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的一天,晋察冀作战室里传出了激烈的争吵声。争吵的双方一个是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一个是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司令员郭天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95dda166a6a806b2dac46f47d89b1ac.jpg)
“上面的指示你真的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郭天民声音响亮如洪钟,又咄咄逼人。
”执行。“
”你真的固执。“
......
按说,聂荣臻和郭天民一个是领导,一个是下属,不在一个级别上。作为下属的郭天民因何事敢于顶撞自己的上司聂荣臻呢?
原来,就在国共两党第二次谈判期间,蒋介石提出双方进行大规模裁兵。明眼人一眼都能看出来,这是蒋介石的又一伎俩,就是要我方自断臂膀,废了武功。
连普通人都能看出来,难道我方高层看不出来吗?
当然看出来了。
但,为了表达诚意,不让蒋介石抓到把柄,也是为了黎民沧桑免遭生灵涂炭,高层就下达指示,要求各地各部队进行整编裁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50bb40b10fccf296a39ff1d9641228b.jpg)
在这里说一点,指示下达后,有的黑不黑划一道,走走过场,如粟裕大将。聂荣臻则不同,他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指示精神,将9个野战军纵队一下子裁为4个,由原来的20余万裁减到5万人左右。动作之快,力度之大是其他各军区所不能及。
聂荣臻如此大规模裁员让很多人坐不住了,大家纷纷站出来劝说聂荣臻,这其中就有郭天民。
和大家的好言相劝不同,郭天民则站出来和聂荣臻硬刚。
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眼见郭天民说话火气越来越大,大家急忙站出来劝,有的说:再怎么着聂荣臻这也是晋察冀军区司令员,你郭天民当众和司令员拍桌子就是不对。还有的说,有话可以好好说,曾超最终解决不了问题,更不利于团结。
在大家的指责和劝说下,郭天民这才气呼呼地离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4d77fa76313fef3f627ee2ff90fa652.jpg)
果然,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和平”协议,发动了内战。晋察冀军区由于准备不足,加之过度裁员兵力不足,造成大同、集宁会战失利,再一次激发了郭天民心中的怒火。
在一次总结大会上,郭天民又和聂荣臻争吵了起来。这一次,郭天民更是得理不饶人,把大同、集宁的失利责任全部推给聂荣臻,一点不留情面,无疑把聂荣臻架到烈火上来烤,弄得聂荣臻下不来台。
在军中,上下级之间因意见不合发生争执是常有的事,比如,彭老总麾下的两员干将贺炳炎和廖汉生,就经常弄得彭总下不来台。好在还有贺老总在,最后贺老总出面拧着二人的耳朵给彭总道了歉。
而郭天民的耳朵谁敢来拧?
聂荣臻最后没等来郭天民的道歉,只好把情况上报给了高层,高层经过斟酌后,派出了朱老总,帮助聂荣臻整风肃纪,并把郭天民调离晋察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a7a3abf9b542e93d756a2eec19bacfd.jpg)
1947年8月,朱老总把郭天民送到刘伯承那里,告诉刘伯承,郭天民是一员骁将,打仗勇猛,就是牛脾气上来很难管教。要是有人能够驾驭得了他,绝对是一员将才。
刘伯承听完朱老总的话,淡淡一笑,说道:”这个请放心,我找个人绝对管得了他。“
刘伯承口中所说要找的人到底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赓大将。当时陈赓是刘邓麾下一兵团司令
为什么刘伯承认为陈赓就一定管得了郭天民呢?
理由有三:一个原因是陈赓素有”黄埔三杰“之称,作为黄埔六期生的郭天民自然要敬陈赓三分。在一个原因是陈赓有较高的军事才能,令郭天民不得不佩服。第三个原因是陈赓说话随和,有包容之心,在难处的人都能和他打成一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63de1ddf62b9d0c6cfaba8a196aab4.jpg)
果然,正如刘伯承所料,郭天民来到陈赓兵团后,和陈赓相处得非常融洽,战场上两个人配合默契,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
陈延勇
小编啥也不懂乱来胡说八道,郭天民自动申请调离去二野的,谁也劝不了,后来朱总下去让杨得志管军事,聂管后方。
陈延勇 回复 07-31 08:28
我也写错了,应该是杨成武管军事,聂管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