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大师《过眼吟》,56字,却字字珠玑,道尽人生哲理。

闲说人 2025-03-25 22:54:44
《过眼吟》

邵雍(宋)纷纷过眼不须惊,利害相磨卒未平。

伎俩虽多无实效,聪明到了是虚名。

温凉寒热四时事,甘苦辛酸万物情。

除却此心皆外物,此心犹恐未全醒。

一、看淡纷扰,不必惊慌

诗的开篇“纷纷过眼不须惊”,直接点明面对世事的核心态度:纷繁复杂的事物如过眼云烟,无需为之焦虑。人们常因利益得失争斗不休(“利害相磨卒未平”),但诗人提醒我们,这些纠葛不过是暂时的表象。就像看一部电影,再激烈的剧情终会落幕,若深陷其中,反而会忽略生活的本质。

二、破除执念,远离虚名

诗人犀利地指出人性的弱点:世人爱耍小聪明、玩弄手段(“伎俩虽多无实效”),但这些算计往往徒劳无功;追求“聪明”的虚名,最终不过是自欺欺人。就像有人为博关注而伪装自己,看似风光,实则内心空虚。这两句像一面镜子,照见世人盲目追逐外在认可的荒诞。

三、顺应自然,接纳百味

诗中用四季变换(“温凉寒热”)比喻人生际遇的起伏,用酸甜苦辣(“甘苦辛酸”)概括世间百态。草木顺应季节生长凋零,人生也应坦然接受顺境与逆境。正如春种秋收自有规律,强求“永远顺利”反而违背天道。诗人引导我们像品茶一样,接纳生活的各种滋味,在经历中修炼心境。

四、修心为本,清醒自知

结尾两句是全诗精髓:除了内心,其他都是外物(“除却此心皆外物”)。但诗人更进一步警示,即便明白这个道理,心灵也可能未完全觉醒(“此心犹恐未全醒”)。就像知道早睡早起健康,却仍忍不住熬夜——真正的修行不仅在于认知,更在于持续的自省与践行。唯有不断擦拭心镜,才能不被外物迷惑。

总结:

邵雍这首诗如同一剂“心灵解药”。他用简练的语言,戳破名利场的虚幻,教人用平和之心看待得失,在顺应自然中寻找生命节奏,最终回归内心的修炼。诗中既有道家的超脱智慧,又有儒家的自省精神,对现代人摆脱焦虑、寻找内心安宁仍有深刻启示。

8 阅读:223
闲说人

闲说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