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块钱一瓶的维生素B2是高血压的“克星”?可惜知道得太晚了!

见微直播 2025-02-21 09:31:28
生活中的高血压疑云:维生素 B2 的神奇传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一些看似神奇的健康 “小偏方”。就拿老张的故事来说,老张被高血压困扰多年,一直在这场与疾病的持久战中努力抗争。他远在外地工作的女儿,时刻牵挂着父亲的健康,费尽心思托人从海外带回据说效果奇佳的降压药。满心欢喜地将药送到父亲手中,本以为能为父亲的健康撑起一把保护伞,可老张的一番话却让她的期待瞬间落空。“下次别买了,隔壁王姨说高血压吃维生素 B2 就行,又便宜又好用。

王姨都吃了好一阵子了,我也跟着吃了一个星期,感觉还真不错。” 女儿当场就愣住了,随即又气又急地说:“维生素又不是降压药,能有啥用啊?而且也没听哪个医生说过吃维生素 B2 就能降血压呀。”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让你感觉似曾相识?那么,维生素 B2 究竟有没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它真的能成为高血压的 “克星” 吗?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探究竟。

每天一片维生素 B2,身体会有啥变化?

维生素 B2,学名核黄素,是 B 族维生素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作为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在我们的身体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犹如一位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

参与物质代谢:维生素 B2 就像一位勤劳的小助手,协助构成辅酶,深度参与脂肪酸、氨基酸以及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代谢过程。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是一座庞大而复杂的工厂,这些物质便是工厂里的原材料,而维生素 B2 协助构成的辅酶则是生产线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确保原材料能够顺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就像工厂里的生产线有条不紊地工作,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维生素 B2 参与的物质代谢过程,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助力红细胞构成:它还是构成红细胞的重要物质。红细胞如同身体里不知疲倦的 “快递员”,肩负着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角落的重任。一旦缺乏维生素 B2,红细胞的 “工作” 就可能陷入困境,无法正常开展,进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就像快递员无法及时送达包裹,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就会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参与细胞生长与代谢:维生素 B2 参与人体细胞的正常生长以及机体的代谢过程。每一个细胞的成长和运作都离不开它的支持,恰似建造房屋时不可或缺的关键建筑材料。没有它,细胞就无法正常生长和代谢,身体这座大厦也会摇摇欲坠。

一旦身体缺乏维生素 B2,各种麻烦就会接踵而至。口角炎可能会突然来袭,嘴角干裂,疼痛难忍,连吃饭、说话这些日常小事都变得艰难;舌炎也会找上门来,舌头变得又红又肿,吃东西时味觉全无;角膜炎会让眼睛干涩不适,看东西模糊不清;溢脂性皮炎会使皮肤变得油腻粗糙,布满小红疙瘩;阴囊瘙痒更是让人坐立不安,苦不堪言。这些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不过,大家不必过于担忧。正常情况下,人体对维生素 B2 的需求量并不高,每天大约 1.5mg 即可满足需求。而且,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鲜嫩的鱼肉、肥瘦相间的猪肉、香浓的牛奶、翠绿的绿叶蔬菜等食物,都是维生素 B2 的优质来源。所以,只要保持饮食均衡,通常无需刻意补充。但如果确实出现维生素 B2 缺乏的症状,也不要慌张,可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对症补充。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长期服用。心血管王医生曾提醒,按剂量服用维生素 B2 后,如果相关症状得到缓解,应立即停药,改为从食物中获取。因为其副作用尚不明确,目前仅知道服用后可能会使尿液变黄。倘若服用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有所加重,千万不要拖延,务必尽快前往医院检查,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几块钱一瓶的维生素 B2 治疗高血压,到底靠不靠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学者们针对维生素 B2 与高血压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精心挑选了 12245 名参与者,进行了长时间的随访调查,如同一场严谨细致的科学追踪,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结果令人瞩目,与那些维生素 B2 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摄入较多维生素 B2 的受试者,新发高血压的风险降低了 26%。尤其在钠 / 钾摄入比低的受试者中,补充维生素 B2 的效果更为显著。这表明,低盐高钾摄入的人群,补充维生素 B2 能获得更多益处。

如此看来,维生素 B2 似乎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它真的是高血压的 “克星” 吗?实际上,虽然维生素 B2 对人体血压的控制有一定帮助,但其控制血压的具体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晰。由于维生素 B2 价格低廉,又被传有降血压的神奇功效,许多高血压患者便将其视为 “救命稻草”,甚至单纯依靠它来降血压。但家人们,这种做法大错特错。在控制血压这场 “战斗” 中,降压药才是冲锋陷阵的主力军,而维生素 B2 更像是从旁协助的辅助部队,它无法独自承担起降血压的重任。就像一场战争中,没有主力军的冲锋,仅靠辅助部队是无法取得胜利的。

高血压患者该如何选择降压药?

