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当你从超市货架上拿起一包清风纸巾,或许不会想到,这柔软洁白的日常用品背后,有着一位传奇华商的奋斗史。
清风纸巾在国内市场上连续多年销售火爆,但实际上它是由印尼的金光集团生产的,并非中国本土品牌。
而金光集团的缔造者,正是被誉为印尼“纸巾大王”的黄奕聪,那么在他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创业之路
1921年,他出生于福建省,九岁时,他跟随母亲远渡重洋,抵达印尼苏拉威西的望加锡,与父亲团聚。
1942年,日本军队侵占了印尼,黄奕聪因此中断学业,转而帮助父母维持生计。
不久之后,他开始自主经营,从商家那里赊购食品,然后在望加锡各地沿街叫卖,尽管这段经历十分艰辛,但却磨练了他的商业智慧和生存技能。
二战结束后,他抓住时机,开设了自己的食杂店,并创立了一家小型面包饼干厂。
1956年,为了进一步扩展事业,他移居到东爪哇省首府泗水市。
在那里,他购置了橡胶园和咖啡园,开启了新一轮的创业尝试,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这些投资并未如愿带来回报,他不得不将这些资产出售。
1960年,黄奕聪迁居至印尼首都雅加达,并在这一年成立了“金光公司”,主要从事农土特产品的进出口业务。
当时的印尼,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黄奕聪看准了机会,开了个椰油加工厂,那时候,椰油很抢手,价格也一直挺高。
他凭借着对市场的精准判断和高效的运营管理,迅速在椰油市场站稳脚跟,并逐步扩大规模,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金光集团通过椰油生意积累了大量资金,这进一步巩固了黄奕聪的商业帝国。
在椰油市场取得成功后,他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具发展潜力的造纸业。
转型升级
1972年,他创立了亚洲纸浆公司,这一举动让印尼的造纸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我国在纸巾这方面主要靠从外面进口,国内的造纸业发展还不太行,而亚洲纸浆企业的建立,恰好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有效运用了印尼茂密的森林资源。
随着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印尼逐渐减少了对进口纸巾的依赖,并成功成为亚洲最大的纸巾出口国。
金光集团在造纸业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印尼的产业结构,也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造纸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吸引了众多海外投资者,他看准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于是便带上了他的大儿子黄志源,一起到中国来实地考察一番。
我国的日常用品市场,尤其是纸巾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于是他靠着丰富的经商经历和对市场的敏锐观察,立刻看准了这个还没被别人注意到的“新市场”。
他认识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础和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将为纸巾行业创造巨大的发展机遇。
于是他果断做出了决定,创建了亚洲浆纸业公司,正式开启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
在1998年那时,他推出了清风牌纸巾,主要是想给咱们中国人提供质量上乘的纸巾。
清风品牌质量好,价格亲民,很快就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慢慢地,家家户户都知道这个品牌了。
无论是城里的大超市,还是乡下的便利店,到处都能买到清风纸巾。
清风品牌的成功,不仅是金光集团在中国市场取得的重大突破,也为中国纸巾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然而,黄奕聪并没有局限于生活用纸领域,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多元布局
他深知,要在中国这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进行多元化投资,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金光集团在国内投资了不少造纸厂,产品包括卫生纸、书籍和工业用的纸等。
其中,金东纸业是世界最大的铜版纸生产企业,宁波中华纸业是中国最大的工业用纸生产企业。
这些企业的成功,不仅巩固了金光集团在中国造纸行业的龙头地位,也为中国造纸产业的升级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不断扩大造纸产业版图的同时,金光集团还积极拓展其他领域,如金融、地产等。
早在20世纪,金光集团就成立了宁波国际银行,为集团在中国的金融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地产领域,金光集团也投资兴建了多个地标性建筑,如浦西第一楼“金光中心”、金虹桥国际中心、金光外滩中心等。
这些多元化的投资,不仅提升了金光集团的综合实力,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30年的辛苦努力,黄奕聪和他的金光集团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清风纸巾在中国市场上打败了维达、心相印等大牌,成为餐巾纸领域的佼佼者。
金红叶纸业集团也成长为亚洲最大的生活用纸企业,为金光集团在中国市场树立了一张亮丽的名片。
随后,黄奕聪家族的财富也迅速增长,印尼的富豪榜上,黄家一族的资产有670亿人民币,排名第二。
黄奕聪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慈善家,他一直觉得,企业成长少不了社会的助力,同时企业也得好好回报社会。
除了在灾难救助方面的大力投入,黄奕聪还长期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
早在1957年,他就与一百多位印尼侨胞共同捐资,在家乡创建了罗溪华侨中学改变了当地没有中学的历史。
金光集团和黄奕聪基金会已在甘肃会宁设立助学和奖励教师的项目,至今已投入近470万,帮助了约4.5万人。
这些善举,充分展现了黄奕聪及其家族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
笔者认为
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传奇,更是一部关于奋斗、坚持、责任与奉献的精彩人生故事。
他与中国的缘分,也将在金光集团的持续发展和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的不断努力中,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他的名字,与中国的进步紧密绑定,注定会被世人长久记念。
大鲨
清风的质量给我的感觉不如维达。
失忆的小青蛙
现在知道了,以后不会再买,杀我们同胞那么多人。
混世魔王
汉奸的东西我以后拒绝购买
浮生若梦
成了外国人,也要靠赚老家同胞的钱发财
用户10xxx75
现在抖音9.9有12包才是王道
男女混合科李主任
[滑稽笑]本地品牌,多多买菜买的梧优纸巾,质量还不错,非常厚实,而且便宜,8.9有8包,一包84抽,比那些什么心相印实惠不知道多少倍
阿门
印尼基本上粮食业所有的码头都是福建人的。
逐梦
印尼排华他是如何躲过一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