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 《邓小平和杨成武的亲密交往》张子申 福建党史月刊 2009年2月8日
2. 《被毛泽东誉为“军中赵子龙”的杨成武》人民网
1977年邓公复出后,北京发生了一件“怪事”
毛主席生前最信任的开国上将,钦点的“军中赵子龙”,竟然被邓公调离北京,“发配”到千里之外的福建
这个重大的人事变动,让所有人都云里雾里,明明是立功无数的开国上将,为什么会被“降级处理”
直到知情人说出前因后果后,人们这才恍然大悟,以至于不得不感慨,邓公的高瞻远瞩不服不行
1976年,随着中南海的“霹雳一声”,一夜之间,整个中国焕然一新
然而,还有更要紧的事,那就是尽快让邓公复出,走到前台恢复工作
一开始,邓公的复出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由于一些人的阻挠,邓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走到台前
可事实证明,在治国理政方面,邓公具有,远超常人的远见卓识
特别是当时的国家,急需一位有能力有决心,能够带领新中国,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在众望所归之下,邓公复出成为了时间问题。
1977年7月30日,已经73岁的邓公,出现在了,北京国际足球邀请赛上,这位瘦小的老人刚一进场,就吸引了全场的关注,欢呼声鼓掌声不绝于耳。
很多人都明白,这位老人的重新出山,将会为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果不其然,重新出山后的邓公第一时间,便对当时的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由于多年的发展,部队除了逐渐臃肿之外,还出现了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为了给部队输入新鲜血液,培养出更加年轻化,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邓公点名提拔了一位年轻将领
而这位年轻将领,在多年之后,也成为了军委副主席,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迟浩田,当过八路军,上过长津湖,迟浩田的突出能力,让他成为了邓公重点培养的对象。
就像邓公向迟浩田说的那样,不要怕什么,天塌下来,还有他顶着,邓公就是想要大刀阔斧,为赖以生存的部队,输入新鲜血液,从而不落后于时代发展。
事实上,除了临阵点将,点了迟浩田的名字之外。邓公还调整了一些老将的工作,其中一位,便是被毛主席钦点为“军中赵子龙”的杨成武。
可不同于迟浩田的越级提拔,立下战功无数的杨成武,却被“无情”地调离北京,送到了千里之外的福建
从昔日的副总参谋长,到后来的福建军区司令,这种不管怎么看,都算是“降级使用”的做法,一度引起了人们的议论,难不成邓公和杨成武有矛盾不成?
殊不知,这正是邓公的高明之处
过来人的一句话,便点出了邓公这么做背后的深意
那么,邓公为什么要将杨成武调到福建呢?
这是邓公最不被理解的决定,1977年邓公复出,可谁也没想到,他复出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将毛主席钦定的“军中赵子龙”杨成武调出北京
邓公复出后,在军队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可越级提拔迟浩田,把杨成武调出北京,两个截然相反的决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如果你也想知道更详细的内容,我们接下来将为大家揭开,邓公这么做的幕后原因
而这一切,或许还要从一场飞机事故说起
1976年,福州军区司令员,开国中将皮定均,在视察工作时不幸遇难,这样一来,当时的福建军区面临着群龙无首的局面
要知道,福建军区的地位可不一般,当时,由于两岸的紧张关系,皮定均一直担任着,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
如今,定海神针突然离开,面对美国人的虎视眈眈,不少人都人心惶惶,就在这时,中央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杨成武
作为福建的孩子,杨成武对于福建更为熟悉,与此同时,当年指挥抗美援朝和炮击金门,也给美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只有杨成武前往一线,才能镇得住,那些野心勃勃的境外势力
得知自己的任务艰巨之后,杨成武毫不犹豫,当即起身,前往了距离北京千里之外的福建
果不其然,在得知军中赵子龙来到福建之后,原本蠢蠢欲动的境外势力,一下子偃旗息鼓,再也不敢上蹿下跳
1983年,在经过多年的整军备战之后,福建军区的战斗力,得到了指数般的提升
杨成武不负众望,回到了北京,最终以90岁高龄,见证了他热爱一生的国家一天天蒸蒸日上
对于邓公的这个决定,屏幕前的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分享,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