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一成不变的,相反,生活会逼迫他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加西亚·马尔克斯
心理学家马斯洛,构建了一个著名的需求体系,形象呈金字塔形。
他将人类生活所抱有的需求分类总结,分出层级,由低到高一一排进这座象征着基本欲望的金字塔中。
最下面的一层,代表着最“低级”的需求,却也是体积最大,最基本,最迫切需要满足的需求。
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生存最基础的生理需求。
再简单一点,就是衣食住行。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生活连衣食住,这样最基本的条件都无法满足,他的人生就根本无从谈起。
如今社会发展进步,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能够维持这一最基本的需求,进而向着金字塔更高层攀登探求。
然而在并不算太遥远的过去,有无数人连吃饱穿暖都是奢望。
或是因为战乱,或是因为灾情,动荡的环境让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当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生活便无以为继,不甘就此结束一生的他们只好另谋出路。
身上破烂的粗布短衣难避寒暑,耕种的农田颗粒无收,生活的家园被战火焚尽……
“衣食住”已经无从谈起,那么剩下的选择,便只有“行”。
于是他们踏上旅程,背井离乡,去寻求新的栖息地。
这些人,被称作难民、灾民、流民。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挣扎着活下去,在饥寒交迫的长夜里,向着渺茫的灯火,咬着牙艰难前行……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中原地区并不太平。
战乱频发,灾情不断,百姓时常生活在朝不保夕的饥饿和战事四起的恐惧之中。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终于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不堪饥苦折磨,只好举家逃离。
中原百姓,归根结底是农耕民族,守着自己的一片土地耕作收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代代过着与世无争的农夫生活。
对于他们来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一切生活都无从谈起。被逼无奈之下,只能将目光投向其他地方,寻求新的家园。
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在这些难民之中,山东地区的百姓首当其冲,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他们自古在中原地区休生养息,本不愿离开代代相传的土地,可是生活所迫,只能远走他乡寻求生机。
山东地处中偏东北的位置,向南有浙江福建,向北则是河北直到山海关,东部沿海,西去是山西河南。
那么该往哪里走,就成为了最关键的问题。
首先东出只有汪洋一片,首先排除。
向西,河南与山西并不富庶,多是山地高原,甚至自然条件比山东还要恶劣几分,黄土广泛覆盖的高原地区,无法满足耕种养家的需求。
向南看去,南方气候宜人,温度较高雨量充沛,很适宜农作物生长。理论上满足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条件的积温带就坐落于此。
然而,虽然从温湿度上看,南方确实很适合迁移定居,可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南方确实气候适宜物种繁多,但地貌多山地丘陵,其上覆盖着大片丛林灌木,能够大面积耕种粮食作物的平整土地少之又少。
并且南方土壤很多为红色的砂壤土,同样不适宜种植农作物。
哪怕费劲心力伐木开垦,种下去的粮食,能否如愿发芽都是个问题。
这一切事实,都成为了山东人民选择南迁的阻碍。
而且摆在这些障碍之前的,一个最重要也最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南方太远了。
相对优质的土地,已经被生活在当地的本土居民使用,只能不断南下,到人口相对不那么密集的地区寻找良田。
然而在交通并不发达,移动手段落后的明清民国时代,多一段距离,就意味着要多走几天甚至数月的路。
本就家计捉襟见肘,生活朝不保夕的流民们,根本没有能力进行长距离的移动。
对他们来说,多走一里路,就要多消耗一些所剩无几的体能,进而多承担一分累倒在路上的风险。
而到了南方,还要面临耕耘土地稀少的困境。已经走投无路的他们,并没有“试错”的资本和条件。
南下也只能作废,摆在眼前的,只剩下北上这一条路。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山海关外,便是如今东北三省地区。
人们对那里的印象,一向是冰天雪地,人迹罕至。
深冬来临,由南到北,东三省夜里的气温从零下十几度起,一直会降到零下三十多度。
最北端有些地方的最低温,甚至会突破这个界限,达到零下四十多度。
很难想象,这样极端的气候条件下,人类能够生活,更别提垦殖耕种。
然而事实上,同样是这片土地,却也蕴藏了博大的生机。
首先,东北地区虽冷,但除开冬季之外的其他季节,气候并不算严酷。不仅能够生活,而且也能满足粮食作物的基本积温要求。
挑选生育周期不需要跨年的作物,采取春种秋收的一年一熟耕作制度,是完全可行的。
在这之上,东北地区的土壤是“黑土”,富含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肥力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并且,说到关外,除了风雪,人们首先能够想到的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整大地。
大片平坦适宜耕种的优质土地,却无人利用荒废在那里,对于急切盼望着“有地可种”的山东百姓来说,无异于梦寐以求的宝地。
不仅如此,满人入关后,清皇帝出于“留下退路”的考虑,发布了不允许出关垦殖的禁令,封锁山海关,将关外广袤的土地当做储备用地。
这样一来,关外等同于一片常年无人侵扰的纯净处女地,万物生息,温养土壤,资源极其充沛,称得上地大物博。
在地理位置上,出关也是最佳选择。
从山东半岛走水路跨越渤海,抵达东北地区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很短。哪怕是走陆路,也比南下所需要跨越的距离短的多。
诸多优秀条件叠加在一起,尽管前路充满着未知险阻,关外的寒冬也极具威胁,山东百姓还是毅然选择了北上出关。
于是大批流民汇成一道人流,向着山海关进发,目标是关外的新家园……
而出走关东这一行为,以及这场规模庞大的人口迁移本身,在历史上就被称为“闯关东”。
这一路上他们乞讨为生,抵着风雨艰难前行,许多人并没能如愿抵达关外。
——但更多人跨越艰难险阻,终于来到了这片土地,逐步建立起了新的家园,完成了“闯关东”这一壮举。
宏观来看,闯关东作为史上我国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口布局,也对后来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落实在个人上,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个无以为生的普通人。
他们面对苦难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勇敢地做出了抉择,呕心沥血砥砺前行,冒着风雪,踩着血脚印走出了一条生路。
闯关东……这样强烈的求生意志,这样有力的开拓精神,在震撼人心的同时,也值得我们反思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