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毛泽东准备进行第二次长征,张学良:建议熬过一二个月

历史忠魂 2025-01-10 17:43:12

1936年,毛泽东准备进行第二次长征,张学良:建议熬过一二个月

世人皆知"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却鲜有人知,在这场惊天动地的事变之前,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936年深秋,陕北高原寒风凛冽。红军主力被困陕北,面临着蒋介石26万大军的重重包围。补给匮乏,士气低落,一切都预示着这支经历过万里长征的队伍即将迎来最后的生死考验。

就在此时,毛泽东秘密制定了一份新的作战计划,打算带领红军进行第二次长征。然而,一个意外的劝告,却让这位年轻的革命领袖犹豫了。张学良神秘地告诉他:"再坚持一两个月,西北和全国局势可能会有大变化。"

究竟是什么样的变化,让张学良如此笃定?为何他要力劝红军留在陕北?而毛泽东又是如何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做出抉择的呢?

一、红军困境

1936年的陕北,寒风呼啸,黄土飞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红军正面临着建军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11月初,蒋介石调集了胡宗南、王均、董钊等名将率领的26万大军,分三路包围延安。东路是胡宗南的第一军,从山西晋西北地区向延安推进;南路是董钊的第三军,从三原一带向北进攻;西路则是王均的第七军,从平凉方向向东展开。

三支大军步步为营,将红军围在了延安周边方圆不到200公里的区域内。蒋介石这次是下了狠心,誓要一举歼灭这支让他寝食难安的队伍。

陕北的冬天来得特别早。11月中旬,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然而,许多红军战士还穿着单薄的夏装。一个连队只有三四件棉衣,战士们只能轮流穿。有的战士实在扛不住寒冷,就用稻草塞在衣服里取暖。

更让人担忧的是粮食问题。陕北本就是贫瘠之地,百姓们自己都吃不饱,更别说供养一支军队了。红军的给养部队报告,全军只剩下半个月的口粮。有的部队已经开始采摘野菜,挖掘树根充饥。

为了节省粮食,红军高层下令,每人每天只能吃两顿饭,而且每顿饭只能吃六两粮食。就连前线的战士也只能喝稀粥裹腹,每天还要打仗巡逻。

11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更是让红军的处境雪上加霜。积雪封住了山路,运输变得更加困难。有的连队甚至断粮两天,战士们只能喝雪水充饥。

在这种困境下,红军还要应付国民党军队的不断进攻。胡宗南的部队装备精良,有美式步枪,有德制山炮,甚至还有飞机助战。而红军的武器弹药却捉襟见肘,很多战士手中的步枪已经打了上千发子弹,枪管都快报废了。

最让红军指挥员头疼的是,他们已经失去了战略纵深。往东是敌人,往西是敌人,往南是敌人。北面虽然暂时没有敌军,但那里是渺无人烟的荒漠,根本无法生存。

11月下旬,前线传来更加紧急的消息:胡宗南的部队已经推进到了延安城外40公里的地方。他们正在修筑碉堡,架设电话线,准备发动最后的总攻。

二、暗中联络

眼看形势危急,毛泽东连夜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会议结束后,一支支联络小组悄然离开了延安,分赴各地寻求合作机会。

12月初的一天,周恩来带着几名工作人员,乔装打扮成商人,从延安秘密出发。他们携带着毛泽东亲笔写就的《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准备南下与国民党方面谈判。

这份草案开出了很大的让步条件:红军愿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中共愿意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甚至愿意取消陕甘宁边区的苏维埃政权。只要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然而,周恩来一行人刚到西安,就遭到了当地特务的跟踪。好在张学良派人暗中相助,才让他们躲过了搜捕。最终,这次谈判以失败告终,蒋介石根本不愿见他们。

