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现实意义在什么地方?
在 2 月 25 日举行的 2022 阿里云峰会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认为," 十四五 " 期间,中国必须要寻找新的和中速增长相配套的结构性潜能,而数字经济便是非常重要的新结构性潜能之一。
当前,全球进入云网端融合发展的阶段,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在刘世锦看来,生产领域的数字化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 " 主战场 ",这样才能实质性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中国制造 2025》提到,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化手段,让传统的行业走向数据化、智能化、物联化,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基于此背景,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云厂商巨头均在全国各地加速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此次峰会上,阿里云宣布将推 " 专精特新 " 扶持计划,覆盖广东 1000 家潜力企业。
阿里云广东河源数据中心 图源:阿里云
根据阿里云的规划,其将与广州市工信局、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北交所等共同通过数字化技术、金融服务平台、政策咨询与科技人才培育。
此外,广东省中小企业数量及有专利的中小企业数量均在全国排名第一,创新活跃,未来一年,阿里云目标在广东三个地市以服务站的形式为这些企业提供服务包。
在用云需求方面,和传统制造业企业相比," 专精特新 " 企业有哪些特点?针对制造业细分、碎片的特点,阿里云如何做针对化、个性化的企业云服务支持?峰会后,阿里云智能副总裁刘湘雯、阿里云智能中国区副总裁张涛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解。
以下为对话内容(经全天候科技编辑,有删减)
不做 " 花活 ",从生产本身破局
Q:在用云需求方面,和传统制造业企业相比," 专精特新 " 企业有哪些特点?阿里云服务 " 专精特新 " 企业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刘湘雯:" 专精特新 " 的特点是它们在非常垂直的行业里,并且 95% 以上的 " 专精特新 " 都是制造业,所以整体来说,它们既具备制造业所有的特点同时又非常垂直,这大概就是他们在产业上的特点。回到我们服务过程中的需求,相对来说他们比较专注自己的行业,对于数字化比较陌生。他认为数字化是一个好东西,但是怎么跟自身结合,还没有走出来这一步。
数字化和这些企业,两边并不具有中间的共同语言,这是服务它们最大的挑战。这个远远超越其它一些东西,比如我们用什么样的产品,是不是有合适的政策,或者说有没有合适的服务价位。
对于它们来说,需求可以总结为几点:因为大部分都是制造业企业,所以一定会从制造生产本身开始。如果像其它行业那样先助力一下营销、产业链,对它们来说都属于 " 花活 "。一定是要对它生产本身能否破局起到助力,这是我们建立信任点最基础的地方。
现在科技已经成为立国之本,数字经济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所以他们有意愿做,但是也希望先从搞定某一个车间开始,希望可以快速见效。我们怎么应对呢?我们现在可以较快跟它们达成一致,它们能最快上手的是钉钉,因为钉钉是一个应用开发平台,不是一个聊天工具,上面有将近两千项开放能力,制造业企业快速搭建跟现场相关的小应用,解决生产需求。在采销领域,我们也有一些产品在试着推进。
Q:前不久钉钉发布了制造行业解决方案 2.0,现在有没有阶段性成果?
刘湘雯:钉钉现在在如火如荼的和 " 专精特新 " 的企业们拥抱。国家级的 4762 家 " 专精特新 " 企业中,一半以上都已经有了钉钉组织。从案例的角度来说,在钉钉上非常多,比如说我是一个制造业企业,这个企业会基于钉钉开放的能力,由钉钉平台服务商快速搭建生产协同的工具,进销存、人事、财务等也都会放到线上去。非常明显的变化是企业运作效率提升了,因为有了数据。以前的流程优化需要靠非常有经验的车间主任、质检和老师傅们,很长时间摸索才能出来,现在这些数据可以缩短了时间,也可以从中发现很多创新点,从而让整个制造迭代速度明显加快。
这些 " 专精特新 " 企业都会用服务窗,把上下游供应商客户方进行数字化的链接,无论从备货还是供货,这是我们在钉钉上可以看到的变化,我们观察到,这些能力的调用次数每天都在增长。这是钉钉制造行业解决方案 2.0 推出后的一些变化。
Q:最新财报显示,非互联网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为 52%,这些非互联网客户分布在什么领域?
