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从此君王不早朝。"
一语道破了多少读书人的美好憧憬。
然而,对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疾控中心的41名考生来说,这个梦想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他们通过层层考核,如愿以偿考取了事业编制,欢天喜地上班4个月后,却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考试成绩作废,全部被清退。
01
事情还要从2022年8月29日说起。
这一天,汝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官网发布了公开招聘疾控中心工作人员50名的公告。
消息一出,犹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无数求职者前来应聘。
这些人中,既有社会新鲜人,也有在疾控中心辛勤工作多年的老同志。
他们怀揣一个共同的梦想:成为光荣的事业编制人员。
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废寝忘食,埋头苦学,终于通过了层层筛选:先是笔试,再是面试,接着体检,最后考察。
仿佛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背,但内心的喜悦却抑制不住。
尽管中途遇到了新冠疫情的阻碍,但2024年2月1日,41个闪亮的名字还是出现在了官网的公示榜上。
13名社会考生和28名原单位非编人员,就这样手拉手迈进了胜利的终点线。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4个月后,一个口头通知打破了平静——领导告诉他们,考试成绩作废,全体"自愿离职"。
随后,13名社会考生在6月17日被强制清退,28名原非编工作人员也在7月1日卷铺盖走人。
一夜之间,他们就从"事业编制人员"沦为了"失业人员",多年的努力化为泡影,梦想破碎的声音几乎能听见。
02
事情的急转直下,让很多网友大跌眼镜。纷纷在网上质疑:
"这些人好不容易通过考试,工作都上了4个月,凭什么说作废就作废?"
"如果当初发现违规,为什么不及时叫停?非要等大家入职了再清退,这不是耍人玩吗?"
"单位领导违规,为什么要这些无辜的考生买单?他们的生计怎么办?工资福利、社保医保、公积金什么的,都白交了?"
......
一连串的问题,直击事件的要害。
公平、公正,是事业单位招聘的生命线。
一旦失去了这根线,就会让人对体制内的招考失去信心,滋生更多的不公与猜忌。
如此反复,只会让"萝卜岗"更加泛滥成灾。
啥叫"萝卜岗"?说白了,就是指在招聘中已经被内定好了的岗位,即为某些人”量身定做的“岗位。
这种岗位就是为了确保某些人能够顺利获得该职位,而其他人就是个陪跑。
这样的岗位之所以大行其道,根源就在于一些地方任人唯亲,滥用权力,把基层事业单位当成了安插亲友子弟的"私人菜园",肆意开设"萝卜岗"。
不仅造成人才资源和资金预算的巨大浪费,干部队伍"高级化""懒散化"问题也愈演愈烈,严重败坏了事业单位的形象。
03
俗话说,用一贤人则群贼惧,育一英才则百兽静。
选人用人是一门大学问,事关单位发展兴衰,事关社会风气好坏。
汝州这起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公开、公平、公正选人用人刻不容缓!
制度的笼子必须扎得紧而又紧,监督的利剑必须时刻悬在违规者的头上,让他们不敢有半点行差踏错。
只有建章立制,规范程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
对于这41位被踢出事业编制队伍的同志来说,单位后续的安排就是提供一些非事业编工作岗位,让招聘单位和解聘人员双向选择,他们之前的工资也做了结算。
但这只是"断尾求生"式的权宜之计。
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稳定的工作,更是对体制的信任。
如何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在挫折中收获成长,完善自我,是摆在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这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仕途漫漫,前路不明。
但我相信,只要制度的围栏牢不可破,阳光下的事业单位一定能吸引更多真才实学的人前来。
大浪淘沙,终见金石;千锤百炼,始得梅花。
人生冷暖、社会百态。这里是“罗晓晓说事”,点击关注。希望可以点个“赞”+“分享”,给更多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