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惊人内幕:张学良给心腹发密电,不料竟被最信任的人出卖

历史微有趣 2024-11-26 23:36:59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36年12月12日凌晨,西安城内一片寂静。张学良坐在办公室里,神色凝重地写着一份密电。他准备发给自己最信任的两位将领 - 万福麟和黄永安,要求他们配合行动,控制洛阳等重要城市。张学良或许不会想到,就是这份密电,让他精心策划的“兵谏”行动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

这个夜晚,注定要改变中国的历史进程。一场惊天动地的政治风暴即将席卷全国,而这一切的源头,竟是一个被视为心腹的将领的背叛。

话说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那会儿日本鬼子已经占了东北,还想把魔爪伸向华北。可咱们的老蒋呢,却整天想着怎么剿共,把抗日的事儿给搁一边了。这可把张学良和杨虎城给急坏了。

这两位爷们儿一合计,想着得想个法子让老蒋回心转意。他们琢磨来琢磨去,最后想出了个馊主意干脆来个“兵谏”,把老蒋给扣下,逼他改弦更张,联共抗日。

说干就干,他们选在12月12日这天,趁老蒋来西安视察的机会,把他给扣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张学良和杨虎城虽然胆子不小,但也知道光凭手里这点兵力不够看。他们得控制住潼关这个交通要道,不然中央军一来,他们就得被动挨打。

张学良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心腹爱将- 万福麟和黄永安。万福麟是个粗人,从放牛娃混到了上将,全靠张学良提拔。黄永安则是留过洋的高材生,张学良对他寄予厚望。

谁知道这一招可是捅了马蜂窝。万福麟接到电报后,虽然没有立即表态支持中央,但也没有执行张学良的命令。他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中央军开进郑州,一点阻拦都没有。

黄永安更绝,天还没亮就跑去告密了。他把电报内容全盘托出给了洛阳军校校长祝绍周。祝绍周一听就知道大事不好,赶紧向南京汇报。

这下可好,张学良的秘密行动还没开始就曝光了。南京政府立马做出反应,调兵遣将直奔西安。原本张学良想控制的潼关,反而被中央军抢先占领了。

更要命的是,黄永安不仅告密,还把自己手下的东北军炮兵全部缴械。这下张学良真是腹背受敌,内外交困了。

消息传到西安后,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慌了神。原本以为能逼蒋抗日,没想到自己倒成了“叛逆”。各界的谴责声纷至沓来,让他们焦头烂额。

更糟的是,何应钦得知消息后,居然起了杀心。他一边调兵遣将,一边准备轰炸西安,想趁乱干掉蒋介石,自己上位。这下可把张学良和杨虎城吓坏了,他们可没想过要蒋介石的命。

形势急转直下,张学良和杨虎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既不能杀蒋,又不能放蒋。杀了蒋会天下大乱,放了蒋自己也活不成。

关键时刻,还是中共出面调停,才化解了这场危机。事后张学良回想起来,真是后怕不已。要不是黄永安告密,事情也不至于发展到这种地步。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老百姓们都看不明白了。有人说张学良是为国为民,有人说他是狼子野心。有人骂他是叛徒,有人夸他有胆有识。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到处都在议论这事。有卖报的小贩喊着“号外号外,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委员长,震惊全国!”茶馆里的说书先生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事件的来龙去脉,听得人们津津有味。

有老人叹息道“这张学良啊,太年轻气盛了。这种大事怎么能轻易相信别人呢?”

也有年轻人激动地说“张学良做得对!不逼一逼老蒋,怎么能抗日?”

还有精明的商人摇头晃脑地说“这政治啊,就是个大棋局。咱们老百姓看不懂,还是安心做生意吧。”

张学良这波操作,可以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他想逼蒋抗日是好事,但方法选错了。不说别的,就说他给万福麟和黄永安发密电这事,就够傻的。你说你搞这么大动静,能不给中央政府察觉吗?

这事给后人的教训就是干大事别轻易相信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心腹。否则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万劫不复。

有人说,张学良这事干得不地道,把老蒋给扣了,这不是造反吗?可也有人说,要不是张学良这么一闹,老蒋哪会回心转意去抗日?这事儿啊,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西安事变,可是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4
历史微有趣

历史微有趣

用现代眼光看历史,发现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