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定义上的新势力销量第一,鸿蒙智行公布1月交付新车34987辆

范晓 2025-02-10 08:53:19

鸿蒙智行最近公布销量数据让人看得挺糊涂的,这个三万多台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仔细一看原来是把问界智界享界这仨品牌加一块,反正都跟华为有关系就凑一起报数了,这种算法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现在国内汽车市场上这种数字游戏玩得是真溜,鸿蒙智行把三个不同车企的数据往一块凑,硬说自己是新势力销量第一,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在玩文字游戏,毕竟这几个品牌除了都跟华为有合作,根本就不是一家人。

要说这个问界M9,一月份卖了一万二千多台,确实是这堆车里边最贵的,不过这种高端车型能卖这么多台也挺让人意外,可能是有不少土豪真觉得这车值这个价。

智界R7倒是挺稳定,一月份交了一万一千多台,看样子市场反响还不错,这车从上市到现在总共卖了四万多台,算是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了。

问界M7就更有意思了,卖了八千多台,虽然不如M9那么高调,但这个价位段竞争可不小,能有这个成绩也说明消费者还是认可的。

享界S9就有点尴尬了,一月份才卖了六百多台,虽然官方说在豪华纯电车里是第一,但这个数字确实不太好看,可能是定价太高市场接受度不够。

这几个品牌加一块是挺唬人,但是要是单独拆开来看,连三万台都到不了,跟理想小鹏比还是有差距的,这种数据打包的方式多少显得有点刻意。

如果非要较真,这些品牌虽然都挂着华为的招牌,但归根结底是不同的车企在运营,硬要把它们捆一块说事,总觉得怪怪的。

当下新能源车市场真是乱得很,各家都在比销量比价格,但是真要说品牌影响力,这些新势力跟老牌豪华车企还是有不小差距。

消费者现在看车可精明了,光靠营销数据糊弄人可不行,产品力才是根本,要是质量服务跟不上,再高的销量也是空中楼阁。

华为这种多品牌合作的模式,说实话风险不小,技术和资源被分散了,可能会影响整体研发效率,毕竟车企不是手机厂,造车门槛还是挺高的。

现在市场上高端新能源车是真不少,但是能真正站住脚的没几个,很多都是靠补贴和价格战在硬撑,这种情况下产品力和服务才是王道。

要说鸿蒙智行这几个品牌的产品结构,确实有点头重脚轻,高端车型占比太大,中低端产品线不够丰富,这样长期下去市场竞争力可能会受影响。

售后服务这块也是个大问题,三个品牌各自为战,资源重复投入不说,用户体验也很难统一,这对品牌形象影响不小。

华为在汽车领域玩得是真复杂,既要做增量市场又要保证利润,这种平衡确实不好把握,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

现在新能源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光靠砸钱和marketing可不行,产品力和服务才是硬道理,这点对所有造车新势力都是一样的。

听说尊界S800要来了,这个价格段的车可不好卖,就算技术再先进,没有足够的品牌积累,消费者也未必买账。

现在市场上各种噱头层出不穷,什么最快最贵最智能的,但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还是要看产品本身,光靠营销和数据堆砌可不行。

华为这种借船出海的模式确实挺新颖,但是多品牌运营的复杂度也不小,要是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整体发展节奏。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光靠价格战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如何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可能是所有新势力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造车这事说到底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再好的营销没有过硬的产品支撑也是白搭,这点相信市场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电动车市场风起云涌,但最终能活下来的肯定是那些真正下功夫做产品的企业,这个道理放在哪个行业都是通用的。

新品牌想要在豪华市场站稳脚跟,路还长着呢,毕竟消费者的认知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需要时间和耐心的积累。

产品矩阵的布局要考虑市场需求,盲目追求高端可能会失去更大的市场空间,这个平衡确实不好把握。

0 阅读:3
范晓

范晓

范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