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所能够赚到的钱,只能是认知范围内的钱。
——遇言姐
去年年底,福布斯发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币安创始人,加拿大籍华人赵长鹏,以650亿美元名列第20,成为新晋华人首富。
张一鸣和马化腾都排在他身后。
▲赵长鹏对成为华人首富这事儿不以为然,他表示外界按照股权来评估资产,没有流动性的估值没有多大意义
问鼎华人首富,李嘉诚用了50年,马云用了24年,钟睒睒用了27年,而赵长鹏从创业到登顶仅仅用了4年。
遇言姐这篇文章绝非鼓动大家炒币,数字货币交易在我国已被定为非法。
我只是感慨互联网时代的造富是如此之迅速,旧霸主一夜让位于新骄子,玩电脑的后浪们轻松flip掉实业起家的富豪。
可以想象的是,在未来,科技与互联网仍是最易诞生富豪的产业,首富这个名号会更迭得更加频繁和迅猛。
以及,赵长鹏真是个狠人,认准机会一把梭哈,上海的房子都不要了。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赵长鹏是个投机的,他的成功不过是幸存者偏差啥的。
但是,在遇言姐看完赵长鹏的采访和报道后,我真的蛮佩服他。
这个人不仅有丰富的专业背景,还有着超强的敏锐性和行动力,
技术过硬,胆识过人,谈吐也符合区块链精神。
遇言姐不知道赵长鹏的首富之位能坐多久,但我觉得他的确值得在这一波中凸显出来。
1977年,赵长鹏出生在江苏连云港的农村。
他的母亲是中学老师,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曾经在农村下放过一段时间。
80年代中期,赵长鹏的父亲被加拿大UBC大学录取攻读博士,毕业后做了一名程序员。
几年后,12岁的赵长鹏和姐姐一起到温哥华与父母团聚。
有报道说赵长鹏到温哥华后才第一次喝到鲜牛奶。
遇言姐对这个事儿表示困惑,赵长鹏移民加拿大时已经是80年代末了,怎么可能一直没喝过鲜牛奶?
不管怎么说吧,早年的移民生涯是艰苦的。
赵长鹏从很小年纪就开始打工补贴家用。
他在麦当劳炸过薯条,在加油站上过夜班,小时工资是3.5美元。
他还当过排球裁判,这个活儿工资高些,每小时12.6美元。
幸运的是,像大多华人家庭一样,虽然一家人日子过得节俭,但很舍得投资孩子的教育。
1990年,赵长鹏13岁,他的父亲花5570美元为他买了一台286电脑。
这笔钱对当时的赵长鹏家来说是一笔庞大的数字,几乎花掉了父亲所有的积蓄。
后来,赵长鹏的父亲还一直回忆说,这是自己买过的最贵的电脑。
那时候,由于父亲会在Fortran、Pascal上编写程序,耳濡目染的赵长鹏很早就对编程感兴趣,尽管如此,他大多数时间都是用电脑玩游戏。
高中时,赵长鹏选了两门编程课,上完之后感到非常享受,心中觉得这是自己本命。报考大学时,他选了麦吉尔大学计算机系。
赵长鹏读大学期间,正值第一波互联网泡沫成型之际,实习工作非常好找。
他先是去了一家编写HTML语言的软件公司实习,大三时又去了一家做证券交易系统的日本公司打工。
当时的赵长鹏对金融交易一无所知,当他看到巨额资金流向交易系统时,心中十分震撼。
这段实习生涯种下了他日后从事货币交易平台工作的种子。
大学毕业后,赵长鹏先是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开发用于匹配交易订单的系统,后来又去了位于纽约的金融服务商彭博,开发用于期货交易的软件。
不得不说,赵长鹏既是技术人才也是管理人才。
27岁时,他已经负责领导位于新泽西、伦敦、东京的跨国技术团队。
这些,都是他后来创业成功的特质。
▲赵长鹏说,自己是一个标准的世界公民,平均每五年换一个城市生活
2005年,28岁的赵长鹏辞掉工作,从纽约移居上海开始创业。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区块链,创业做的是老本行,为券商开发高频交易系统。
2012年,在和几位朋友玩扑克时,一位投资人提起比特币,他建议赵长鹏把10%的资产置换成比特币,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财富指数型增长机会。
一直在寻找机会的赵长鹏立刻表示出强烈好奇。
▲赵长鹏说,自己之所以被数字货币吸引,是因为自己在很多国家生活过,比特币可以解决换汇的繁琐
当时,网上对区块链的讨论还很少。
赵长鹏把中本聪撰写的白皮书来回读了几遍。
凭着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经济学知识,赵长鹏很快就明白了比特币的理论。
他先是买了几个币深入琢磨了一番,之后他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卖掉上海的房子,那也是赵长鹏当时唯一的资产,价值100万美元。
原本朋友的建议是用10%的资产试水,没想到琢磨明白了的赵长鹏直接all in。
当时是2014年,赵长鹏以600美元一枚的价格购入比特币,大概可以买1600枚。
这1600枚币今日总值6400万美元。
我不知道赵长鹏当年是如何判断出数字货币是一个奇点,不惜卖掉房子全力以赴,但是我记得一位投资界前辈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太听信分散投资,当你的认知足够强大时,是可以一把梭哈的,对年轻人尤其如此。”
