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博物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木纳尔路1268号,占地1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291.3平方米。吐鲁番博物馆始建于1989年12月,2006年9月吐鲁番博物馆新馆开始筹建,在2009年9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吐鲁番博物馆藏品分为35种,包括石、陶、木、铜、铁、金、银器、钱币、毛麻丝织品、皮质品、木雕、泥俑、绘画、考古人类学标本、动植物化石标本、粮食、干果及各类食品等。截至2019年末,吐鲁番博物馆藏品数量有20637件/套,其中珍贵文物892件/套。
01
场馆概况
吐鲁番博物馆占地1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291.3平方米,建筑外观为半圆形,顶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空中俯瞰为月牙形,外墙从东南大门向西北门以弧形的形式设计了四块巨型浮雕璧画,馆内建筑地上为三层,局部地下室,框架结构。
博物馆有陈列展厅9个,建筑面积4126平方米,其中一层设有专业展馆一个、专题展馆两个,二层设有吐鲁番地区通史陈列馆一个、巨犀化石陈列厅一个、吐鲁番出土文书和钱币陈列馆一个,三层设有吐鲁番出土古尸陈列厅一个、旅游资源厅一个、葡萄及吐鲁番民俗厅各一个。
02
基本陈列
--- 丝路明珠 ---
“丝路明珠吐鲁番——通史陈列”以时间为脉络,分为“远古文明 曙光初现——石器时代”“绿洲农牧 神秘萨满——先秦时期”“开通丝路 都护西域——两汉时期”“郡县确立 多元一体——魏晋至隋朝时期”“安西都护 丝路繁华——唐朝时期”“甥舅藩属 文化荟萃——五代宋元明时期”“爱国卫疆 维护统一——清朝时期”7个单元,共展出文物380多件(套),展示的文物类别有石器、陶器、木器、泥佣、文书、棉纺织品、食品等30多种,全景的向观众展示吐鲁番灿烂悠久的历史,体现了吐鲁番作为古代四大文化的交汇点、古代丝绸之路枢纽的重要地位。
--- 美丽巨犀 ---
“吐鲁番美丽巨犀化石陈列”以镇馆之宝——吐鲁番美丽巨犀化石为核心,通过运用幻影成像等声光电技术,配合场景、模型等多种展示手段,全面地展示吐鲁番的自然历史。
这副巨犀化石是1993年在修筑兰新铁路复线过程中,在吐鲁番东部的飞跃火车站发现的,是我国发现的唯一完整的巨犀骨架。巨犀化石体长约9米,高约5米,活着体重约30吨。它生活在距今2千4百万年前的渐新世,是陆地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大哺乳类动物。在大约2千万年前,青藏高原急剧隆起,吐鲁番盆地气候逐渐变干,适合巨犀森林草原环境渐渐被荒漠取代,最后美丽巨犀在渐新世末期绝灭了。
--- 出土文书 ---
吐鲁番文书涵盖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内容种类包括信札、契约、佛经、衣物疏、药方等几十种,内容丰富,涉及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我们了解古代吐鲁番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吐鲁番出土的文书举世闻名,这些文书具有多样性,有汉文、粟特文、回鹘文、梵文、西夏文、蒙古文等十多种不同的文字、二十多种不同的语言,是了解和研究西域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证明吐鲁番历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地区。
--- 沉睡千年 ---
“沉睡千年——吐鲁番出土干尸及其随葬遗物展”主要分为“权杖和战斧——揭开洋海萨满巫师的神秘面纱、火焰山腹地的苏贝希人、被山洪淹埋的墓地——胜金店人的发现、主导高昌社会变迁的人——高昌郡至唐西州时期、被火焰山‘烤干’的人体——清代干尸”五个部分。
展览展示的文物类别有干尸人骨、皮制品、毛织品、丝织品、木器、陶器、铜器、人俑、墓志、假肢、弓箭、笛子等随葬品20多种。这些珍贵的人体标本和文物,为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病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更为各族干部群众和广大游客提供了生动准确了解吐鲁番古代先民生产生活历史的途径。
