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ing a Tribute:
Celebrate WWD with Creative Action!
用设计行动庆祝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world wildlife Day”, 是为提高人们对世界野生动植物的认识而设立的节日,由联合国大会于2013年12月20日决定。
这一天,也是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通过的日子,该公约在确保国际贸易不威胁该物种的生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By 2100 more than half of marine species may disappear. World Wildlife Day /Paul Cowel
我们深深的依赖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资源来满足日常的需求——从食物到燃料、药品、住房和衣服。为了让人类可以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好处和美丽,我们一直在共同努力,确保生态系统能够繁荣发展,植物和动物物种能够为子孙后代生存。
所以,让我们庆祝野生动物和世界各地正在进行的重要保护工作!

Official World Wildlife Day 2024 Poster
World Wildlife Day 2024 (#WWD2024)
2024年是这个节日第十一个年头了,每年WWD都会有针对性的主题和一系列的活动。世界野生动物日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世界各地的人们、团体和当局都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一天。
让我们来从设计师的角度解看看今年的主题:
CONNECTING PEOPLE AND PLANET:
EXPLORING DIGITAL INNOVATION IN WILDLIFE CONSERVATION
连接人类和地球:探索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数字化创新
对于设计专业的同学们,这个主题是不是看上去太适合我们做点设计了(感觉太有的做了),但是到底应该怎么开始呢?给大家点小小建议:
首先,不要只是“美化”口号-Make Actionable Change
工作原因,小编看过太多的作品或者创意,太多过于强调“设计的形式”,而传递出来的内容和信息却又十分的浅白。既然是想要传播得更加广泛和深刻,那创意的方式应该是可以唤起实际行动的。
其次,不要高高再上-让创意落下来
无论你是关注什么视角,不要只停留在大的话题之上、侃侃而谈,而是聚焦更加具体的场景、物种、或者群体,让方案切实可行。
总之,不要太ambitious-做出让人感动的每一小步。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以及生态多样性的维护并不是单一解决方案就可以做到的,是需要更多的人意识并参与进来的,我们的设计可以从人出发,创建联系和对话,增进了解和理解,转换视角、引发思考,太多可以做的“小事”往往都可以引起大的影响。
WD的WWD行动~
早在2021年的暑假,WD就以创新实战营的方式,用设计行动做出对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做出了一份自己的贡献。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精彩的设计项目仍然被大家津津乐道,而当时的设计同学们如今也都在世界各个地方,用设计或者其他的方式继续发着光~

2021WD北京野生动物实战营结课汇报
就让小编带大家回顾一下这些优秀的设计作品,也希望可以借此给到大家一些灵感和设计的思路~
#01
The Good Will 互动装置


The Good Will项目实地测试
这个互动装置设计从一个具体的场景——随意放生对生态的影响——出发。设计师们通过将“许愿”转化为触发行为的机制,以及通过“失控与破坏”作为互动的反馈,传达有关放生物种和生态系统科学信息的呼吁,促使人们对科学放生的认知和行为进行改变。
这一设计的亮点在于通过美好的愿望吸引参与者的行动,同时通过放大放生者无法直观观察到的生态系统失控过程,传递科学放生知识。设计并未完全否定人们的行为,而是提供更多信息,让人们能够自行判断。


The Good Will项目

The Good Will项目汇报
该作品团队成员分别录取英国UCL、米兰理工大学DID、美国Parsons、美国ACCD、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FI等,并且拿到英国生态设计奖BEDA - 铜奖。
#02
Finding Sherry 科普设计

这个项目的视角非常的有趣。是从非旗舰物种的科普设计触发,打破了传统通过与公众距离较远的旗舰物种进行科普传播的方式。
从森林鼠的角度,设计了一个公众代入式的科普活动,通过“平行空间”与“微型博物馆”的角度,引发公众对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小物种”关注,通过叙事的方式,唤起每个城市“打工人”与森林“打工鼠”的共鸣,代入式提升公众对于整个生态系统保护的认识,以及对小物种的重视。
这个设计的意义和亮点:通过具体的行动连接人与生态,代入式的传播知识。

这是一个真实举办的活动哦~

Finding Sherry 项目

Finding Sherry 项目汇报
这个项目中的小伙伴申请到了皇艺IDE、UAL伦艺社会创新可持续,米理IPD等等,有的仍然在读,有的已经毕业。
#03
Finln 长江流域生态科普

项目产出之一
这个项目是从江豚这个物种的保护出发,设计的一个长江流域生态科普活动。通过划分江豚在整个生态流域的归属为触发,结合数字城市与城市间生态良性竞争,激发公民的环保行为,并引起对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关注,实现政府与公民的双向监督。
设计亮点在于通过唤起城市归属感与荣誉感,引导公众对生态系统的关注和环保行为。这种方法有助于建立公众与生态环境之间更为深刻的连接,促使更多人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

Finln 项目

Finln 项目汇报
该项目团队成员录取爱丁堡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格拉斯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
#04
Bloom 科普项目


Bloom 项目模型制作过程
这个项目从“共存(coexist)”这个更为宏观的视角切入,但最终聚焦于非常具体的设计触点和富有拓展潜力的科普活动。通过建立人与某个特定物种的联系,利用特定动物的行为量表和有趣的信息,引导人们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这一过程旨在唤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同理心,激发对日常行为的反思,并将这种影响力扩展到整个社会。
这个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将抽象的“共存”理念具体化,通过亲身体验和有趣的科普信息,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日常行为的引导,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们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达到引发社会变革的目的。

Bloom项目

Bloom作项目汇报
该项目团队成员录取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格拉斯哥艺术学、香港岭南大学院等,并且获得IF天才奖、英国生态将铜奖、2022“黄河奖”等。
每一期的实战营,每一个优秀的作品背后,都是我们一场精心的策划~ 这期实战营的策划是在WD团队与多位野生动物保护一线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协作下诞生的,历时将近一年的策划时间,从选题、到科普素材再到教学流程的设计,大家都不断优化着课程的内容和流程。
WD的实战营也不只是一个课程,而是一个独特教学体系和学生共创的成果。
ONLY IN WD!

多位野生动物保护一线科研工作者共创
希望以上这四个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设计作品,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有趣的视角和灵感~
如果你对野生动植物、对生态、物种多样性这些话题感兴趣~
那就动起手来,用设计行动来致敬吧!
本文由WELLDESIGN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