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原官兵而言,没有山峰不可逾越!

中国军网 2025-02-21 22:00:13

山高兵为峰

■苏俊

甘巴拉,藏语意为“不可逾越的山峰”。一代代甘巴拉人以山为家、与雷达为伴,日夜守望着祖国的蓝天。这里山高路远、自然环境恶劣,但他们的心比山更高、意志比铁更坚。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用行动诠释着“山高兵为峰”的含义。

“甘巴拉”,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地名,是在20多年前。当时我正在军校参加培训。我们宿舍共有5人,在自我介绍时,一个面色带着“高原红”、声音洪亮的同学——老蔡,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来自一个我未曾听闻的地方——甘巴拉,海拔5374米的高原雷达站。那时,甘巴拉在我心中与其他地名并无二致。

培训期间,我们去参观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山巅的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阳光透过云朵,洒在蜿蜒的山路上,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轻松攀登着。然而,我注意到老蔡的步伐却渐渐沉重。他在半山腰一块平坦石头上坐下,大口喘着粗气。我们关切地问他怎么了,并递上一瓶水。老蔡接过水,喝了几口,缓了一会儿,说道:“长期在高原工作,下到低海拔或是平原地区,会感到不适应……”他摆了摆手,示意我们继续前进,“不用等我,你们先走,我在后面慢慢跟上。”

自那时起,甘巴拉强烈地吸引着我。甘巴拉,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一半,山顶每年8级以上大风要刮9个多月,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自1965年建站以来,一代代官兵在雪山之巅,以“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坚定信念,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他们在这里顽强扎根,铸就了“甘愿吃苦、默默奉献、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的“甘巴拉精神”。

我从驻高原部队的其他同学那里得知,当年老蔡主动申请分到高原。这个消息让我有些吃惊。一天学习结束后,我问老蔡:“听说你当年主动申请去高原。这是真的吗?”老蔡回答说:“是啊,那时候我就想,艰苦的地方总得有人去。人这一辈子,总得做些有价值的事情,不然这辈子就白活了,老了连回忆都没有。”我被他的话深深触动,追问道:“你不觉得那里的生活太苦了吗?”他说:“我们穿的是军装,再高再苦再危险的地方,也得有人去啊!”他朴实无华的话语,就像高原的蓝天,纯粹而干净。

15年前,我终于登上了向往已久的甘巴拉,难抑内心的激动。汽车在崎岖的盘山公路上缓缓行驶,窗外是高原澄澈的天空。随着海拔的升高,雷达天线和鲜艳的国旗映入我的眼帘。在甘巴拉英雄雷达站,我与战友老蔡重逢了。这是我们自军校毕业后首次相见。那时老蔡已是雷达站的教导员,脸上的“高原红”比我记忆中更加明显了。

刚到达甘巴拉,我就踏上通往阵地的84级台阶。然而,高原反应很快袭来。我的心跳加速、嘴唇发紫、头疼欲裂,心中只想着尽快下山。想到老蔡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坚守了十几年,我对他更加敬佩。

我忍不住问老蔡:“你是怎样在这里坚持这么多年的?”他微笑着回答:“习惯了就好。这辈子献给甘巴拉,我觉得值得!”

岁月流转,雪山依旧巍峨。在甘巴拉坚守一天或许不难,但要坚守几年、十几年,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要有一种精神。我被坚守在甘巴拉的官兵深深触动,离开后不久创作了一首歌曲《有一个地方叫甘巴拉》:“有一个地方叫甘巴拉,八十四级台阶战位中穿插,阵地风雪漫天刮,生命禁区把根扎……”

10多年前的一个春节,我正在看电视新闻节目,屏幕上出现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的画面。天空纯净、雪峰高耸,皑皑白雪覆盖着山巅……镜头缓缓移动,我看到了老蔡,他的爱人和孩子也去了甘巴拉过年。我注意到,他的女儿因为高原反应,正吸着氧,小脸冻得通红。这一幕让我心头一热,眼眶不禁湿润了。儿子从卧室走出来,看到我的样子,好奇地问:“爸爸,你怎么啦?”我指了指电视,声音有些哽咽:“你看看电视上是谁?”儿子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惊喜地叫道:“啊,是蔡叔叔!”“他和家人在甘巴拉过年呢!”我解释道。儿子兴奋地说:“我也要去高原,去看蔡叔叔!”我摸了摸儿子的头,微笑着说:“好,等有机会,我们一定去。”说完话,我立刻给老蔡发去拜年的短信:“老蔡,新年快乐!在电视上看到你们一家人在甘巴拉过年,真的很感动,祝愿你们在雪域高原幸福安康……”

2024年11月,我再次走上甘巴拉。这一次,我没有机会与老蔡面对面交流。在那面镌刻着800多位甘巴拉老兵名字的老兵墙上,我看到了他的名字。阳光洒在老兵墙上,每个名字都在熠熠闪耀。那些姓名,不仅代表一茬茬坚守在这里的官兵,也是一代代传承的甘巴拉精神的见证。

站在老兵墙前,我拨通老蔡的电话。他的声音依旧坚定:“甘巴拉培养了我,我忘不了那些可亲可爱的战友,能在甘巴拉当兵,是一生的光荣……”当他开始回忆在甘巴拉的点点滴滴时,我能听到他声音中的激动,他的话语流露着深情。

我翻开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的花名册,眼前是一排排年轻官兵的出生年份:2002年、2001年、2000年……如今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00后官兵正接过老兵的接力棒,续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故事。

雪山见证,甘巴拉精神在这里代代传承。一代代官兵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守护着祖国的空天安宁,书写着人生的壮美篇章。甘巴拉,“不可逾越的山峰”。再次站在海拔5374米的地方,有个声音在我心中响起:对于高原官兵而言,没有山峰不可逾越!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感受着风从雪山之巅吹来,仿佛听到无数英雄的低语。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流传。

(本文选自2025年2月19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编辑:李玉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