与此同时,另一支联络小组也在秘密活动。他们找到了西北军的一些老长官,这些人曾经和红军打过交道,彼此还算熟悉。通过他们的引荐,红军与杨虎城的部队建立了初步联系。

一天深夜,杨虎城派了一名亲信,化装成商贩,给红军送来了一批急需的药品和弹药。这名亲信还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西北军的很多将领对蒋介石"剿共"不抗日的做法十分不满。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东北军的态度。当红军派人与张学良部下接触时,发现他们不仅没有敌意,反而显得很友好。有的东北军官员甚至主动告诉红军:蒋介石最近调动军队的情况。

原来,东北军的官兵们正处在极度的困惑之中。他们眼睁睁看着日本人占领了自己的家乡,可蒋介石却让他们来围剿共产党。这种"剿共"不抗日的政策,让这些失去家园的东北军将士们难以接受。

12月上旬,一个重要的机会出现了。张学良要到延安视察"剿共"前线。红军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出联络人员,想方设法与张学良见面。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学良在一个偏僻的农家院子里,秘密接见了红军的代表。让红军代表没想到的是,张学良开门见山就说:"我们东北军和你们的主张是一样的,都主张抗日。"

这次秘密会面后不久,张学良又通过秘密渠道,给红军送来了一批急需的军用物资。不仅如此,他还暗中命令所属部队,在"剿共"行动中处处放水,给红军留下突围的空间。

这些暗中的联络和接触,让红军看到了一线生机。虽然蒋介石依然坚持"剿共",但是在他的军队内部,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特别是东北军和西北军的态度变化,给了红军一个重要的启示:也许不用再次长征,就能找到破局的办法。

三、地下工作

就在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暗中联络之际,西安城内的地下党组织也在秘密开展工作。他们白天在商铺、学校等场所谋生,夜晚则在暗处活动,穿梭于西安的大街小巷。

1936年11月,西安的寒风中飘起了一张张传单。这些传单白天不见踪影,却在每个清晨出现在街头巷尾。传单上写着日军在东北的暴行,揭露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荒谬。负责散发传单的,正是西安地下党组织发动的进步学生。

在西安交通大学,一群学生组织了读书会。表面上是讨论文学作品,实际上却在传播抗日救国的理念。他们还在课本里夹带《新华日报》的剪报,秘密传阅。一位叫李公朴的教授,更是在课堂上旁敲侧击,启发学生思考国家命运。

西安城内最大的中山公园里,经常有卖艺人在唱"秦腔"。但听众们不知道,这些卖艺人中有地下党员。他们改编传统戏曲,将抗日救国的内容编进戏词里,用老百姓熟悉的方式传播革命思想。

西安的茶馆里,也暗藏玄机。一家名叫"老同春"的茶馆,看似普普通通,却是地下党联络的重要据点。茶馆老板娘是位地下党员,她会在给特定客人的茶杯底下,夹带秘密信件。

更为特殊的是,一些地下党员还打入了国民党军队内部。他们化装成普通勤务兵,在军营中默默收集情报。每当国民党要对红军采取重要军事行动时,消息总能提前传到延安。

1936年11月下旬,西安的学生运动愈演愈烈。西北军医学院的学生率先发起"反内战、抗日救国"的游行。随后,西安交大、西北大学的学生也纷纷响应。这些游行虽然很快被镇压,但民众的抗日情绪已如星星之火,在城市里蔓延。

有一天,张学良在视察部队时,看到一群学生正在街头演讲。他没有下令驱散,而是停下来听了一会。这些学生的声音,与他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

与此同时,西安的各界人士也开始行动起来。一些商人暗中为红军筹集物资,知识分子撰写文章抨击内战,工人罢工抗议通敌媚日。整个城市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地下党组织敏锐地觉察到,时机已经成熟。他们开始积极联络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部下,为即将到来的重大转折做准备。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行动,正在暗流涌动中孕育。

四、关键抉择

1936年12月初的一个深夜,延安的一间窑洞里灯火通明。毛泽东正在研究一份来自张学良的密信。信中说:"请再坚持一两个月,西北和全国局势可能会有大变化。"这是张学良第三次传来类似的信息。

就在同一时间,彭德怀从前线发来紧急报告:胡宗南的部队已经在延安外围构筑了三道防线,随时可能发起总攻。红军高层随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实施第二次长征计划。

