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谈3次,逢宴陪席,蒋氏为何看重马继援?都是为了哄着他去送死

康安说历史 2023-02-25 04:45:05

马继援 图片来自网罗

引子

现在网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比如大肆炒作的张灵甫遗孀到孟良崮祭拜,把张灵甫夸得比他的上司王耀武在抗战中的功绩还要大。

确实,张灵甫在抗战中确实立下过不少功劳,这是值得肯定的。不然,华野也不会在埋葬他的时候花了好几百大洋给他买了一副棺材。

还有一人,虽非庸才,但亦非奇才,可却因为在一野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中被彭总说了一句“此人是劲敌,不可轻视”,就被炒翻了天,被奉为军事奇才。他,就是马继援。

彭总是深得“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的精髓的。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帅,在开战之前提醒诸将要重视敌人是非常正常,且必要的行为。

在彭总几十年的军事生涯中,就从来没有轻视过任何一个对手。要知道,哪怕对手只是一些散兵游勇,他们手中拿的也不是烧火棍。任何轻视对手的行为,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12岁的上校参谋长是怎样炼成的

和很多普通国人一样,马步芳也对自己这个长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

也可能是坏事做得太多,马步芳虽然妻妾满群,却只生了一个儿子。

为了让这棵千顷地里的独苗成才,好继承自己这一辈子打下来的基业,马步芳可谓费劲了心思。

大家见过为一个人而建立起来的学校吗?而且还是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全套。这种待遇,恐怕也只有皇太子才有吧。

但马步芳认为,这还不够。为了让自己这个儿子尽早在军中有个资历,在1933年,年方12岁的马继援就荣升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之职。

12岁的上校,在当时的军阀部队中是罕见的,连当年的张学良都比不了。只有在抗战初期刘湘死后,蒋氏为了安抚刘湘的遗孀给了刘湘的两个儿子少将军衔,才算是超过了马继援。

1936年,马继援入黄埔军校军训班第五期学习。

很多人说,马继援毕业于黄埔军校,从严格意义来说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个黄埔军校军训班是用来轮训各部队现役初级军官的行伍出身者,是一个集训班的形式,并非学历教育。

因此,从马继援接受军事教育的程度来说,是很浅显的,充其量就有10个月的时间。10个月的军事教育就能造就一个军事奇才?简直开玩笑。

在黄埔军校军训班第五期毕业后,马继援于1937年1月被辁叙为陆军少尉,于是,一个辁叙军衔为少尉,职务军衔为上校的马继援正式进入了军界。

马步芳 图片来自网络

1937年11月,马继援升任第82军(军长马步芳)骑兵第3旅(辖三团)少将旅长。

可是,这个所谓的骑兵第3旅仅是个“架子”旅,全旅上下仅有50余人。马步芳的目的就是给自己儿子一个架子,其他的全部让马继援自己来搭班子。

好在马继援有个好爹,凡是马继援看中的人、枪、马,马步芳一律放行,统统安排给骑兵第3旅。

在这种大力支持下,骑兵第3旅很快就形成了战斗力。

见儿子的羽翼逐渐长成,马步芳就提拔马继援为第82军副军长,准备继承家业了。但老谋深算的马步芳认为,马继援还差一步。

马步芳这个人还是有一定头脑的,他非常了解蒋氏的发迹之路。在马步芳看来,蒋氏之所以能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登上权力的高峰,靠的就是黄埔军校那批学生。

马继援虽然在组建骑兵第3旅的时候拉拢了一批下级军官,但对中级军官的影响力还不够,因此,马步芳就任命马继援担任第82军和骑兵第5军的军官大队大队长。

马步芳的思路是,既然办军校有困难(1928 年,蒋氏就下令制止各省办军校,要办也只能办黄埔军校的分校),那就办培训班。通过培训这些中级军官来增强马继援对部队的控制力。

果然 ,这一招奏效了。

经过半年多的集中学习,马继援起码在明面上收服了82军和骑兵第5军那些中级军官的心。马步芳觉得时机到了,就于1943年3年让马继援代理第82军军长,并于1944年3月正式把第82军军长的职务交给了马继援。马继援也由此获得了中将军衔。这一年,马继援才23岁。

一个仅有10个月的军事教育经历,从来没有一线作战经验的马继援真的能够统领青马这支桀骜不驯的部队吗?

