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车企集体拥抱华为,灵魂不重要了?

新车新技术 2025-01-16 11:40:12

在2023年6月举办的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华为余承东曾表示,未来汽车行业能活下来的企业很少,“长远来看,我相信和华为紧密合作的厂家能够活下来,能够成为这一代少数的幸存者。”余承东的这番言论,在2023年的市场背景下,确实带有些许“狂妄”之感,但置于当前时间节点,似乎又并非空穴来风。继赛力斯、北汽、奇瑞和江淮之后,从去年下半年起,长安、广汽、上汽等传统车企,陆续推进与华为的深入合作项目。即便是比亚迪、长城这样的强势企业,以及奥迪等国外豪华品牌,虽然活得相对比较滋润,也不同程度与华为展开了合作。放眼望去,除了新势力和吉利之外,国内大多数传统车企都已先后投入了华为的怀抱。为何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选择与华为携手?难道传统车企的未来,仅限于与华为合作这一条路?只要与华为合作,传统车企真的能活下去吗?

从质疑到拥抱

事实上,华为的车BU业务,也曾因车企的“戒备心”,一度“胎死腹中”。

四年前,在5G芯片受美国制裁,手机业务遭受重创的时候,华为曾向整个汽车行业发出过寻求合作伙伴的呼唤。但彼时,国内多数传统车企对华为基本持“不信任”的态度,即使已经签署合作的,项目推进的积极性也很差。早在2017年,广汽就曾先于其它车企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然而,协议虽然签订了,但项目却始终没有落地,8年时间里双方分分合合,合作推进屡屡受阻。

例如,2022年7月,广汽子公司埃安就与华为展开过联合造车项目(AH8车型),根据当时协议,双方将基于广汽GEP 3.0底盘平台、华为CCA构建的智能汽车数字平台,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一系列智能汽车。但联合造车项目进展仅半年时间,广汽高层就反悔了。2023年3月27日,广汽发公告称,埃安AH8项目由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华为仅以供应商身份参与。对于合作项目停摆,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就曾公开吐槽:“华为是比较大牌的供应商,虽然零部件质量不错,但价格不受控,与华为合作基本没有议价能力。”此外,最早采用华为HI模式的北汽,这一路走来,也异常艰难。

2019年4月,仅凭一段华为城市NOA的视频,就火爆全网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直到2022年才正式上市。结果,39.79-42.99万元的上市价格,直接劝退了不少看好这款车的用户。北汽极狐的一位高层,当时也在内部会议上表达了对华为的不满:“我们跟华为合作了这么多年,华为得到了很大的声量,我们得到了什么?”更广为人所知的,就是上汽与华为之间的“恩怨”。在车BU业务最艰难的时候,华为曾向上汽抛出过橄榄枝,但上汽却毅然决然拒绝了。上汽集团前董事长甚至还抛出了著名的“灵魂论”:“上汽不愿沦为躯壳,要将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因为车BU业务开展屡屡受阻,在2023年4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余承东就曾悲壮地表示:跨国车企巨头们因为华为被制裁,不会选择与华为合作;国内传统车企,比如老牌国企们,为了灵魂也不会用华为;造车新势力们有自己的追求,也不会选择华为。但所谓,“曾经的你,对我爱理不理;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时隔仅一年时间,那些曾对华为“畏之如虎”的车企,便先后投入华为的怀抱。曾坚守“灵魂论”的上汽集团,从去年下半年便被曝光将与华为开展深入合作,在华为目前的供应商、HI、智选车(现为鸿蒙智行)三种模式之外,开辟新模式。此外,有消息称,上汽也将入股华为聚焦汽车业务的子公司引望,从而将双方紧密绑定在一起。对于此次合作,上汽非常重视,由其总裁贾健旭亲自带队。而据新车新技术双方内部了解的信息看,双方会推出鸿蒙智行“四界”之外的新品牌。

而上汽和华为进行合作谈判的间隙,广汽集团倒是抢先一步,与华为牵手联姻了。去年11月30日,广汽与华为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依靠华为的赋能,广汽在传祺、埃安和昊铂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新能源品牌。此外,去年12月,长安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维塔,也与华为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决定以新模式推动合作迈入新阶段。同时,近日有消息称,阿维塔已申请注册多枚“塔界”“势界”商标。

传统车企为何要拥抱华为?

为何曾经对华为“爱答不理”的传统车企,如今却纷纷积极拥抱华为?归根结底只有两个字:生存。合资燃油车时代,传统车企抱住跨国车企大腿,通过合资品牌赚得盆满钵满。而在汽车智能化、新能源化加速转型的当下,欧美日韩等大型跨国车企压力重重,在华市场份额逐步萎缩。传统车企过去所抱的大腿们,自身都难保,更遑论得到反哺了。无奈之下,传统车企只能开展自救。