既然维生素 B2 不能替代降压药,那么高血压患者究竟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呢?这其中的学问可不少,就像在迷宫中寻找正确的出路,需要我们仔细斟酌。

按照病情选药:轻度高血压患者,如果通过非药物疗法,如改善生活习惯、加强运动等方式,仍无法有效降低血压,可考虑加用一种降压药进行治疗。这就好比一辆出现小故障的车,简单修理无法解决问题时,就需要添加一些小零件来调整。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病情相对复杂,一般需要选择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适合选用钙通道阻滞剂这类降压药,而中枢性神经系统降压药则不太适合他们,就像为老年人挑选鞋子,必须选择合脚舒适的,否则容易摔跤。持续性(昼夜)血压升高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类降压药是较为理想的选择,能够针对性地解决血压问题。 考虑个体差异和并发症: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首选降压药为 β 受体阻滞药,这是根据他们身体代谢快、交感神经活跃等特点来选择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首选钙通道阻滞药和利尿药,不适合使用 β 受体阻滞药,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β 受体阻滞药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适。肥胖的高血压患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这类药在降血压的同时,还能对代谢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脉率较快的高血压患者,β 受体阻滞药能让他们的心跳平稳下来,因此是首选;脉率较慢的患者,则可以选择钙通道阻滞药,它还能适当提高心率。 联合用药,效果互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降压药的药理学作用,将它们合理搭配使用,就像搭建积木一样,让它们相互取长补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降压疗效,同时减少服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一种药降压力度大但可能有一定副作用,另一种药副作用小但降压力度稍弱,两者结合,就能既有效降压又减少不适。 不能只看降压效果: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还会合并其他疾病,用药时必须特别注意并发症。比如,高血压合并溃疡病,就不宜使用利血平降压,因为利血平可能会刺激溃疡,导致病情加重。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哮喘、肺气肿等疾病,应禁用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药,否则可能会让病情恶化。而且,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来稳定血压。此时,不能仅仅关注降压效果好不好,更要关注能否稳定、持久地降压,能否减轻或者逆转并发症,能否降低发病率或者死亡率。另外,考虑到降压药需要长期服用,在选择上还要注重简便易用,最好选择长效、缓释或者控释的口服降压药,价格便宜的话,还能减轻长期服药带来的经济负担。 高血压高发,“祸根” 是盐吗? 高血压被称为 “无声的杀手”,悄然间缠上了众多人。大家都好奇,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高血压的高发呢?很多人认为是盐,其实,诱发高血压的并非食盐本身,而是食盐中的 “钠元素”。当我们摄入含有钠元素的食物后,多余的钠元素正常情况下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如果钠元素摄入过量,大量钠离子就会滞留在体内。钠离子参与细胞外渗透压的调节,一旦体内钠离子含量过高,就会造成血压渗透压升高。这时,组织间的水分就会被吸引,通过血管壁进入血液中,血液容量增加,血压也就随之升高。 有些食物虽然吃起来不咸,但钠含量却很高。所以,我们除了要少吃盐,更要严格控制钠的摄入。特别是以下三种类型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留意。 调味品:除了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盐,像香辣的辣椒酱、浓郁的花生酱、鲜美的豆瓣酱、提味的酱油等,都含有大量的钠元素。做菜时,如果这些调味品使用过多,钠的摄入量就会超标。比如,一勺豆瓣酱中的钠含量可能就相当于小半勺盐,在烹饪时稍不注意,就会让钠摄入过量。 加工食品:火腿、培根、香肠等香喷喷的加工肉类,以及咸香的酱菜、咸蛋等,为了保存和提味,都添加了大量的盐,也就意味着含有大量的钠。这些加工食品在给我们带来美味的同时,也可能悄悄给我们的健康带来隐患。 那些 “看不见” 的盐:香脆的薯片、方便的泡面、鲜美的海苔、可口的炒货、酸甜的话梅等零食,虽然吃起来不觉得咸,但钠含量却一点也不低。就拿泡面来说,调料包里的钠含量就相当可观。一包泡面的调料包中,钠含量可能高达 1000 毫克以上,几乎是人体一天钠摄入量的一半。 结语:走出高血压误区,拥抱健康生活 高血压,这个在生活中常见却又容易被误解的健康问题,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从维生素 B2 能否降血压的疑惑,到降压药的正确选择,再到高血压诱发因素的探寻,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容易被忽视的知识。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走出高血压的认知误区,更加科学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正被高血压困扰,不妨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知识。同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一起交流如何更好地应对高血压。让我们共同关注高血压,为健康生活加油!让我们不再被错误认知误导,用科学的方法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作者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0 阅读:19
见微直播

见微直播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