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与缅甸接壤,也曾发生战争,缅甸为什么没有纳入清朝版图?

九天读历史 2022-10-28 21:17:49

作为中国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虽然清朝有太多的问题,但是毋庸讳言,清中前期对于国土的开拓,依然是十分值得称赞的。巅峰时期拥有13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最北面到达了西伯利亚,向西到达葱岭,以东拥有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领土。

然而奇怪的是,清朝南部疆域和目前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南亚包括东南亚的一系列小国,包括紧邻我国的缅甸,最多只是清朝的藩属国,从来没有被清王朝纳入麾下,这究竟是什么缘故?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封建王朝,开疆拓土是每一位帝王炫耀政绩、青史留名的最关键手段,清朝也不例外。虽然说晚清给后世的印象,完全就是八个字“丧权辱国,割地赔款”。

可是在清朝前中期的时候,清帝国的实际领土一直处于增加的状态,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土地面积达到了最大值,乾隆、雍正、康熙等知名帝王,都曾发动过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其中就包括针对缅甸的战争。

清朝针对缅甸的最大规模战争,发生在乾隆时期。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就曾出现过这一历史情景。就在清乾隆三十一年,清帝乾隆派普洱、腾越率军攻打缅甸。

初战不利,之后又派杨应矩为总督,负责进攻缅甸事宜,结果又因谎报军情,杨应矩被处死,第三次又派明瑞为主帅,与参赞大臣额尔登额再度出征。这次清军将缅甸军队击退,只可惜战果寥寥。

清朝皇帝乾隆接二连三出征缅甸,并没有能够占领缅甸的领土,整个国家却真正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清朝与缅甸的战争,最终是以清朝的险胜而告终,缅甸承认清朝为自己的宗主国,按时进贡​。

依照当时两国的硬件实力相比,清朝想要彻底占领缅甸并非不可能的事情。经历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励精图治之后,清朝的国家经济实力在封建社会已经达到了不低的水平。

不过,清朝的统治者不可能、也做不到把所有资源全部用到征讨缅甸的工作上面。清朝从入关统一全国之后,内部始终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北部有沙俄和葛尔丹,西南区域土司势力始终没有完全驯服,大小金川之乱就是典型。最重要的是,明末残余势力组成的反清组织,一直到民国时期依旧延续和存在。

再加上当时国家内部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清朝想要南下在东南亚地区大范围开疆拓土,不仅存在技术难度,也缺乏必要的动力。清朝征讨缅甸,更多是出于维护边疆安定,从而进行自卫反击。当然也少不了乾隆的虚荣心。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清朝时期,不仅仅东南亚是蛮荒之地,就连海南岛都是发配犯人的地区,在这些地区任职的官吏,一般都是之前犯过错误,或者是官场的边缘人。

换句话说,在清朝统治者看来,他们已经拥有了足够辽阔的疆域,甚至大到让晚清统治者可以随意割让领土来换取一时的安宁。或许是领土实在太多,清王朝对于领土的质量要求很高。

就在1754年的时候,作为藩属国的苏禄国王,曾经上表请求将自己国家的土地和人丁编入大清朝,使其成为大清国的一部分,结果遭到了乾隆皇帝的断然拒绝。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提到的苏禄国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菲律宾。单从这一件事情就能看出,在清王朝统治者眼中,开疆拓土固然是正路,但是目光是极为短浅的。

和拒绝菲律宾一样,清朝征讨缅甸,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宗主国的地位,因为缅甸国王不服从统治,所以要杀鸡儆猴,给其他周边小国打个样。

在征服缅甸之后,清王朝转身就撤走了所有的军队,结果就是缅甸国王口服心不服,伺机再度闹事。就算是缅甸如何反复无常,清王朝始终以剿抚并用为主。

另外,缅甸的气候也是清朝拒绝占领其国土的原因。缅甸地处亚热带,气温相比内地非常炎热,在征讨缅甸的过程中,非战斗减员达到了惊人的数量。残酷的自然环境,也使得清朝就算是能占领,也很难派兵镇守。

面对东南亚的现状,清朝前期采用了一种温和的办法,将云贵川、两广地区,分封给了吴三桂等藩王,三藩替皇帝镇守边疆,而当时前明的残余势力也逃到了缅甸等地,在这期间,清朝实际上采用的借刀杀人的办法。

比如说吴三桂就亲自进入缅甸,绞杀了南明皇帝朱由榔。由此可见,关于是否要把缅甸纳入领土的问题,清朝统治者当时是结合了国家权益、治理成本、等等一连串的因素,综合得出了放弃占领缅甸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当年的元朝,一度是把领土扩张到了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对于东南亚的领土他们同样是表现出了较低的欲望。

一方面是缅甸的极端气候不利于长期驻军统治,另一方面元朝的骑兵大军,包括后来的清朝八旗骑兵,也都不擅长在这一地区作战,缅甸的山谷地形,不利于骑兵作战。

清朝维护南部边疆的安稳,前期更多是依靠藩王的协助,后期就只能是自己亲自出马,结果就有了清朝征讨缅甸的战争。

在很多人印象中,缅甸的军事实力不会太强,最大的杀手锏是大象军团。很多人都不清楚,缅甸实际上在清朝时期,已经有军队装备了火器,在战场上缅甸军队面对清朝的骑兵、步兵,可以拥有先发优势。

这也导致清朝军队在前期的征讨中屡次受挫,也有大臣提出想要乾隆从国外引进先进武器,结果毫无疑问是遭到了乾隆的拒绝。清朝闭关锁国不思进取的这种问题,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灭亡的最后一刻。

1 阅读:131
九天读历史

九天读历史

一起聊一聊,历史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