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34cceb47bfe33e93af71f0f347dfe31.jpg)
颜真卿字清臣,因被唐代宗封为鲁郡开国公,所以也被称为“颜鲁公”,在历史上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fca26cd08192c137fa195547df3cf34.jpg)
颜真卿他初学“二王”,又吸收了褚遂良等前人的笔意,最终形成了“雄强茂密,磅礴大气,刚劲浑厚”的独特书风,也被称为“颜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94c7a351981247333214e7ad7529a82.jpg)
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东方朔画赞碑》、《大唐中兴颂并序》《麻姑仙坛记》等;他的书法篆籀意味浓烈,笔意外拓雄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54377a7ce457c84fa075781680c7bcf.jpg)
颜真卿64岁时的楷书《八关斋报德记》,应该也是他楷书晚年时的得意之作,《八关斋功德记》,全称《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此碑历经千余载,历经磨难几度兴废。在佛教史上“三武灭佛”中的“会昌毁佛”中被毁,当时庆幸被地方官吏砸成数块,埋于土中才将这颜真卿的书法留存在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d68b6f6402042053f29a6c8a60875d0.jpg)
后在大中四年,也就是850年,被崔倬寻得,通过拼接残碑,通过碑文摹本,在大中五年重新将碑立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592e7650ecd01df65600075db38757f.jpg)
《八关斋报德记》所记载的主人公是唐朝节度使史思明的部将田神功,他在“安史之乱”时,率士兵归顺朝廷,官至徐州刺史,淄青节度使。后又在叛军进攻时,又为朝廷解围官拜汴宋节度使,后又被升为太子太师、信都郡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2374020fc9e6068d37d5f5f12bdec1e.jpg)
而所记录事件是唐大历七年,田神功在重病后,人们举行八关斋会为田神功祈福,在农历五月初八,在开元寺举行八关斋会,当时为记载这次祈福活动,从千里之外请来颜真卿,请他为此次活动撰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a10b3ab1b1593526cdb8d0d55e51356.jpg)
颜真卿一生为忠臣良将撰文写碑,因此颜真卿千里赴约,也是临文感愤,全文983字,纵笔浩荡。此时的颜真卿已是64岁,此碑字大如拳,笔法老辣,字体宽绰圆润,雄浑超俗,应该是书法价值与史料价值并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ee3cf3469639fed6f061fe20c2bbd21.jpg)
《八关斋报德记》的“蚕头燕尾”之态,以篆隶笔意入字,方圆兼备,与其他颜真卿书法有着很大的不同,显现了颜体楷书的丰富变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dd8e3b57700c444ada50373db347a86.jpg)
康有为在他的《广艺舟双楫》中称:“《八关斋》之气体雍容。昔人以为似《鹤铭》者,诚为绝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84a63f7a4dcfd66f96d55dfe6662a9f.jpg)
《八关斋会报德记》以超大体量,是颜真卿其它作品中少见的大字作品,结字宽博方正,上疏下密,给人一种圆润却又不失劲健,在浑厚中暗藏刚猛,实为颜真卿的大字佳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9e03eb33db03315975d419e31180161.jpg)
6689
公正格律,大气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