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那一消息时,我朋友圈里有些科普人开始表示对转基因的科普可以结束了。毕竟转基因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毕竟转基因会凭借自身优势迅速占领市场。然而从最近一个多月的反应看,在得知转基因粮食产业化后,更多的人跳了出来抵制转基因,同时对推广转基因、科普转基因、研发转基因的人进行痛骂。在意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无法改变转基因产业化的事实后,不少人打出知情权的旗号,要求必须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自己坚决不吃转基因食品。
让消费者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转基因食品,听起来好像是给了消费者知情权。其实恰好相反,这会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变得愚昧。
转基因只是众多育种手段中的一种,为什么要单单把转基因的给消费者标识出来?如果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吃的粮食、蔬菜是不是转基因的,同样也有权利知道是不是用辐射诱变产生突变来的,也有权利知道是不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导致染色体发生变异来的。那些抵制转基因的,有谁能给消费者争取这样的知情权?
有人会继续愚昧:因为转基因有害,因为转基因的安全性不明确,所以需要单独把转基因食品标识出来。这种认识恰好和事实相反。所有上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但有保障,而且比传统育种手段都要安全。杂交也好诱变也罢,育种的方向性上并不明确,而且对变异或重组的基因并不了解。而转基因育种非常精准,能够准确预测后代性状。转基因育种的优势是杂交、诱变等常规育种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单单将转基因标识出来,这很容易让消费者误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如常规食品安全。这样的误导不是给人知情权,是给人愚昧。
去年10月17日,中国将转基因生物标识的阈值调整为3%,意思是转基因成分超过3%才需要标识,这一标准在国际上大约处在中等水平。而之前中国在对待转基因问题上有着全球最苛刻的标准。调整标识阈值,这是兼顾科学、经济及可行性后的选择。总体上讲,这是迈出愚昧泥潭的一步。这个步子还应该迈得更快一些,二三十年后很可能不会再有转基因标识这种可笑的制度。放在历史长河里,今天的转基因标识无疑是人类的一道愚昧刻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