--- 出土钱币 ---
“吐鲁番出土钱币陈列”分为货币起源、汉至回鹘时期的吐鲁番货币、元明清时期吐鲁番货币、民国钱币4个单元,系统展示了吐鲁番史前至民国时期铸造及流通的货币种类。其中吐鲁番出土的古罗马金币极为珍贵。源自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古代钱币在吐鲁番出土,反映了丝绸之路上商贸的繁荣及古代吐鲁番在东西方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03
馆藏珍品
--- 美丽巨犀化石 ---
这副巨犀化石是我国发现的唯一完整的巨犀骨架。美丽巨犀是陆地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大哺乳类动物。大约2000万年前,青藏高原急剧隆起,吐鲁番盆地气候逐渐变干,适合巨犀的森林草原环境渐渐被荒漠取代,最终美丽巨犀在渐新世末期绝灭。
--- 伏羲女娲绢画 ---
伏羲女娲绢画,唐西州时期(唐贞观十四年灭高昌麴氏王朝,以其地置西昌州,不久改名西州),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现藏于吐鲁番博物馆,为吐鲁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整幅画面以白、红、黄、黑四色描绘。伏羲是三皇五帝之首,中华的人文始祖;女娲是造人之神,华夏的孕育之母。代表了阴阳相对、生生不息。
--- 卜天寿《论语·郑玄注》抄本 ---
这件文书1969年出土于阿斯塔那古墓363号墓,长538厘米,宽27厘米,为“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义年”仅12岁的学生卜天寿书写,内容为《论语》中《八佾》、《里仁》、《公冶长》三篇,以及《为政》部分。卷末还写有《三台词》、《千字文》 和其他诗句等。有意思的是,这位12岁的学生卜天寿,在做完作业后,还写下了两首充满童趣的绝句,诗云:“他道侧书易,我道侧书难。侧书还侧读,还须侧眼看”,"写书今日了,先生莫鹹池(嫌迟)。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生动刻画出了顽童心理,这些随手写下的文字使得这个卷子不再是冰冷的古籍,而充满着人类心灵史今古相接的鲜活气息。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论语 郑玄注》在唐以后就失传了。但本世纪以来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了不少《论语郑玄注》的残本,而卜天寿的这个抄本是这些残本中保存较好且最长的卷子,为古代民间书法艺术以及儒家经典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现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辟邪神兽 ---
辟邪神兽是为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制作的一种冥器,放置于墓葬中镇慑"鬼怪”。称兽,其实并非实有其兽,而是古人想象中的神物。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这件辟邪神兽高70厘米。虎头,豹身,狐尾,在青灰色身体_上,彩绘褐、蓝色圈点纹。瞪大的眼睛,张大的嘴内露出大而尖的牙齿,头顶及肩部插有板翼,显得凶猛威武。辟邪神兽来自中原墓葬文化,也是中原汉文化在此传播的重要物证。
--- 彩绘泥塑武士俑 ---
俑是用来为死者陪葬的偶人,有木制、陶制或泥制的。这四件武士俑是泥塑的,出土于洋海墓地,泥塑彩绘。脸形卵圆,浓眉大眼高鼻梁,嘴下留有胡须,具有“胡人”形象。身著“V”字领铠甲,左手叉腰,右手前伸执兵器。体魄健壮,神态庄重,表情肃穆,一副强悍的保卫者姿势。
--- 共命鸟刺绣 ---
共命鸟刺绣也被称作红底鸟龙卷草纹刺绣,发掘时它位于女性干尸胸部,可能是一件遮胸物。丝织品中央绣有一只两头一体的神鸟,被称为“共命鸟”。整件刺绣的图案均匀对称,造型生动,显示出绣工高超的刺绣工艺。
--- 箜篌 ---
箜篌也称为竖琴,一种古代的弹拨乐器,是吐鲁番先民在举行重大礼仪,特别是原始宗教活动时使用。人们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见到有关箜篌的描写,但不知道箜篌是什么模样。那么,洋海墓地出土的这件完整的箜篌,就帮助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底。