以这次拥抱华为最为积极的上汽和广汽为例。为了应对这轮市场变革,上汽在新能源领域推出了飞凡、智己两大新能源品牌,在智能化领域与阿里、Momenta分别在智舱和智驾领域开展合作,并且也成立了零束科技加强在智驾领域的自研步伐。广汽这边,也推出了主打新能源车市场的品牌埃安,和ADiGO智舱和智驾系统。事实上,在以三电技术竞争为主的“新能源车上半场”,上汽和广汽都取得过不错的成绩,比如上汽曾一度在插混车市场与比亚迪并称“南北插混双王”;广汽埃安也凭借在B端市场(即网约车、出租车等运营车辆市场)的热度,销量一度排在新能源品牌的前列。彼时的上汽和广汽,的确有底气对华为说“不”,毕竟有产品、有销量,也有技术布局,前景可谓一片光明。然而,随着以整车智能化为主的“新能源车上半场”的到来,由于外部市场的竞争加剧、智能技术迭代加速,加之战略布局的失误,上汽和广汽的新能源转型之路越走越窄。数据显示,2024年,上汽集团累计销量401.3万辆,同比下降20.07%,其中上汽乘用车销量为70.7万辆,同比下跌28.3%。上汽全年401万辆的销量,不但比2023年少了100万辆,同时也被比亚迪的427万辆超越,丢掉了连续18年国内车企“销冠”的宝座。广汽集团方面,2024年全年累计销量200.3万辆,同比下降20.04%,其中广汽埃安销量为37.5万辆,同比下跌21.9%。

像上汽、广汽这种有技术积累、有市场基础的车企,都遭遇了严峻的生存考验,更遑论那些本就没什么品牌声量和技术的“小厂”了。当然,也并非所有拥抱华为的传统车企,都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也有一部分如奇瑞、长安这样的传统车企,他们选择拥抱华为,更多还是希望通过与华为的合作,为未来更为复杂、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提前做好战略布局。无论是生死存亡关头的背水一战,还是出于长远的战略规划、布局,国有车企选择紧抱华为大腿,目的还是为了找到一条新出路,不至于被挤下牌桌。

华为真的是“灵丹妙药”吗?

为什么会是华为?首先,说到底,这场汽车智能化竞赛的本质,还是在于技术。然而,无论是自动驾驶辅助,还是智能座舱,都非常考验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比如,余承东就曾公开表示,华为车BU直接投入了7000人,间接投入超1万人,其中有70%-80%的员工都在从事智能驾驶的开发;何小鹏也曾表示,小鹏汽车每年向智驾投入35亿元,研发团队有3000人以上规模……

更重要的是,技术产出一定需要投入,但投入却不一定会带来理想的技术产出。例如,上汽在技术布局上就曾“四面出击”,结果却“大而不精”,技术没能为上汽带来赋能,最终走向衰落。现在来看,很多传统车企与其花相当大的功夫构建智能化团队,投入大量的金钱与资源,做出的效果还不如手机厂商赋能效果来得好,实属费力不讨好,不如充分汲取手机厂在智能化领域的丰富经验。而华为,恰恰就是现阶段的最优解之一。其次,问界的成功,也让其它传统车企看到了与华为合作的前景。曾经的赛力斯,在市场上基本没什么声量,快被市场淘汰了。迫不得已之下,赛力斯闭上眼睛“死马当活马医”,选择将灵魂交给华为。而正是赛力斯紧抱华为大腿这步棋,最终成就了问界,拯救了赛力斯。

数据显示,赛力斯2024年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更为重要的是,售价近50万元的问界M9,发布12个月累计大定突破20万辆,而在1月8日累计交付也突破了15万辆。更为重要的是,华为能给合作伙伴带来的,还有巨大的声量。特别在互联网时代,只要和华为挂上钩,那就不愁“热搜”、不愁“头条”。特别是在遭遇了欧美的打压制裁后,大家对华为的呼声达到了另一个高度。华为的声量红利,正是当下汽车消费环境下,传统车企所稀缺的。综上所述,如果能获得华为的帮助,传统车企面临的压力会小很多,成活下来的几率也会大很多。然而,投入华为怀抱,传统车企真的就能活下来吗?真不见得。首先,与华为合作“失败”的案例并非没有先例。

前文提到了,最早与华为合作,并落地Hi模式的北汽极狐,如今依旧在“生死线”上徘徊。虽然2024年累计销量同比169.91%的增长非常亮眼,但按照如今“月销2万辆”这条车企“生死线”计算,极狐全年8.1万辆销量距离“活下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北汽蓝谷(极狐母公司)不到5年净利润累计亏损约271亿元,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约286亿元。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极狐已在事实上与华为“脱钩”,旗下在售的车型中,已没有HI版的身影,智舱、智驾采用的都是北汽自研的系统。其次,虽然如今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四界”已崭露头角,但支撑起鸿蒙智行销量规模的,只有问界和“半个”智界(智界R7上市后,智界逐渐上量,智界S7虽然多次上市,但依旧没能上量),而享界、尊界(未上市)如今还未站稳脚跟。作为对外展示的合作“样板”,鸿蒙智行旗下的“四界”,从产品定义到设计,从技术到营销都由华为全程掌控,作为“亲儿子”,华为肯定会把重心放在“四界”上,能有多少精力参与到跟其它车企的合作项目中,犹未可知。再有,当大部分传统车企都投入华为怀抱后,“我有的你也有,就等于没有”,因此,如何做好产品、技术、营销的差异化,成为与华为开展深入合作的车企,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如果合作的产品都能成为爆款,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如果有的卖得好,有的卖得差,销量差异过大,就可能引发车企与车企之间的矛盾,甚至升级为与华为的矛盾,控诉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总而言之,在当下这种环境下,传统车企“抱团”拥抱华为这一趋势,是主观、客观双重因素之下的必然趋势。但华为也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能否为传统车企的发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0 阅读:25
新车新技术

新车新技术

专业、逼格 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