在青马这支部队中,想要单凭亦步亦趋地获得部署们的真心拥戴,是不容易的。可这支部队也有特点,那就是它是一支政教合一的部队,要想收服这支部队,只有给他们的带头人树立一个“神”的光环。为此,马步芳决定,马继援应该走出去,到陆军大学去镀镀金。

于是,1944年10月,在担任第82军军长半年后,马继援带职进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

3个月后,马继援从陆大毕业。

要说马继援这次陆大之行没有收获,那也不尽然。回来之后,马继援带回了几辆装甲车,以装甲车与步兵相结合,这就是青马吹嘘的步兵重装甲;在青马的根据地兰州大兴土木,兴建了大量的堡垒工事,这就是青马吹嘘的碉堡重火力;再与马家军擅长的骑兵机动灵活的作战相结合,一个冉冉升起的“军事奇才”诞生了。马步芳费了10年时间的“造神”运动终于收获了成果。

既然马继援这么厉害,那在实战中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客观地说,马家军的骑兵战术还是很厉害的,占据优势时骑兵呼啸而来,处于劣势时又星散而去,想要追也追不上。在没有重型装备和速射火力的打击下,马家军的骑兵机动战术确实令对手很头疼。

当时,由于彭总率领的一野缺乏重型装备和汽车,对付这股来去如风的马匪,确实很吃力。

其实,这种战法自古以来就是骑兵的战法,并非马继援发明创造,彭总提醒诸将重视的也是马家军的这种战法,而非重视马继援。

图片来自网络

马继援的三次“战绩”

合水之战

1947年初,就在彭总率领西野横扫胡宗南的时候,青马部队趁机占领陇东的合水、西华池、曲子、环县、庆阳5座城市,并大肆扩军3.5万余人。

鉴于胡宗南部迭遭打击,已经收缩兵力,不容易找到战机,彭总就决定向陇东出击,打击青马。

当时,马继援的5个旅分驻在刚抢占的5座县城内,兵力严重分散,正是分割歼敌的好机会。因此,彭总下令,西野兵分三路,一纵为右路;新四旅为中路;二纵及教导旅为左路。

在彭总的指挥下,右路和中路进展顺利,全歼了青马11个连的兵力。可左路在攻打合水的时候却碰上了“硬钉子”。

当时青马驻守合水的部队是青马骑八旅一个团。见西野大兵压境,骑八旅紧急向马继援求援。马继援不敢怠慢,急令骑八旅主力火线支援合水。可却在柏树原被西野围点打援部队截住,寸步难行。

可由于负责攻打合水的2纵既没有对合水城防完全掌握,又对青马的野性估计不足,攻击不仅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暴露了想要合围合水的意图,双方打成胶着状态。

而此时,马继援再次调集援兵增援合水,久战疲敝的2纵没料到敌军来得这么快,对隘口和防线的构建还未完成就被突破,造成了很大损失。

5月29日,青马援兵已于合水城内守敌合流,另一路援兵100旅也在向合水靠近。为了不陷入包围,2纵只得撤出战斗。

合水战役的失利,既有事先对敌情判断不明,对青马的行动速度忽视的原因外,对青马的野性估计不足、对敌军来援的坚决程度估计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在之前的战斗中,西野打胡宗南部虽然也遇到过精锐部队,但这些部队在关键时刻保存实力、不肯救援,坐视友军被消灭而不动如山的作风也让西野认为马家军也是这种部队。