这次会议一直开到天亮。红军将领们意见不一。有人主张立即突围,认为再等下去只会坐以待毙。也有人赞同张学良的建议,指出东北军和西北军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朱德拿出一份情报,显示蒋介石已经下令胡宗南在12月15日前发起总攻。按照这个时间推算,红军只剩下不到两周的时间做决定。

就在讨论陷入僵局时,又一个情报送到了窑洞:西安城内的学生运动越来越激烈,甚至有东北军的士兵公开支持学生的抗日诉求。这个消息让会议的气氛为之一变。

12月5日,毛泽东召集红军各部队负责人,下达了一个看似矛盾的命令:一方面继续准备实施第二次长征计划,一方面又要求部队严守阵地,不得轻举妄动。

这个命令传达后,很多红军将领都感到困惑。但很快,他们就收到了一份补充指示:在延安周边秘密构建防御工事,为可能的持久战做准备。

12月8日,一个意外事件打破了僵局。一名从西安逃出来的进步学生带来消息:张学良正在秘密调动军队,而且专门挑选了一批忠实的部下进驻西安城。更重要的是,杨虎城的西北军也在进行类似的调动。

这个消息让红军高层重新审视了局势。他们注意到,虽然胡宗南的部队在延安外围不断集结,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进攻态势却明显放缓。一些阵地甚至出现了无人防守的情况。

12月10日,又一个重要情报传来:蒋介石将于12月12日抵达西安,亲自指挥"剿共"最后战役。这个消息本应该让红军更加紧张,但奇怪的是,张学良却在这个时候派人传话,说:"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经过反复权衡,毛泽东最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暂时放弃第二次长征计划,继续坚守延安。他给前线各部队下达了新的命令:严守阵地,但不主动出击,等待时机。

这个决定立即遭到了一些将领的质疑。他们认为,这无异于在火山口上起舞。但毛泽东坚持己见,并告诉大家:"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战略。"

五、历史转折

1936年12月12日凌晨,西安城内一片寂静。突然,一阵急促的枪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

消息传到延安时,已是上午十点。一名东北军的通讯员冒着风雪,骑马送来了这个惊人的消息。延安城内顿时沸腾了,连最基层的红军战士也在议论纷纷。张学良所说的"大变化",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事变发生后,整个局势急转直下。原本在延安外围的国民党军队突然变得群龙无首。胡宗南接到消息后,立即下令部队停止所有进攻行动,改为严防死守,生怕红军趁机突围。

然而,红军并没有趁机发动攻势。相反,毛泽东立即召开会议,决定派周恩来赶赴西安,了解情况并参与调解。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很快就证明是明智之举。

12月13日,周恩来带着中共中央的意见到达西安。他直接找到张学良,表示共产党愿意从大局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个表态立即得到了张学良的赞同。

与此同时,国民党内部也在积极活动。宋美龄亲自飞赴西安,与蒋介石见面。宋子文、孔祥熙等人则在南京与各方周旋,寻求政治解决的方案。

更令人惊讶的是,日本人对这次事变的反应。他们原本等着看中国人自相残杀,但事变的和平解决趋势,让他们感到失望。日本驻华使馆甚至放出风声,说要派军队"解救"蒋介石。

这个威胁反而促进了事变的和平解决。12月25日,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安全返回南京。随后,国民党当局宣布宽大处理张学良,并默许了停止"剿共"的既成事实。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中国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国共两党从此开始了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历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就是在这个时候奠定的。

回望这段历史,毛泽东当初的等待策略得到了完美的印证。如果红军真的实施了第二次长征计划,历史可能就会改写。正是这个关键时刻的正确抉择,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奠定了重要基础。

1937年2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从此,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日的旗帜下,暂时放下了分歧,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

这场历史性的转折,源于一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听从张学良的建议,在延安多等待了一个多月。正是这短短的等待,避免了一场本可能导致中国命运改变的战争。

0 阅读:14
历史忠魂

历史忠魂

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