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美国与其盟友之间的关系向来是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近期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却让人们看到了这看似坚固的盟友关系背后,正涌动着不寻常的暗流。
美国(资料图)
据红星新闻2025年1月24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25年1月22日与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进行了上任后的首次与外国领导人的通话。沙特王储在通话中表示,沙特有意在今后4年间扩大对美投资和贸易,投入6000亿美元或更多。仅仅一天之后,也就是1月23日,特朗普通过视频连线在达沃斯论坛发表讲话时,却要求沙特方面将投资金额“凑个整”,达到一万亿美元。这一突如其来的“加码”要求,瞬间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时间回溯到2017年,特朗普打破了“美国总统上任后首次出访去英国”的传统,将首次出访的目的地定在了沙特。当时,沙特同意购买价值450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这一巨额订单无疑是促成特朗普此次出访的重要因素。而在2025年,特朗普刚重返白宫不久,便在就职典礼结束当天向媒体透露,自己有可能再次将首次出访定在沙特,前提是沙特同意购买4500亿或500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这一表态与沙特王储承诺的投资计划相呼应,让人不禁猜测,特朗普与沙特之间的这场“投资与出访”的交易,究竟会如何收场。
特朗普(资料图)
与此同时,美国的其他盟友也似乎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先把目光转向欧洲。据相关报道,近年来欧洲在诸多事务上与美国的分歧逐渐显现。在贸易政策方面,欧盟与美国之间的摩擦不断。以法国为例,2024年10月,欧盟委员会不顾中方反对,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最高达45.3%的所谓“最终反补贴税”,中方随后宣布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这一贸易争端中,法国的白兰地产业受到了冲击,法国政府虽认为中方举措“不可接受”,但也不得不面对国内白兰地生产商、葡萄种植者等从业者要求谈判解决问题的压力。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新任法国总理贝鲁将访问中国,试图在白兰地税收等贸易问题上取得进展,这一行动表明法国在贸易事务上开始寻求自主的解决方案,不再完全跟随美国的脚步。
不仅如此,欧洲在战略层面也在逐渐谋求自主。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强调欧洲战略自主的重要性,呼吁欧洲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欧洲在防务、能源等领域都在尝试加强自身的合作与发展,试图摆脱美国的过度干涉。这种战略转向无疑对美国与欧洲盟友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不再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言听计从的追随者。
再看看亚洲的日本。2025年1月13日,由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公明党干事长西田实仁等人组成的日本执政党代表团抵达北京。这是自2018年10月后,时隔约7年两国重启执政党交流机制。据环球时报 - 环球网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表态“希望尽早访问中国”,执政党代表团此行或是日方力求达成目标的重要步骤。日本在此时积极推动与中国的交流,显然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在国际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日本意识到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本在外交政策上的灵活性,不再一味地紧跟美国的对华政策。
石破茂(资料图)
回到特朗普与沙特的这场“交易”上。沙特王储承诺的6000亿美元投资,对于沙特来说并非一个小数目。此前,全球新冠疫情让油价处于低迷状态,沙特的收入受到了严重影响。与此同时,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还希望继续推进自己预计花费5000亿美元的新未来城(NEOM)项目,并且沙特还准备在2034年世界杯前建造价值百亿美元的新体育场馆及其他基础设施。在这样的情况下,沙特仍愿意承诺对美大规模投资,背后必然有着复杂的利益考量。
一方面,沙特可能希望通过加大对美投资,进一步巩固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在军事安全等方面获得美国更多的支持。沙特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面临着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美国的军事保护和政治支持对沙特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沙特也希望通过投资美国,拓展自身的经济利益,获取先进的技术和市场资源。然而,特朗普要求将投资金额提高到一万亿美元的做法,无疑给沙特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的这一要求或许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在经济上,美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推动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沙特的巨额投资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能够为美国经济注入强大的动力。在政治上,特朗普试图通过这一举措展示自己在外交事务中的强硬姿态,彰显美国在盟友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此外,特朗普还公开呼吁海湾国家下调油价,并称这将有利于结束俄乌冲突。这一言论背后,既有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干预意图,也可能是为了迎合国内一些利益集团的需求。
然而,特朗普的这些举动也引发了诸多质疑和担忧。对于沙特来说,如此巨额的投资是否能够真正获得相应的回报,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沙特在满足美国投资要求的同时,自身的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压力能否承受,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国际社会而言,特朗普这种以投资为条件来决定外交行动的做法,无疑给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美国与盟友之间的关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欧洲的战略自主倾向、日本对与中国关系的积极调整以及沙特在对美投资问题上的犹豫,都表明美国的盟友们不再愿意无条件地跟随美国的步伐。特朗普开价5000亿甚至要求加码到一万亿美元的做法,看似是在为美国争取利益,实则可能进一步加剧美国与盟友之间的矛盾。
美国(资料图)
国际政治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各国在制定外交政策时,都在权衡自身的利益得失。美国与其盟友之间的关系变化,正是这一永恒规律的生动体现。未来,美国如何调整与盟友的关系,沙特是否会满足特朗普的投资要求,以及其他盟友又将何去何从,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国际政治格局将在这些变化中持续演变,而各国也都需要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谨慎地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