把房子换成比特币后,赵长鹏又一次辞职。
他成为另一家创业公司的3号员工,继续做了1年的券商交易系统开发。
转眼到了2017年,在这期间,比特币涨到近万美元。
当时存在的几家加密货币交易所建设得不是很好,接口粗糙,系统很慢,随着大量交易的涌入网站崩溃,还不断在黑客的攻击中弄丢币。
即便是这样的交易平台,收取的手续费还特别贵。
而赵长鹏已经搭建了不少基于云的交易平台,他自己又是中本聪的拥趸和比特币的投资人。
方方面面里里外外决定了赵长鹏这次创业的水到渠成。
▲币安成立于中国,在开曼群岛注册,至今还没有安顿下来总部
很快,赵长鹏推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币安”,以及背靠这个交易平台的数字货币,“币安币”。
由于技术硬、服务好、费用低,币安在上线仅仅8个月后便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好景不长,同年夏天,中国对加密货币交易实施禁令,一时间本土的交易所纷纷关闭。
赵长鹏也带着30多人的团队去往日本。
在采访中,被问及这段经历,赵长鹏坦率表示,自己理解中国的担忧,加密货币比较难监管,一个大国需要十分谨慎。
▲李笑来说币安是不懂技术的骗子公司,也有人说赵长鹏出圈靠的是花边新闻
遇言姐看了几个赵长鹏的采访。
他的英文带有一点中式口音,但是反应灵敏,言谈比较稳重,看起来确实想做一番事业,不像是孙某晨那样的“狂徒”。
赵长鹏有着极客特质。
生活简单,不嗜奢靡,没有游艇、名表,甚至连汽车都没有。
唯一“奢侈”之处是同时拥有3部手机,5、6个笔记本电脑。
“我拥有的物质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赵长鹏说。
去年年底,赵长鹏宣布将仿效自洛克菲勒以来的慈善巨头,捐出90%以上的财富。
此外,他还承认,自己100%的资产都是加密货币。
“我只想保留我所有的数字货币,我不会使用数字货币购买房屋或类似的东西,我没有计划在未来将我的数字货币换成现金。”赵长鹏说。
▲2019年,币安被黑客入侵,丢了7000多个币,赵长鹏宣布平台对用户的损失完全负责,拉了一波信任
另一方面,由于监管困难,没有国家愿意“收容”币安,从中国到日本到新加坡到法国,币安总部一直四处流亡。
赵长鹏“去欢迎我们的地方,用简单的盈利模式,做合法的生意”这一心愿,一直未能达成。
▲马斯克嫌币安的界面不好用,赵长鹏说交易停止不是平台的问题,还附上一条特斯拉返厂的新闻链接
关于数字货币交易,既然国家禁止,咱们也就不讲太多了。
关于区块链技术,大家可以去看李永乐老师的讲课视频。
比特币不一定能笑到最后,但区块链技术是有价值的,其精妙的设计,颠覆性的内核,简直令人击节赞叹。
最后,遇言姐想谈一点关于认知的话题。
赵长鹏的成功让我想起来两句话。
第一句是罗胖说的——
“如果我想过得好一点儿,任何新东西出现的时候,在我还不了解的情况下,我先把它想成好的。”
懒于更新知识,对陌生事物心怀防备和抗拒,是我们的本能。
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迅速变化的年代,你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把握更多的机会。
而且,就算你对新事物闭目掩耳也没用,最后还是会被大潮推着被迫了解。
就像当年不肯学习用微信,后来发现不用手机支付连菜都买不了,车都打不到的大爷大妈们。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主动地生活?
赵长鹏第一次听到比特币后,立刻通读了中本聪的白皮书,把每一个逻辑搞得明明白白,这种学习力和求知欲令人佩服。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抓到时代的机遇。
另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是一位投资界的前辈说的——
“赚钱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你明白了世界的运行法则,钱就相当于是附赠品。”
举个例子,区块链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它的本质是与当下社会不同的,另一种结构。
只有当你从更高层面理解了区块链,只有你能回答出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才能对比特币是不是骗局做出判断。
以及,年轻、拮据、受过良好教育——聚集了这样人群的地方,一定会是下个风口所在。
比如以前的湾区、现在的德州,刚开始时的币市。
你可以不入币圈,但还是需要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些什么。
因为,在更迭越来越频繁的现代社会,大的机遇每两三年就会出现一次,理论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上车翻盘的机会,前提是你要去学习、去了解、去实践,自己走出信息茧房。
一个人所能够赚到的钱,只能是认知范围内的钱。
而要想辨别出这些机遇,除了扩大认知别无它法。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