这件箜篌距今已有约2500年历史,是一整块胡杨木刻挖而成,并经打磨抛光。箜篌由音箱、劲、弦和弦杆组成,弦首有明显的五道系弦的痕迹。
洋海墓地出土的这件箜篌,是现知我国较早的箜篌,是中国乐器史的非常重要的发现,它是研究古代竖琴构造和音律等十分难得的资料,填补了史前时期新疆乐器史的空白。
--- 假肢 ---
假肢,距今约有2200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出土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的一具,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古代吐鲁番先民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假肢。因为在同一墓葬出土的死者腿骨是变形的,据专家考证其腿骨发生了病变,因而这成为我国目前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的假肢。
--- 葡萄藤 ---
吐鲁番出土过不少有关葡萄的文物,比如早已干化的葡萄干、提及葡萄的文书、绘有葡萄的壁画等,其中葡萄藤标本是至今发现吐鲁番种植葡萄最早的实物见证,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栽培葡萄的标本,证明了中国的葡萄栽培最早见于吐鲁番盆地。
--- 萨满巫师 ---
萨满巫师的干尸出土于吐鲁番洋海墓地,侧身曲肢埋葬,40岁左右,距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他的衣着非常华丽,头戴皮毛,额头有海贝装饰的毛绦带,耳朵上带有耳环,一侧为金质,一侧为铜质,脖子上挂,着绿松石和玛瑙组成的项链,脚上挂着铜铃,身披皮大衣。手上拿着带把铜斧和一个鞭子,是他的法器。
萨满教是原生性宗教,是在人类原始社会阶段自发产生的。信仰万物有灵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萨满教也是一系列类似的原始宗教的统称,并没有统一的教义与模式。
萨满巫师通常也是氏族与部落的领袖人物,他们往往具备许多常识或知识,在氏族中充当祭司长、医师、预言家、神的代言人等角色,是氏族与部落的核心。
萨满巫师在进行宗教仪式时,常借用一些道具,比如吸食大麻、跳大绳并伴以音乐,达到入神的效果
--- 《大唐西域记》写本残卷 ---
这件写本残缺近三分之一,残存10行文字,字体娟秀,是《大唐西域记》数十种版本中年代最早的写本,详细地记录了玄奘西行的所见所闻,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文化、风土人情,反映了古代西域与中原密切交往的史实。
--- 高昌吉利钱 ---
唐贞观高昌吉利钱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519号墓出土。高昌吉利钱是古代高昌国铸造的钱币。钱体厚重,制作精美,钱文为隶书,方正见长,旋读,素背,具有浓郁的魏晋钱币之气韵。现存世量不足三枚。
--- 联珠对鸭纹锦 ---
唐代联珠对鸭纹锦1970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92号墓中出土,长19.8厘米、宽19.4厘米。斜纹,黄色地,配以白、棕、草绿色花,色调雅致。纹样成对称格局,粗犷而富有装饰性。它不仅织出了波斯风格的纹样,还改变了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所惯用的斜纹纬起花的织造技法。
--- 饺子 ---
这枚历经千年的饺子1969年出土于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长3厘米,宽2.5厘米,质地为小麦面,形如月牙。是现时我国发现的较早的饺子实物,从外形来看与现在的水饺已无太大差别。
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饺子,说明早在唐代,饺子就已成为了吐鲁番地区居民普遍食用的一种面食。这种中原传统美食在当地的普及流行,充分体现了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统辖管理,是研究新疆乃至中国古代饮食文化重要的实物资料。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吐鲁番市文博院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