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有啥讲究?家长嘱咐孩子“5不做3不吃”,不富也平安!

西红柿妈妈 2025-01-28 07:47:09

今天是农历2024年的最后一天,而明天就是农历2025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作为春节的开端,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虽说传统习俗和讲究繁多,但其实都蕴含着咱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安顺遂的祈愿。

有“5不做,3不吃”,如果咱们都能做到,寓意非常好,“不富也平安”。

在这个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时刻,我们不妨带着孩子一起,遵循这些传统习俗,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兆头。

01

家长和孩子在大年初一,尽量避免做5件事

第一,这一天尽量不要洗头。

中国有那么多城市和地区,春节习俗的差异还是蛮大的,但大多数地方都是认为大年初一不能洗头。

在咱们传统观念中,一直认为“水”是代表着财富和财运的,“遇水则发”,相信大家都听家里的老人说过。

所以老一辈的人认为:咱们大年初一如果洗头的话,可能会把新一年的财运和福气一起洗掉了。

而且在一些地方,他们发言中“洗”与“死”的发音是相近的,而“发”与“发财”又是谐音,因此“洗头”被认为会“洗掉财运”,寓意不太好。

像我老家是湖南的,在我小时候,家里大人就跟我们说“大年初一不能洗头洗澡,要在大年三十把头发和身体先洗了,一年无病无痛”。

虽然我们年轻一代对这些传统习俗半信半疑,但如果大人孩子能按传统习俗照做,也算是“讨个吉利”吧。

如果咱们实在想洗头,也可以洗完后说些吉利话来补救,比如“洗去晦气,留住福气”,让好运常伴左右呀。

第二,大人不能打孩子,孩子尽量不要哭闹。

新年第一天,谁都想要顺顺利利、喜气洋洋的。

“打孩子”和“孩子哭闹”都被传统观念认为是“不吉利”的,可能会影响一整年的运势。

再说大年初一是全家团圆、阖家欢乐的日子,打孩子确实会影响整体喜庆的氛围,而且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所以大人再怎么生气,也不能打孩子,要尽量安抚孩子,让他们在这一天开开心心地、不要哭闹。

我们可以提前说一说,大年初一的传统文化习俗,尽量让孩子理解和遵守。

如果孩子很小,哭闹了其实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尝试用玩具和零食、玩游戏、讲故事等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重新高兴起来,自然就不会哭闹了。

建议咱们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孩子爱吃、爱玩的游戏,这样大年初一就能愉快度过了。

第三,大人孩子都尽量不要打碎东西。

我想这一点,大家深有体会,因为在小时候,大人总是这么嘱咐我们的。

因为在传统观念中,认为打碎东西会带来霉运,象征着“破财”。

虽说不太信这些,但咱们尽量还是在这一天,把碗、瓷器等容易碎的东西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大人和孩子在准备吃饭、端碗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别打碎了。

如果孩子实在不小心打碎了东西,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像小时候长辈们那样,说一些吉祥话来化解,比如“岁岁(碎碎)平安”,给全家人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四,这一天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新年新气象,如果在大年初一说一些“死”“病”“穷”“输”“败”“坏”“破”等消极词汇,会被认为是不好的心理暗示,可能会影响某个人一整年的运势。

再说,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中,说不吉利的话可能会被认为“说破”好运了,会带来不太好的事情。

当然小孩子说话有时候不会考虑那么多,在这一天如果说了上面的消极词汇也没关系。

老祖宗想了一个化解方法,就是在家里贴上一个写了“童年无忌”的红纸条,那么上头神仙听了孩子说的“不吉利的话”也不会在意了。

我们那边是小时候说了啥不好的话,大人就说“呸呸呸,童言无忌,小孩子前面说的话不算数”等等。

我们也可以提前教孩子说一些吉祥话,比如“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岁岁平安”等,让全家人听着高兴,也能给大家带来好运。

第五,不能扫地,不能倒垃圾。

传统文化认为垃圾代表财气和好运,如果在这一天把垃圾扫出门,就意味着把财气和好运也扫走了。

为了留住新年的“福气和财运”,很多老一辈的都会选择在这一天不扫地、不倒垃圾,会在大年三十把家里打扫干净,把垃圾全部倒掉。

大年初一如果孩子把家里弄脏了、需要打扫,咱们也不用大面积打扫,可以采取一些变通的方法,比如把垃圾从外往内扫,这就象征着把财富都扫进咱们家门了。

咱们记得,扫完以后别把垃圾扔出去了,要暂时放在垃圾桶里装好,等到新年的第二天再倒掉。

在广东,有些地方要等到初五才能倒掉垃圾,寓意“财神到,好运来”。

02

孩子在大年初一不能吃的东西

第一“不吃”:稀饭

在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一吃稀饭被认为不吉利,为啥呢?

因为在过去,穷人家很多时候只能吃稀饭,因此稀饭在某种程度上就象征着“穷”。

而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希望这一年能够有钱赚、有钱花、生活富足,所以咱们尽量让孩子不吃稀饭,可以选择吃干饭或其他寓意吉祥的食物,比如吃饺子(象征“更岁交子”,寓意交好运)、年糕(寓意“年年高”)、汤圆(寓意“团团圆圆”)等,让新的一年生活富有、团团圆圆。

第二“不吃”:苦菜或咸菜

苦菜和咸菜带有“苦”或“咸”的味道,被认为会带来苦日子或艰难的生活。

大年初一咱们都希望新的一年生活甜蜜、幸福,所以要尽量避免吃那些苦咸的食物,可以吃甜食或寓意吉祥的菜肴,比如年糕(寓意年年高)、八宝饭(寓意富足)等。

第三“不吃”:鱼尾

鱼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年年有余”,寓意富足和吉祥。

不过,传统上认为鱼尾代表“有尾”,寓意不完整,不够完美。

因此,如果大年初一吃鱼,人们通常会尽量避免吃鱼尾,而是让孩子吃鱼身部分,寓意新的一年生活完整、顺利。

总之,以上“5不做3不吃”的传统习俗虽然源自传统文化,但其核心是希望咱们新的一年能够顺顺利利、吉祥如意。

在这个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时刻,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尊重传统习俗,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兆头,祝大家在2025年都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当然,如果家里能发财就更好啦!

1 阅读:822
西红柿妈妈

西红柿妈妈

自媒体育儿达人,两个孩子的妈妈,教你更科学的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