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孔子没有确立完整的“人性论”

扬胜利问道 2024-09-21 10:24:38

以心相论心性,这是从世俗谛为着眼点的,是将心看作是有自性的实体来判断本性的染净,不是从真实谛着眼揭示心本具不变不易的本性。需要注意的是,佛教的心性论不同于人性论,不同于论理学层面讨论的人性论,比如:性善论、性恶论、不善不恶论,亦善亦恶论等,这与佛教所说的心性本净不是一回事。从人性论文上来你说心性本净,本不净,亦净亦不净,非净非不净,很难说谁对谁错,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

儒家《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是“中”的境界。《大学》开篇也讲,“知止而后有空”,内心一片宁静,没有情绪,这种状态就被称为中,喜怒哀乐等情绪没有发起的心,既是“性”,也就是天生禀赋的心叫性,也叫心性。老子讲天道,孔子讲人道,所以儒家便有顺着天生的心性去修养它,保持它,就叫道,用这种修养心性的道去教化社会,就是“教”,教者,社会教化之谓也。因为在孔子的内心世界孔子一直想当一个“救世主”,这一点与苏格拉底不同,苏格拉底的妈妈是一位“助产婆”。

“数据链““数据商”提出者张胜利近照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不是给所有的人看的,更非是为了君主和维护他的统治,也并非是为了教育后代和为了社会道德,他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自己完美的人去感染别人,激励别人。所以苏格拉底被誉为“人间导师”,而孔子则被后来的帝王们追封为“圣人”,成为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工具,已不再是正常的人而是神了。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

数据链提出者、“数据商之父”张胜利书法作品

儒家《中庸》将心性修养归结为“诚”,即老实,一点不做假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天性,也就是“天之道”。诚则明,明则诚,能诚者可以:“不勉而中,不思而德,从客中道,从而成为圣人。穷尽天性就要老实认识自身,人的问题实质上是心性问题。所以心性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学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理论。但是作为儒学的开山始祖孔子则没有确立完整的心性论。孔子没有论及心,论性的也只有一句:“性相近,习相远也”。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后人加进来的。孔子一生虽主要是讲“仁”且主要局限于仁本身,也即仁是什么,为什么行仁的层面上。至于如何行仁,在孔子那里,它不是问题的重点。行仁完全是人的自觉的行为,至于为什么他是人的自觉行为,孔子并没有具体展开进行论证。

数据链提出者、“数据商之父”张胜利书法作品

孟子自诩为孔子衣钵传人,孟子对孔子的发展“为仁之方”方面,仁之方也就是忠恕,仁爱。忠恕是仁之方的核心。以道德实践的要害所在。孟子是以仁学为终极作为自己仁学的起点,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心性论。孟子建立起自己的“性善论”,以心性不二为核心,以天人贯通为特征,但明显带有先验论的色彩在其中,这是其无法克服的弊端之所在。但是弥补了孔子仁学的缺憾,为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第一次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从而使其真正变得切实可行。同时也将人与天、自我与外物的沟通也联结起来了,从而将宇宙人生打成了一片,确立了孟子对后儒门的影响和自己在儒学中的地位。

数据链提出者、“数据商之父”张胜利书法作品

在孟子看来,人性与人心本是二而一的东西,人性即是人心,人心即是人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尽管偷换了概念,把“怵惕之心”变成了“恻隐之心”,省去了怵惕两字,但对儒学心性论发展还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孟子把心理理解为人之为人的本心,而荀子就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观点,提出了自己“性恶论”的观点,与孟子截然相反,这是荀子所论及的人性,他的这一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也都很有意义。加强法治建设,以法立国已达成共识。孟子性善论以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荀子性恶论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两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同时,荀子认为礼仪是出于圣人君子之伪。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各家之长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荀子在人性方面,他提出了“性恶论”,实际上是他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是善的礼乐教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但是性恶论在名声上没有性善论那么入耳好听,但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这却让荀子背负了性恶的恶名。后来的韩非子,他的学生主张人性恶的主张更加显明彻底。

传统儒学强调“成人”和“成圣”,也就是过于注重“现世”与“彼岸”世界。我们再看看佛教,佛教追求彼岸世界即成佛,成为自己向往修行的规律旨圭。一个成为“圣人”,一个成佛。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是人人可以成佛。佛是觉悟的人,人是未觉悟的佛。你看这自然就会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构成一种潜在的威胁。这样一来很多人就认为儒家没有彼岸,因为儒家强调的和追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就把儒家归于“用”,佛学强调的是彼岸修心,佛家自然就是“本”,面对佛家的这种挑战,该如何发展,建立起自己的心性论,则成为了儒家的当务之急。这也就导致了宋儒们对佛教心性思想进行改造,并建立了自己的心性论思想。

宋明儒学的心性修养方法并未超过先秦儒学。结合佛学心性论,很多人认为他们至多得了一个“有”“分心”而已,还是无法超越世间而证得究竟涅槃的,他们只强调空,说真心是绝对空。毕竟空,可是佛教的毕竟空就是绝对有,真空妙有和儒家不同。张载世称横渠先生,是关学的创派人。

张载的心性论是建立在他的气论思想之上的。他认为气为宇宙之本源,人亦禀气而生,心能尽性。张载通过人禀受气的不同程度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源于太虚。清澈纯一,是善之根源。气质之性源于禀受的阴阳二气的不同,有善有恶,是产生欲望和不善的根源。张载由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二重人性论出发,区分了两种知见,即源于天地之性的德行之知和源于气质之性的见闻之知。见闻之知是物物相交所得之知,是狭隘的、局限的,无法穷理尽性。而德行之知则是区别于见闻所知的道德直觉。

张载对孟子心性思想的最大继承与发展在于提出二重人性论,解决了儒家在人性善恶方面的长期争论。把孟子的心性范畴从内涵和外延方面都进行了扩展,重新予以界定。从内涵上看,张载的所谓性,明确包含了人性和物性。从外延上看,张载所谓的性,成为万物生成根源之一。“心”作为性与知觉的结合,表明心是道德心与认知心的统一。他强调道德心,又重视认知心,比孟子论心又进了一步。这是张载出入佛几十年的心得,实在不易呀。

“二程”也有出入佛老的经历,抓住佛道中有价值的东西,将其吸收到儒学的思想体系中来,“而后得知”心性是理学的主题,也是理学中的核心范畴。他们认为:“心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性即礼也,所谓礼,性是也,“二程”明确的提出了“性即理”的命题,是对儒家人性论思想的重大发展,性无内外,心无内外,天下万物都有性的包容之内,性即是宇宙万物之本体。朱熹云:“性即理,自孔孟后,无人见得到此,亦自古无人敢如此”。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世界哲学思想纵横(第456回)收录于张胜利哲学思想系列专著《大道汜兮》。

张胜利著作:《吉祥如意经》、《大华般若波罗妙法经》、《大圆满经》《明月照千江》、《德道经》、《大道汜兮》、《大行》等

0 阅读:2

扬胜利问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