刘湘雯:讲到非互比例上升,这是一个收入项,讲的是业务数字。可能从客户数角度来说,未必是这个数字。
一个是金融行业,之前叫信息化能力,现在叫数字化能力,它们是非互里面最强的体量族群,因为有金融科技的说法。这也是中国非常强劲的一股力量,各个大的银行,像建行和交行都是我们的大客户,现在都在做核心系统,数字化迁移的过程。银行之外的证券、保险以及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整个金融行业里面还是在发生非常快速的数字化进程。相信大家用手机银行和在线上买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的经历越来越多,去网点的时长越来越短,这些的背后都是这个在支撑。交通是另一个大的行业,包含了航空、陆路、水运等,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交通行业的数字化在飞速发展。
在过去一两年里,这两个行业处于高度活跃期,同时它们体量足够大,可以拉动数字上的变化。当然还有很多的行业,比如地产、文旅,因为它们在转型,体量没有那么大,但都是活跃的非互联网增长部分。
未来一年在广东落地三个服务站
Q:刚才在演讲中提到未来一年在广东三个地市落地 " 专精特新 " 服务站,这个服务站大概是怎么运作的,会在什么地方?你们准备怎么去开拓在生产制造方面的服务能力?
刘湘雯:服务站我们目前跟各个地市都有接触,但是现在这三个点具体落在哪个市和区还没有最终定下来。不过我们已经有一些意向性的区位了,包括我们现在在各地做私享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前期培育。
这个服务站应该会是一个线上和线下结合并以线上为主,线下比如在广东,会和广东中小企业促进会结合在一起的模式,为 " 专精特新 " 的企业提供服务。线上我们会在每一个服务站开专门的频道,把所有的数字化能力再细分。还有一些是投资对接,包括解决它的债权、股权还是上市辅导,基本上是类目式的,我都会在线上提供。线下是更多咨询服务,同时解答线上不够清晰解答的东西。
Q:广东的 " 专精特新 " 企业以制造业为主,但是制造业特点是非常碎片、细分。阿里云怎么做针对化、个性化细节的企业云服务支持?
张涛:举个例子,比如韶钢,我们对钢的金相智能分析提供了算法支撑。我们之前跟柳钢也有过合作,跟广东韶钢钢铁企业合作时,我们会借鉴前期做过的案例经验,同时结合这个经验去进行适配。因为不同企业有不同特点,在解决共性问题的时候,也要解决差异化问题,除了云平台之外,我们还有大数据、智能算法这一块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钉钉开放给数字化从业者,他们也会结合我们平台自身开发出一些新的功能和应用。钉钉是低代码平台,可以没有编程经验,也可以很好得用好它,所以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业务需要去做。
过去我们看到企业 CIO 面临很大的挑战,不同业务部门有很多想法,希望信息部门去完成。最后落地过程中会有分歧,有一些事情很难落实。现在依托钉钉平台,业务部门本身自己也可以做一些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信息化部门的帮助,整个数字化转型会变得更彻底、更落实。
Q:现在对于数字计算的要求非常两极,一端是数字化还没有完成得特别彻底;二是在元宇宙基础上,对算力要求越来越大,从你的观察来看,广东云转型落地实践中,有没有一些趋势性产业落地或者能力支持的变化演进?
张涛:数字化转型三部曲:基础设施云化;关键技术互联网化,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应用智能化。
现在很多企业,比如说制造业企业做的是第一步,通过购买设备、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不停扩建。通过云计算的手段先把基础设施云化,打通基本的数据。第一步做完后,第二步就需要构建一个数据中台,有了数据中台后,才能支撑各种业务应用和开发。基于这样的数据中台,第三步就是各个门类的应用,应用的智能化。以韶钢为例,针对具体的生产流程中对应的算法,优化它的生产流程。
我们认为这三步都要去做,有的企业先从第一步开始做,有的企业更坚决一些,或者资源更充足一些,可能做得更好一点。
来源:全天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