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的好:“人老要知阳气好,自然少病无烦恼”。人到中年,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不是这里酸就是那里痛的。检查一圈下来却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其实,就是自身的阳气不足,气血不能通畅导致的。
补充阳气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加强运动、多晒太阳、规律作息、充足睡眠、热水泡脚、艾灸等,除了这些还有合理的饮食,吃对食物也是相当重要。

在自然界就藏着一种天然的“纯阳草”,它是农村常见的野草,也是民间百姓常吃的野菜之一,在我国食用历史悠久。因其入药时间在端午节前后采摘,端午节正是五月,而它又是艾属植物,于是民间自古就有“五月艾”之称。
想必大家都猜到了,这种被称为“五月艾”的野草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艾草。在民间还有火艾、五指艾、鸡仔艾、香艾、炙草、黄草、医草、艾绒、甜艾、遏草、艾蒿、金边艾、端午艾等多种别称。
自古以来,艾草就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药用价值极高,同时还具有滋补功效。其药用全草,以端午节这天采摘的艾草药效更高,具有驱风消肿、调经止血、抗菌消炎、去湿散寒,止痛止痒的功效。
艾草的作用非常多,甚至有“百草之王”的美誉。在生活中对月经不调、月经过多、宫寒、崩漏、痛经、子宫出血、吐血、便血、风湿痹痛、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偏头痛、皮肤瘙痒等多种病症均有作用。

所谓“阳气不足百病生”,而艾草又有温阳补阳的功效,对于阳虚、寒湿体质的人都非常合适,于是又有“纯阳草”之称。艾草全株都是宝,嫩叶可做菜,还可晒干制作艾绒,根茎又可煲汤喝,养生价值都非常高。
春天里的艾叶最为鲜嫩,也是做野菜的最佳时节,而且做法多种多样,可以煮鸡蛋、做艾丸、做青团、做汤、涮火锅、煮面条等,尤其是做青团是一绝,软糯香甜,现在吃正当时,懂它的人都在吃。
艾草是菊科艾属灌木状草本植物,高虽可达一米左右,但枝看起来比较柔弱,全株均有灰色的柔毛,叶纸质,呈羽状深裂,形似我们的五个手指,“五指艾”的别称就是这么得来的。

艾草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多生于农村的山坡、路旁、田边、荒地、河边、沟边等处。以前的艾草都是野生的,在农村遍地都是,由于采集的越来越多,如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种植。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艾草吗?它是藏在春天里的“纯阳草”,在农村就有,阳气好少生病,懂它的人都在吃。若你在家乡遇见,大家千万别错过这种“纯阳草”,现在正是补阳的最佳时节。
备注:
1、本文属于科普文章,不构成用药建议,请遵医嘱!
2、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记得给我一个免费的赞和在看吧,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