可青马是一支政教合一的部队,在危急时刻还是能做到“败则相救”的,因此,对敌人的轻视让西野吃了亏。

合水战斗结束后,马步芳父子大吹大擂,以所谓“合水大捷”向蒋氏邀功请赏。

马继援更是嚣张不可一世,整日奔波于各地参加各种报告会,宣传自己所谓的“战绩”。

子午岭之战

1947年8月13日,正在正宁地区的马继援得到情报,说西野有一个纵队正在子午岭一带集结,有向正宁推进的趋势。

得到情报后,马继援决定主动出击,于是就集中了8个团的兵力向子午岭出击。可由于天降大雨,青马部队的行军序列被拉长,误导了集结在此地的西野4纵的侦察员们。

当时,马继援的前锋部队是整骑兵第八旅所属第2团马福寿部,4纵的侦察员们误以为敌人就是一个团的兵力,就把这个情报汇报了上去。

4纵司令员王世泰见敌军兵力单薄,就准备伏击这支敌人的孤军。

其实,当时马继援已经准备撤兵了,原因是马步芳得知马继援率部进入子午岭后大吃一惊,这可是胡宗南从来就不敢去的地方。只要进入了子午岭,就相当于进入了西野的手掌心。为此,马步芳急令马继援撤退。

如此一来,马福寿这个团就由前锋变成断后了。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是胡宗南的部队,4纵的这次伏击定会获得成功,以蒋系部队的那种败不相救的作风,这个断后的团注定是要被舍弃的。可战斗一打响,青马不仅没撤退,反而大举救援。4纵再一查番号,哪里是一个团,来的竟是整编82师(82军)几乎全部的兵力。

眼看就要打成一场消耗战,4纵司令员王世泰果断下令撤退。为了提高撤退速度,4纵扔下了一些废弃的装备和辎重,被马福寿当成宝贝捡了回去。

马继援一见如获至宝,立即展开宣传,把此次遭遇战称为“子午岭大捷”。

西府战役

1948年4月,西府战役打响。

战役初期,西野进展非常顺利,4月25日夜间进攻宝鸡,在次日下午5点就攻占了宝鸡。

宝鸡当时是胡宗南部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各种物资堆积如山。这下子,西野发了。

可现实问题出现了,这么多的物资如何拿走呢?

当时,来救援宝鸡的共有蒋军裴昌会部的11个旅和青马马继援的整编82师,兵力非常雄厚。这次,胡宗南一反常态,他舍弃了之前分兵把守要地的做法,而是把主力部队都集中起来准备拼死一战。

由于西野此次出兵是远离陕甘宁边区的无后方作战,就应该力争避免与较强的胡宗南部作战,而应把歼敌的目标放在实力相对弱小的青马第82师身上。可还没等彭总的作战计划形成,一个意外出现了,在扶风一线阻击裴昌会部的4纵突然全线溃退,敌军李振的65师和重新组建的钟松第36师直逼虢镇和凤翔。

而且更要命的是,4纵撤出阵地后并没有及时通知西野指挥部,这就让仍然在宝鸡附近担负运输任务的部队陷入了绝境。

同时,马继援整编82师赶来夹击,该部连续向担任阻击任务的6纵教导旅发动多轮猛攻,攻占了长武和彬县,并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沿武功至凤翔大道长驱直入。

两路敌人的迅速逼近,使得西野主力1纵和2纵陷入背水侧敌的不利境地之中,彭总不得不下决心放弃宝鸡,将部队转移到陇东地区,原定抢运宝鸡的大批物资、北上麟游山区创建根据地的计划也就无法实现了。

无奈之下,彭总只得下令将无法带走的物资全部炸毁后,然后全军北上。此时,彭总仍然坚持先打青马的策略,准备安排一部继续阻击胡宗南部,其他各部集结起来歼灭整编82师,收复陇东地区。

