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线之——甘肃平凉:国营华丰机械厂(9936)

高明野懂科技 2024-03-13 17:56:51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局势动荡不安,1960年中苏关系全面破裂,两国边境冲突不断,苏军一度在中苏、中蒙边境屯兵百万,严重威胁我国安全。1962年中印在边境爆发战争,我方虽然取得胜利,但边界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留下巨大隐患。1964年8月,美国正式介入越南战争,直接威胁我南疆。海峡对岸“反攻大陆”的气焰越发嚣张。我面面临四面受敌的境遇,为了随时准备抵御来犯之敌,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

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1980年结束,共历时十七年之久,所谓的三线指的是:一线为边疆和沿海,三线为川、黔、滇、陕、甘、宁、青,以及豫西、鄂西、湘西等十三个省市和地区,二线介于一线和三线之间。甘肃省1964年成立三线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起以酒泉、兰州、天水等地为中心的国防建设产业带。1965年甘肃省党委、甘肃省军区联合下发(1965)第035号文件,决定成立国营丰收机械厂(978),生产56式半自动步枪,国营红峰机械厂(920),生产7.62毫米步枪子弹,国营华丰机械厂(9936),生产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

国营华丰机械厂,军工代号9936,厂址位于平凉地区华亭县安口东北3公里的小庄生产队黑沟,这里距离兰州480公里,距离最近的宝鸡火车站140公里,通讯地址为甘肃华亭县005号信箱,首任厂长为雷雨天同志。1965年6月破土动工,厂区的设计单位是甘肃省建筑设计院,厂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建在两条全长1.2公里的山沟子中(东风沟、革命沟),比较分散,呈现瓜藤式布局。生活区分为两块,第一区域建在山腰上,总体布局类似梯田,大体分为7排,另外一部分建在距离沟口1.5公里的小庄生产队。

根据甘肃三线建设领导小组要求,华丰机械厂的主要建筑,如厂房车间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他建筑为砖木结构,主要的厂房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跨度6-9米之间。1966年底,国营华丰机械厂的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建成了铸造车间、热处理车间、锻造车间等核心车间,为了节约预算,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同期在土谷堆建立机械修理车间、工具车间、高精密机床加工车间、木箱包装车间,土谷堆的四个车间与兄弟厂国营丰收机械厂共用。

1967年华丰机械厂生产的产品通过五机部等部门的验收,随即开始批量生产,54式高射机枪,是我国在苏联德什卡机枪的基础上研发的,该枪口径:12.7毫米,全长:2328毫米,其中枪身长:1342毫米。整枪全重:93千克(枪身重:33千克、枪架重:55千克、弹仓、瞄准具重约5千克),可以高射,也可以平射,高射状态下有效射程1600米,平时的有效射程1500米,对低空飞行目标和地面的装甲、车辆、碉堡等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亦可攻击水面舰艇,在77式高射机枪装备前,是我国主要的防空利器。

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平射状态

国营华丰机械厂的位置非常偏远,所有的生产、生活物资均需要从宝鸡、兰州等地长途运输,最初职工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如果遇到连雨天气,通往外界的交通有时会中断,职工们只能吃稀粥加咸菜了。由于建设的比较仓促,生产车间的设备也非常简陋,例如热处理车间和铸造车间,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当时没有通风设备,因此对职工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另外职工还面临地方病:克山病的困扰,尽管这样,国营华丰机械厂每年都超额完成任务,当时设计生产能力是500挺/年,而实际每年基本生产800挺以上。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装备的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1980年,我国结束三线建设,进入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浪潮,1981年华丰机械厂正式结束军品生产,1984年7月1日,华丰机械厂军工番号撤销,华丰正式落幕。

0 阅读:0

高明野懂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