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北大讲演:《红楼梦》后40回她来写,林黛玉不会是哀怨

可儿趣事 2024-11-01 10:12:43
陈晓旭已经离开我们17年了。

2007年,陈晓旭因乳腺癌离世,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无可超越无可替代。

陈晓旭1965年出生在鞍山辽宁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京剧团著名导演,母亲是一名舞蹈老师。

陈晓旭自小喜欢芭蕾,在鞍山话剧团做过报幕员。

1982年,17岁的陈晓旭参演了首部电视剧《家风》。

1987年在《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被大家广泛熟知。

陈晓旭有过两段婚姻

第一段婚姻是和鞍山话剧团的毕彦君,在《红楼梦》拍摄结束后结婚,后因性格不和,和平分手。

第二段婚姻,

是1991年和一同出演电视剧《黑葡萄》的演员郝彤。

1991年,陈晓旭开始经商。

1996年,创建了北京世邦广告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

2007年,陈晓旭在深圳去世,终年42岁。

世上从此再无陈晓旭。

陈晓旭去世前一年在北大的演讲,显得尤为珍贵。

陈晓旭的讲演,哲理性很强,文化底蕴很深。

让我们一起看看陈晓旭对林黛玉的见解。

陈晓旭称自己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学生,因为学上学的时候,不喜欢上数学课,只喜欢上语文课,喜欢写作文,邻家的小伙伴都找她帮忙写作文。

还喜欢看书,第一次看曹雪芹的《红楼梦》时对她影响巨大,书中的林黛玉和她当时的心境一模一样,产生了很多共鸣。

陈晓旭把《红楼梦》看了两遍,把林黛玉所有的诗都抄在一个日记本上。

18岁的时候,《红楼梦》在全国招薛宝钗扮演者。

陈晓旭就毛遂自荐给导演写了一封信,把《红楼梦》和对林黛玉的理解,写了很长的几页,连同自己写的诗一同寄给导演。

很意外的,一周之后收到了王扶林导演的亲笔回信。

王扶林之所以回复她,

是因为她很个别,应聘者寄来的信成千上万,唯独陈晓旭的信里写了对《红楼梦》的分析和对林黛玉人物的感受。

王扶林约陈晓旭在北京见面

问她有没有读过原著,因为其他小演员都是读的连环画或者是看的越剧《红楼梦》。

陈晓旭回答说读过原著。

然后又考了她一个刁钻的问题,问她知道12钗的判词里面妙玉的判词是怎么写的?

陈晓旭对书中的精华部分还是有记忆的,就背了妙玉的判词“玉洁和曾洁,云空未必空”。

当时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到了。

陈晓旭虽然在剧组里长得不是最漂亮的,演技也不是最好的,但最终导演让她演了林黛玉,原因是觉得她综合气质和林黛玉更加接近。

讲演中,陈晓旭谈到对《红楼梦》和林黛玉的看法。

她认为《红楼梦》本身是一部佛经,因为里面写了人生的苦、空、无常。

小时候第一次看《红楼梦》的时候没有了解到这一点,随着年龄增长,发现主题全在了歌里面。

“世上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功名、财富、亲情这些东西,实际上最后好到极致,也就是一个了。

富贵就像云烟一样会过去,所有人的人生都很短暂。

陈晓旭认为林黛玉是一个看破的人。

《红楼梦》后40回遗失,高鹗续写的后40回没有完全表达出曹雪芹的原意。

如果让她来写《红楼梦》的后40回

不会把林黛玉写成是带着一个怨恨、一种遗憾离开人世的。

林黛玉最后是明白的,她的一生是来酬愿的,用眼泪来还宝玉对她的灌溉之情。

酬愿以后会觉悟,她的心愿已经了了,把情看透之后。

她是带着一种解脱的心回到了天上,不是一种哀怨,哀怨是未了的情困迷惑。

林黛玉多愁善感,诗人气质,这些都是她的表象。

林黛玉葬花表明她非常有灵性,知道花有生命,担心花流落到肮脏的地方被污染,把花埋掉,是把花当做人来对待,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林黛玉了解宇宙真相,一切有情无情的生命,全部都要被尊重。

所以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唯一有觉悟的人。

在座的学生还问及陈晓旭怎么看待她和林黛玉之间的差距。

因为她是一个女性企业家,很坚强,而林黛玉很柔弱。

陈晓旭回答说,

没觉得林黛玉柔弱,觉得林黛玉也很坚强,内心很强大,心里很丰富。

林黛玉的判断选择,处事行为都跟环境有矛盾,她会依照自己的喜欢去做。

陈晓旭还被问及林黛玉和她所做的工作有什么联系。

陈晓旭就她目前从事的职业,广告需要创意来讲,称林黛玉是一个有创意的人,她的散花还有和贾宝玉吵架的方式,都特别有创意。

如果林黛玉到现在,她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广告创意人。

参考2006年陈晓旭北大讲演视频

0 阅读:7
可儿趣事

可儿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