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线之——四川大巴山下:062基地

高明野懂科技 2024-03-13 17:56:53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刚刚经历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正处于全面发展和复苏阶段,而敌人没有给我们喘息的时间,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曾经的“兄弟加战友”剑拔弩张,“老大哥”还扬言对我们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美国自朝鲜战争失败以后,将我们视为最主要的敌人,长期对我国进行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1964年,发动对越南的战争,我们的南大门岌岌可危。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形势下,1964年毛主席作出三线建设的决策,以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一场历时17年之久的三线建设由此拉开了序幕。

美国空军轰炸越南北部

所谓的三线指的是:一线为边疆和沿海,三线为西南的川(包括重庆)、黔、滇、西北的陕、甘、宁、青,以及豫西、鄂西、湘西、粤北等十三个省市和地区,二线为一线和三线之间的中部地区。当时我国的核心工业75%集中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沿海,而这些区域都在苏联、美国直接的火力覆盖之下,一旦发生战争,工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此在我国的腹地建成大后方,大批东部的骨干工厂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到三线,这样的动员力度和决心是空前的。

三线建设主要项目示意图

四川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三线建设的最核心省份,有近四分之一的三线重点项目落户四川建成了300多个国防工业单位,形成了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重型机械、国防工业体系。建成了:重庆常规兵器生产基地、攀枝花钢铁基地、广元电子工业基地(081)、德阳重型机械基地、万源/成都导弹基地等。

1965年七机部计划在甘肃天水李子坝建立弹道导弹生产基地,天水筹备处成立后,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中,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了6.7级地震,天水有明显的震感,根据地质专家对地震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建议基地另行选址。1966年4月开始,联合选址小组在四川的11个县市跋山涉水,在大巴山深处走了400多条山沟勘察调研,最终将厂址确定在四川达县、万源一带。1966年8月开始,来自全国的援建大军浩浩荡荡的挺进大巴山,开启了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062基地建设。

最初建设者们在民房中办公

建设初期,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早期的建设者们住在老乡家的牛棚、猪圈中,干部和高级技术人员也只能住在油毛毡席棚子、干打垒中,大巴山的夏天异常炎热,蚊虫特别多,建设者们被蚊子叮咬的浑身是包,晚上睡觉,蛇有时候还钻进被窝,冬天湿冷的天气更加的遭罪,很多建设者都患上了关节炎。数万建设大军的食物全部是汽车从外部运输过来,常常因天气原因运送不及时或者变质,建设者们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己开荒种菜。

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

1966年,铁路还没有建好,通往各个工地的路都是崎岖的山路,遇到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所有的建设、生活物资全部依靠汽车,当时062基地有250辆卡车,但建设规模实在太大了,根本满足不了运输任务,国家了解到建设困难后,从吉林、山东、安徽、空军汽车1团、3团、总后汽车35团、36团,以及招来的大量退伍汽车兵组建成3个车队负责062基地的运输。当时很多设备都需要从重庆、武汉、阳平关、西安等地的火车站往厂区内运输。

浩浩荡荡的062车队

062基地的建设物资是汽车驮进大巴山的,而厂房的建设由于缺少专业设备,很多都是靠建设者们手搬肩扛完成的,1979年上半年,062基地建设基本结束,1980年5月18日,062基地生产的我国第一枚“国之重器”飞向太平洋预设靶场,大获成功。

1992年国防科工委批准062基地三线调迁,1992年底陆续搬迁到异地新厂,062基地整体搬迁后,厂房除了一部分被利用外,大部荒废,十分具有年代感的厂房、家属楼、俱乐部依然矗立在那里,这些老建筑承载着那段峥嵘的历史,记载着那段难以磨灭的红色记忆。

0 阅读:0

高明野懂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