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岁的70后,才发现“过年不回乡”是一种趋势

寂静夜晚聆听 2024-12-30 21:22:11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段台词:“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

一个人走多远,哪怕去了海外,到了一定的时候,还是要回到出生的地方去。因为那里有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身体里,还散发着那里的泥土香。

不是外面的月亮不圆,而是外面的月亮下,没有魂牵梦萦的小河,鸡鸣狗叫的村庄,也没有母亲在矮门旁边的一声呼唤。

最幸福的,是一顿团圆饭,喝一杯老酒,就是喝下了一整年的乡愁。

快了,又要过年了。此刻的你,在准备什么呢?

作为70后,多数是土里长出来的孩子,对故乡有很深的情结。

一晃我们就五十多岁了,再去看过年的现象,会发现很多人不会回乡了。这样的趋势,在慢慢扩大。

01

有一批人,奔袭千里回老家,其实只到县城,并没有到乡里。

过年的时候,你开车、或者搭车从打工的地方,回到老家,真的是到了“老家”?

也许不是的,你只是到了县城。

这些年,城镇化率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年轻人进城定居,很多中老年人,也到城里生活了。

我们的玩伴之中,应该有一半在县城买房了吧。就算不会长期在县城工作的人,也买房了,准备用来养老,或者给老父母住。

也有一些家庭,为了孩子读书,在县城定居。毕竟,村小多数没有了,乡里的教育也有难言之隐。

家定位在县城,那么家人团聚,也是在县城,大家心照不宣。

很多的亲戚,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县城安家。你走亲戚,一天就全部搞定,好像是走了一条“流水线”。

同辈的人,也就是一起吃顿饭,串门还是免了。

方便是方便了,乡音也听到了,但是你没有去看看老屋,吹一吹村里的风,听一听村里的蛐蛐叫。这回老家,真的不算是回乡。

真正意义上的老家,在村里,在老房子里的一顿土味饭里。但那终究是记忆罢了,也许再不会呈现了。

02

有一批人,父母过世了,老家回不去,沦为了“异乡人”。

俗话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小时候,父亲带着我去摸田螺。

扎起裤管,走进田野,父亲忽然说:“以后啊,还是去打工吧,种地太苦了。”

父亲还说:“隔壁伯伯的儿子,去打工,一个月三百多呢。”

当年,猪肉一块钱一斤,三百块意味着三头猪的收入,是一大笔钱。

我中专毕业后,母亲帮我收拾了行李。父亲送我到乡里的车站。

客车卷起尘土,父亲在后面喊:“到了地方,写信回来,一路平安。”

我去了东莞的企石镇。

我写信告诉父母:“都好,都好。”

每天上班十二个小时,一个月都没有休息,让我感觉撑不住。但是想一想一个月能赚三头猪的钱,也就撑住了。

那时候的车马 很忙,邮件也很慢。往往是二十多天,才从东莞到老家父母的手里。

不过,那时候的年是很期待的。终于可以回老家了。

老乡们买不到车票,就包一台客车,也要回去。

一晃过了多年,父亲过世了,母亲离开老家,随我一起漂泊生活。

时代也好多了,可以开车回家,还可以坐高铁,三五个小时就到县城。

可是我却不想回了。反正母亲也天天在身边,回老家就是拜个年,有什么意思呢?

还有很多老乡,父母都不在了,老家有兄弟;或者老家的兄弟姐妹都外出了。还回老家,纯粹为了拜年,何必呢?

终于在某一年,你决定在异乡过,免得奔袭,拥堵在路上。带着小家庭的几个人,看看风景,吃点美食,轻松怡然。

03

有一批人,看到老家满目疮痍,每一次回去都很扎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村里人建了红砖房,一定的大新闻。

有村里人来参观,也有人来帮忙,也不要工钱。

村里修路,那是举全村之力的大事。

现在,很多村里,有免费的太阳能路灯,村口也有健身器材,路是水泥路。可都不是村里人津津乐道的大事了。

到了二零零几年,你到村里看,发现大变样,还有在村里建洋楼,准备用来养老。

到了今天,你去村里,会发现只有几个老人留守。很多洋楼都是锁起来的,锁头生锈了。一些瓦房,房顶也许塌了;一些泥巴房,就剩下残垣断壁了。

你若是不自报家门,说父亲母亲的名字,也许都没有人认得你了。

我们开始把留守老家的人,定义为“混得不好的人”。因为混得好一点的,要么外面打工,要么在县城定居。

在村里走一圈,看不到玩伴,也没有几个亲戚。人情味越来越淡了。

老家的教育医疗等,都不会让你满意。养老,似乎不适合你了。

终于,你对老家的印象开始改变,变得平淡,甚至有一点点厌恶。偶尔有老家来的亲戚,你也不是很欢迎,发现他们的格局太小,言行的习惯不让你满意。

04

古人说:“人穷走他乡。”

本想是外乡谋业,没想到匆匆出走半生,老家回不去了。

70后的一批人,经历了时代的巨变,也经历了从乡下到城里,命运改变了,思维也改变了。

终于理解了,这个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70后,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