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新闻“网约车走小路,姑娘称被吓到跳车”:8号晚上9点,杭州的小刘突然接到女友的电话,说她从网约车上跳了下来,还发来一个定位,他当时懵了...小刘的女友说,她发现司机走的路线和她印象中的不一样,她感觉很偏,问司机话对方爱答不理,她当时很害怕... 司机回应,他当时按照系统规划的路线在走,对方的举动他也很懵。9月12日,杭州余杭区交通运输局针对“网约车走小路姑娘称被吓到跳车”发布情况通报:
这一事件反映了在特定情境下,某些个体对于出行安全的担忧,以及这种担忧如何影响他们的心理安全感。这一事件说明,在某些情况下,普通人的心中安全感越来越低。
安全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经历、社会环境、媒体报道以及个人心理状态等。当类似“网约车走小路”这样的事件发生时,如果乘客感到不安或恐惧,并选择极端行为如跳车来应对,这确实表明了他们在那一刻感到不安全。
安全感的降低可能源于多个方面:一是对网约车平台及其司机的信任度下降,担心遇到不法行为;二是对自身安全保护能力的不足感,尤其是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缺乏应对策略;三是对社会整体安全环境的担忧,认为类似事件可能频繁发生。这种安全感的降低是个体化的,可能是受到媒体报道的放大效应影响。近几年坐网约车年轻女性被害事件再三发生并被媒体放大,个别女性在坐网约车时心里缺乏安全感就在所难免。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社会各个方面,导致了许多不正常现象。个人被别人无端攻击时,现在很多壮汉也不敢反抗,就象前几天的退役军人被路虎女打耳光致流血事件,并不说明受害人被打时更冷静,而是因为以往被打还手往往被判为互殴,造成被害人不敢还手的社会现象。还有追小偷造成小偷伤亡事件,法院判决失主赔偿小偷或小偷家属,造成现在人丢了东西,连追小偷的勇气都没有了。这些说明了普通人对法律的公平性缺少安全感。
为了提升公众的安全感,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网约车平台应加强对司机的审核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公众也应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