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说她之前听过一个课。
讲课的老师说,她遇到的那些不好的人和事,都是她自己吸引来的,都是她的想法吸引来的,说宇宙只是实现了她的想法。
所以她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所以才吸引不来好的人和事。
想法不会吸引好的或坏的。
想法不能控制一切,不然大家什么事都不做光许愿就好了。
现在很多课教人向宇宙发信号,念咒语。
说向宇宙发什么愿,就会实现什么愿。
我的科学知识比较浅薄,认知也有限,所以只能理解一小部分。
我觉得不是每天默念“我是富足的”钱就自己来了。
也不是每天默念“我是轻松愉悦的”还房贷的压力就自然消失了。
想法是能影响我们的行为。
但要变好,关键在于积极的心态、超强的行动力。
一年365天,我们不能只看别人“富有”的“休闲”的那30天。
还要看到别人120分努力的那330天。
说实话,我没见过谁躺着啥都也不用干,只在心里默念“我是富足的”“我是愉悦的”,就轻松愉悦财源滚滚来了。
我看到的是他们用百分之一百二的工作强度和超高的行动力,换来了某一段时间的“轻松愉悦”(轻松愉悦的一些外化形式)。
当然,即便工作很辛苦,我想他们内心是愉悦的,内心是满足的。
这是关键所在,但绝不只是默念咒语。
我的理解是:所谓吸引力法则,是你在内心深处真心的觉得你是富足的。
你不需要追求财富,你不需要追逐任何东西,在这种发心的状态下,你才能无为,然后无所不为。
因为你内心的状态是对于任何外在的影响,都不会被攀缘到受影响。
所以你更能踩到那个节奏点上,也就更容易达成好的结果。
比如公众号写文章,你总是想今天写的东西会不会有人看,这个观点对不对,排版是不是太丑了,万一有骂我的评论怎么办。
你的心就会受到这种思绪的攀缘,你的注意力就不能专注在写上,结果可能就放弃了。
吸引力法则核心的是你真心的认为你是富足的。
而不是自己张开嘴,不停的给自己说,我是富足的,我是富足的。
自我催眠和暗示,实际是你的内心还不是这样认为的。
你说的越厉害,越是因为你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并不富足。
方法用错且又迷恋这个的。
会不断的找证据证明是“吸引力“起了作用。
比如一个人,她明明是因为自己努力工作得到了加薪的机会,她会说是因为她向宇宙发射了想法。
如果没有得到加薪的机会,她会说一定是自己的”发愿“方式不对、”发愿“力度不够、“发愿”之心不够诚。
所以,好,是因为这个方法好,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好。
一句“你心不诚啊!”解决所有问题。
如果坚信咒语管用,那么只要发生不好的事情,就是你自己吸引来的。
实际上,这种心理背后也是觉得自己可以控制一切。
想要无为自成,要有两个条件:
一个是心要富足,圆满;
另一个是要没有限制。
其实我们被很多限制性信念/观念捆绑住了,根深蒂固之后这些限制性信念被当成理所当然,所以完全觉察不出来。
而理所当然的观念一混入了大众意识中,就自然会习惯性升起正确、错误;应该、不应该;好、不好等是非观。
是非观一出现,随之就会产生评判、比较、羡慕、嫉妒等等这些,匮乏也就这么产生了。
匮乏一产生,心自然不圆满,也无法平静,所以也根本没有办法无为自成。
到最后,无论是吸引力法则还是禅修还是佛法,其实都是要去学习觉察,觉察自己之前感觉不到的起心动念。
觉察到了,才能看到自己底层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才能修炼心的富足。
心富足了,自然就平静了,这时候我想也就达到了与寂静宇宙同频。
一旦同频,也就自然而然无为自成了吧。
所以,别躺在家里默念“我是富足的”了,赶紧起来干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