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究保守,强调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而其形成既与其所处的地域条件,也与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所谓的矜持,就是言辞上的婉转,言语上的保留,就算是情绪上的流露,也往往会选择隐忍。这一点,从古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一如古人想要抒发思乡之情,便会用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又或者李觏《乡思》中的诗句:“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经过了这么多的铺垫和渲染,一种想家的感觉油然而生。但在想家的时候,他却是那么的矜持,那么的矜持。为了表示对她的喜爱,李清照曾写道:“红唇如玉,肤如凝脂。他的意思很明显。但她却没有说出来,只是说了一句:“今晚的竹席很凉。”但也正因为他们的矜持,所以才会有人对他们的“误解”,有些误会,更是会流传数千年。而作为“受害者”的苏轼,也正是这一点。
“受害者”苏轼之作。在一个春夜,命运多舛的诗人看到了明媚的月光,看到了春日的勃勃生机,心中一动,就作了这样一篇诗。而这首诗的开篇,更是家喻户晓,流传至今。然而,在这个本意纯洁,寓意着“珍惜时光”的成语流传开来之后,它就慢慢地变成了一种情色的俗语,以至于“歪了”。那是一篇叫做《春宵》的诗歌。身为一位被贬,新旧两党皆不待见,但胸怀大志,年仅二十就登上了状元榜的人,其人生之坎坷,可以想象。可是,即使如此,苏轼仍有洒脱,不改其心意。一曲《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最好的例子,哪怕是倾盆大雨,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他依旧带着一种豪迈,一种不屈,一根棍棒,一双靴子,比马还要轻盈。
苏轼想要在《春宵》中表现出的就是这个意思。苏轼在前面两句里,描述了一个春日的夜里,一朵带着丝丝香气的花朵,在月色的映照之下,绽放开来。苏轼暗自叹息:好一个美丽的夜晚!但是,这样的美景,转瞬即逝,所以,才会让人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珍贵的。所以,他想要让我们知道,要懂得如何去珍惜自己的时间,如何去珍惜自己的青春。在接下来的两句里,苏轼描述了一群贵族正在欣赏着夜色,歌舞,笙箫,通过这样的描述,苏轼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对贵族生活的不满,以及对时间的珍惜。这首诗的意境,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这首诗里的“春宵”两个字,再加上我国传统文化的保守,再加上一些影视作品的不负责宣传,这两个字已经变成了一种羞耻的东西。若是苏轼还活着,怕是要被这一幕给气死了。当然,我们的国家也有一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包容和与时俱进,我们“批驳”了春宵一刻值千金这个词,并不是不愿意接受,而是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只是一种对诗歌原意和现代含义的一种感叹罢了。
《易经》中有云:“顺时行,顺天而动。”事实上,从“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句话来看,也是一种引导。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在提醒着大家,要珍惜时间,而现在,他对男女之间的感情,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也是在顺应着“时行”。身为现代人,我们当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免得墨守成规。
鱼死网破公共课摩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