次来到余老板家。余修就此铁心要跟着朱光参加革命,后来,这对夫妇在延安相遇,终于走到一起。

由此可见,毛主席和朱光之间的情谊是非常深厚的。

1949年那次见面后,毛主席还邀请朱光前往自己的书房做客。一进书房,朱光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眼睛一直盯着毛主席那满屋子书看。

毛主席知道朱光又打起他这些书的注意,便笑着问:“好你个朱光,又想夺书是不是?”

毛主席为何这里用到“又”这个字呢?

是因为当初有个叫殳宭的青年作家给毛主席送了几本莎士比亚名著和残贴,没想到被热爱文学的朱光给看见了,他一把将那几本莎士比亚名著给夺走了。

毛主席同样热爱读书和书法,见名著被夺走,自然要跟他争一争,但是最终,毛主席还是慷慨地把那几本名著让给了朱光。

这次朱光倒是没有夺走毛主席的书,只是问毛主席要了墨宝。

得知朱光马上就要南下去广州开展新工作,所以毛主席也慷慨为他写了一首诗。临别时,毛主席怀着殷切地希望,再次为他写下赠言,赠言里的详情内容便是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句:“到南方去……”

在广州主政的 11 年,朱光时刻牢记毛主席的殷切期望,始终坚守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崇高本色。他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一心甘为人民的勤务员。

他深入城市的每一处角落,大到主导工厂改造、医院与学校的建设,小至街巷的环境整治,桩桩件件皆亲力亲为。他为广州人民办实事、谋福祉,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其功绩深深镌刻在广州的发展轨迹中,在广州人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记 。

在广州期间,朱光也曾多次接待毛主席、朱老总、周总理等领导。每一笔开支账目明晰,没有一起违反规定。

1960年,朱光回到北京就任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对外文化交流工作。

1965年,他赴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副省长。

1969年,朱光逝世,享年63岁。

1 阅读:161
深耕红史

深耕红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