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菀杳声闻
编辑 | 青菀杳声闻
中欧之间的关税之争,到现在都还在谈判。但欧盟可不是铁板一块,那些欧洲的车企,和欧盟更不是一条心。
这不,有的欧洲车企宁愿在本土企业关厂、降薪,也要维护和中国的好关系!
大众车企
大众面临的大麻烦近期中欧贸易关系趋紧,关税矛盾持续发酵,作为深耕中国市场的德系车企巨头,大众汽车将受到多方面影响。
关税调整,将给大众带来直接的成本影响。大众在华也是有业务的:进口零部件、原材料采购等环节,都将面临成本上涨压力。
这些额外支出很可能转嫁到终端产品价格上,进而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磋商关税
特别是在中国本土品牌快速崛起的背景下,价格优势的削弱可能导致大众在华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
在供应链方面,关税矛盾还将给大众带来潜在风险,大众可能需要重新规划其全球供应链布局。
而寻找和认证新的供应商,不仅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投入,还面临质量控制、交付效率等诸多问题。
大众前景不明
更何况,贸易摩擦可能引发中国消费者,对德系品牌的负面情绪,影响品牌形象和购买意愿,这需要大众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品牌维护。
有了这些矛盾,德国大众这个老牌车企,正笼罩在一层焦虑之中,甚至不得不采取一些“裁员”“撤厂”的手段。
这些手段对德国人来说,实在太难以接受了:数万人面临失业,曾经引以为傲的“铁饭碗”被砸碎,工人的恐慌情绪蔓延。
但大众汽车的决定,即使面对政府和工会的压力,依然没有改变。
这背后,是德国汽车工业日益严峻的现实:市场份额下滑,利润萎缩,新能源转型滞后。
更让德国人“破防”的是,大众在德国关厂裁员,却在中国加大投资、新建工厂、设立研发中心,似乎要把中国当成未来发展的重点市场。
大众关厂裁员谈判
这种“反差”操作,引发了德国社会的强烈不满,批评声浪高涨。但大众选择中国,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权衡利弊后的决定。
在中国,大众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看到了完善的供应链和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看到了在新能源领域弯道超车的希望。
而对德国大众来说,无论是中国的市场,还是中国的电车产业链,都是德国大众不能割舍的重要资源!
大众德国
中国对大众的重要性之前,德国车厂主要做汽油车和柴油车,电动车这块发展得比较慢。特斯拉等新兴车企的崛起,正在蚕食德国车企的市场份额。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大众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大众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所以在中国建了个新的智能电动车研发中心。
大众安徽研发中心
大众汽车CEO奥博穆尔强调,他们将中国市场视为独立战略单元,并实施更贴近中国市场的策略,可见大众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中国市场不仅仅对大众具有吸引力,对整个德国制造业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增长点”。
事实上中德合作,双方都能从中获益。
大众集团ceo奥博穆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发展,可以为德国提供新的技术和经验;
而德国在传统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也可以帮助中国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中国庞大的人才队伍,也为德国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为德国车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德国企业
相比之下,中国制造业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而且在新兴领域的发展速度更快。
即使不看这些现实因素,只看大众车企在中国的口号,人们也能明白,大众对中国市场有多看中。
大众汽车集团品牌之夜
“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大众汽车凭借"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定位,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和发展潜力。
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深度本土化,通过多维度布局来强化在华市场地位。
在研发领域,大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本土化决心。通过中德设计团队协作,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全新概念车ID. CODE,并计划开发包括CMP平台在内的中国专属平台。
cmp平台车型
这种研发本土化,不仅体现在产品外观设计上,更深入到技术研发层面,充分展现了大众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大众计划到2030年推出约35款新车,覆盖纯电、混动和燃油等各类动力系统。
其中包括16款ID.家族纯电动车型、6款混动版车型和12款新燃油车型,这种全方位的产品布局既顺应新能源转型趋势,也照顾到传统燃油车市场需求。
大众插混车型
市场表现方面,大众的成绩单相当亮眼,在华40年,大众累计超过4000万用户。
2023年,大众仍保持近240万辆的年度交付量,燃油车市场份额达15.2%,纯电动车销量更是跻身市场前五!
通过加速新能源转型、持续产品创新升级、扩大在华投资等举措,大众将践行其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大众集团的2024
中国市场对德国制造业的吸引力,并非大众一家独有。
德国的西门子、巴斯夫等大型企业,正积极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并将部分关键业务转移至中国。
这并非简单的“逐利”行为,而是基于对中国市场长期发展前景的看好。
大众汽车提出的"在中国 为中国"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及日益壮大的消费市场,这些都为德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只有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加强中德之间的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大众车型
结语:德国汽车能否在中国站稳脚跟,并成功转型,决定着它的未来。
与其念念不忘过去,不如放眼未来,学习新技能,尝试新方法,开辟新天地。
大众的“中国选择”,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德国企业走向中国,融入中国市场,与中国企业共同发展。
大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