5月5日,6纵教导旅在镇原县屯子镇遭到马继援部3个团地攻击。

与马家军的决战,彭总尤为担心的是马家军不能集结起来。如果马家军不集结起大部队,而是各部分头出战,来去如风,确实不好歼灭。可一旦集结起来,与西野在固定地域作战,无论是攻防,马家军都将失快速机动的优势。只要派一支强有力的部队扎住口子,待到大部队赶到逐步压缩青马骑兵的冲击空间,马家军的骑兵就无法发挥作用,作战能力将大为降低。

现如今,青马突然集结主力对教导旅发起进攻,这正是一个非常好的歼敌良机。

3个团的骑兵对于青马来说,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要是能够歼灭之,将会对青马造成巨大的打击。如果马继援不肯放弃这3个团,要来救援的话,正好进入了西野事先设定好的战场,来多少就将被歼灭多少。因此,彭总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态势,集中1纵和4纵围歼向我教导旅攻击之敌。

可由于部队正在行军,彭总发出的电报未能被1纵及时收到;4纵由于之前被82师击溃,此时正处于一种游击状态,部队分散出击,根本无法形成战斗力。

而且,正在阻击青马的教导旅也发生了状况,部队在青马3个团的连续冲击下,部队被打穿。同时,断后的358旅也被李振的整编65师打穿。

此时西野包围圈的南北两线都被打穿,已经处于被四面合围的境地,彭总只得放弃这一有利时机,选择回师陕北。

此战,虽然西野歼敌数量大于损失,但毕竟未能完成建立麟游山区和陇山根据地,以及收复陇东的任务,是一次失利的战役。

图片来自网络

多年后彭总坦称,这是他自从军以来的四大败仗之一。

应该说,西野此次失利的关键原因在于兵力不足。西野全军不过7.5万余人,和拥有20余万大军的胡宗南部、拥有10余万兵力的马家军作战,兵力确实捉襟见肘,没有打大仗的本钱。这也是后来一野挺进大西北时,为何要把第十八、十九兵团派来助战的原因。

西野在西府战役的失利,更让马继援不可一世。四处演讲,四处作报告,俨然偌大的大西北都放不下他了。

蒋氏自然高兴,为此在赴青海之时还特意召见马继援大谈了3次,每逢宴席,也总是让马继援陪客。蒋氏很清楚,在胡宗南已经无力支撑大西北战局的情况下,正是让西北马家军出力的时候,在这种背景下,自己屈尊陪着马继援这个小辈吃顿饭又能如何?还不是为了哄着他去送死?

马家军内部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都各怀鬼胎。马继援年轻,又是个从小就被捧得高高在上的人物,并且还是个“人来疯”般的性格,夸上两句,给两句好话,顿时就不知道东南西北,哪里会知道他们父辈之间的那些勾心斗角?

可明眼人都知道,马继援虽然被马步芳的一系列“造神”运动奉为了“军事奇才”,但马家军的战法并没有多少出奇之处,还是原有的骑兵战法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马继援的军事能力从来就没有超过他的老子马步芳。在某种程度上说,马继援的能力还远不及马步芳。

因此,马家军,尤其是青马之所以能在与西野的对战中时不时地获得小胜,是依仗着骑兵之利,并非马继援这个“军事奇才”的战法有多么高明。

而彭总呢?也并非找不到对付这种战法的办法,而是西野缺乏重型装备和大量汽车。打阻击战时,无法对攻击的青马部队造成大的伤亡;追击时,又无法跑赢战马的四条腿。因此,只要青马不被围困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确实不好对付。

可随着西野获得了大量的蒋军装备,尤其是在宝鸡缴获了胡宗南部的大量装备之后,战场形势开始发生逆转。

在1947年7月的扶郿战役中,马家军就在西野一顿重火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威风。

扶郿战役过后,再也没有人把马继援这个所谓的“军事奇才”当回事了。况且,从来就没人把他当回事。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10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