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飞机迫降在水面上后的确是能够在水面上漂浮一段时间的。但是这个时间非常有限,仅有90秒钟。因为大多数飞机上都布满了仪表孔和增压孔,这些孔洞的存在使飞机既不密封也不防水,所以90秒已经是飞机漂浮的极限了。不过虽然这个时间很紧张,但如果救援及时的话也是可以紧急疏散的。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一架空客A320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然而就在起飞后90秒,飞机刚攀升到近1000米的高度时,客机的两个引擎就因鸟击而失去了动力。就在这紧要关头,机长当机立断决定将飞机迫降到哈德逊河上。
只见飞机的机尾首先触水,紧接着机腹接触到水面开始滑行。最后整架飞机平稳的落在了水面上,无人员伤亡。后来这个事件还被改编成了电影《萨利机长》。
那么飞机是如何利用这90秒保持漂浮的呢?为了减缓飞机的下沉速度,大多数飞机的机舱压力控制系统中都会有“水上迫降”的功能。当有迫降需求时,机组人员就会按下头顶上方控制面板上的“水上迫降”按钮,关闭用于增压目的的流出阀,尽可能的密封好舱体以促进漂浮。而真正使飞机漂浮在水面上的,主要还是要依靠飞机的舱室、油箱以及飞机上的各个气穴。
虽然整体看起来,水上迫降的安全性和操作性更强一些。但根据飞行员的讲述,如果有得选的话一定不会选择水上迫降。
这又是为什么呢?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使用模型飞机在水面迫降,最终得出结论。平均每100次中只能成功1-2次,生还几率可以说是很小了。因为与坚硬的地面相比,水流既没有形状也没有规律。所以实际上当飞机以高速坠落的形式接触水面时,水面反而会变成一块既坚硬,起伏又很大的地面。
再加上这个起伏是不固定的,一旦飞机撞上了水面起伏的一个波峰,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当场肢解。
那么这些沉入水中被水泡过的飞机,最后都是怎么处理的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打捞泡水飞机,然而大部分情况下也都会做报废处理,但是也有例外。
例如在1963年8月21日,苏联民航莫斯科管理局的一架客机,在飞行途中因耗尽燃油,最终选择迫降在涅瓦河上,机上52人无一伤亡。而这架飞机在被打捞起来后,经过修理就又被继续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