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42年,在牙买加中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对教师夫妇。他们的女儿乔伊丝,刚刚参加完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本该是件值得庆祝的事,但乔伊丝拿到成绩的时候,却百感交集,不知道该不该高兴。
那天夜里,乔伊丝听到父母在旁屋悄悄地说:“我们所有的积蓄加起来,也只够她第一年的费用。”
那一夜,是乔伊丝最煎熬、最迷茫的一夜。
第二天,乔伊丝不甘心地跑去问父亲,得到的回答是“孩子,我们没有钱供你上学了”。
虽然乔伊丝知道会是这样的答案,但还是没能忍住泪水,转身黯然离开了。
在那个年代,对于大多数牙买加孩子而言,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结局。
但是,乔伊丝的母亲却不甘心。她来到邻村,从中国人的商店里借到了学费。
正是母亲的这个抉择,让乔伊丝的命运有了转机。
从乔伊丝进入高中开始,直到去英国读大学,乔伊丝的母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背后巨大的付出,是多少辛酸与坎坷,别人很难切身体会。
也正是因为乔伊丝母亲的勇气和认知,让这个牙买加普通家庭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乔伊丝在英国毕业后,一直从事精神科治疗师的工作。后来嫁给了一个英国数学家,之后俩人又移居加拿大,住进了漂亮的别墅。
他们的儿子,被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著有《异类》《逆转》《眨眼之间》《引爆点》等畅销书。
没错,他就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这个故事来自《异类》这本书,是作者讲述了自己母亲和外婆的一段真实故事。
这个故事映射出一个道理:我们可以在出身、环境、物质上输给别人,但不可以输在认知上。
假设你认识一个叫大柱子的人,他早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海经商,赚了很多钱。他的孩子小柱子含着金钥匙出生,成了富二代,即便一辈子不工作,也可以过得舒舒服服。
但是大柱子的认知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增长而提高。
最近几年,随着技术的革新,商业模式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大柱子的生意变得越来越艰难。
他过去的成功经验,现在变成了阻碍前进的绊脚石。
而小柱子呢,在大柱子这棵大树下,早已习惯了自由自在、衣食无忧的日子。他不会去想小小柱子,和小小小柱子的未来有没有大树可依靠。
也许,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会富不过三代这种说法。
本质上,是财富和认知的失衡。
也许你的先天环境不如小柱子优越,可那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不和小柱子比现在拥有什么,我们可以和他比认知,比未来。
认知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区别。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靠运气。
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迟早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缺陷。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的认知,无法驾驭他的财富的时候。这个社会有无数种方法收割他,直到他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白岩松说: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比读书成本更低,回报更大的投资。
你要相信,前方有一个更好的自己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