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搞清楚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个“王”的地位,我们首先要来看一下清朝的爵位情况。
所谓“爵位”,你可以理解为现在的职称,或者是职级工资。有了这个东西,不管当不当官,你都会拿到相应档次的工资,注意将其与“官职”作区别。作个形象点儿的比喻,你是某局某科的科长,通常是正股级干部,但享受正科待遇。那么,这个正科级工资就是爵位,股长就是官职。
总体而言,清朝爵位分为三类,一类是“宗室爵位”,一类是“普通爵位”,一类是“类宗室爵位”,很多人将其称为“外藩蒙古爵位”,其实并不太准确,因为回部、藏族贵族也有类似爵位,这里就不细究这个问题了。
一、宗室爵位,就是给努尔哈赤和他兄弟们的后代准备的,也就是姓“爱新觉罗”,分为十二个级别,即“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归宗人府管理。像多尔衮,即为睿亲王;像阿济格,即为武英郡王。
二、普通爵位,是给非宗室的功臣准备的,分为二十七个级别,即“公、侯、伯、子、男”等,以上这些又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像年羹尧,即为一等公,岳钟琪,即为三等公。
三、除了上述两类之外,清廷给博尔济吉特氏也准备了一种爵位,分为十七个级别,前六个级别与宗室爵位相同,即为“亲王(也有称“某某汗”的)、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归理藩院管理。
由上可见,在清朝,如果你不姓爱新觉罗、也不姓博尔济吉特,不管你是满还是汉,通常不会封王。像四大辅政,即索尼、遏必隆、鳌拜、苏克萨哈,都不是王;像战功赫赫的图海、兆惠,也不是王;而同样战功赫赫且姓博尔济吉特的策棱,就被封为超勇亲王。
当然,也是有特例的。本文要讲的孔、尚、耿三人,以及之后的吴三桂、孙可望(他的王爵非世袭罔替,也就是他的后代降爵承袭),都是活着封王且不姓爱新觉罗或博尔济吉特的。这五个王不属于宗室爵位,也不在普通爵位之列。
此外,还有藏、回、准噶尔的贵族,也被授予类似宗室的爵位。像回部三王、藏人颇罗鼐、绰罗斯氏噶勒藏多尔济、达瓦齐以及土尔扈特部四王等,但是这些都是乾隆朝的事了,不在我们本文讨论之列。
死后追封的也有几位:
“扬古利以世臣追赠武勋王,黄芳度以殉节封忠勇王,福康安以征苗薨于军,赠嘉勇郡王。”(《清稗类钞》 爵秩类1)
好啦,言归正传。清廷之所以给黄金家族后裔特殊待遇,还得从皇太极改元称帝说起。
皇太极攻灭林丹汗的察哈尔后,收服漠南蒙古(大致为今天的内蒙古),于崇祯九年(崇德元年,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称“宽温仁圣皇帝”。拥立皇太极称帝的势力,史料记载如下:
“贝勒多尔衮等师还,献玉玺,告天受之。额尔克孔果尔额哲(林丹汗的儿子)及其母来朝。”“三月丁卯,外藩蒙古十六国、四十九贝勒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俱以请上尊号至盛京。”“夏四月己卯,大贝勒代善,和硕贝勒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岳讬、豪格、阿巴泰、阿济格、杜度率满、汉、蒙古大臣及蒙古十六国四十九贝勒以三体表文诣阙请上尊号。”(《清史稿》卷二 本纪二 太宗本纪)
以上是清朝本部的,蒙古地区的有:
“顾实汗曰:‘此星系大力汗之威力星。由是观之,非常人也。’于是遐迩蒙古共遵太宗文皇帝为和尔摩斯达额尔德穆图博克达撤辰汗。”“达赖、班禅及藏巴汗、顾实汗遣伊喇固散胡图克图等贡方物,献丹书,称太宗为曼殊师利大皇帝。”(《清史稿》卷五百二十五 列传三百十二 藩部八)
由上可见,拥立皇太极称帝的有这么几大势力。
一是前察哈尔首领林丹汗之子额哲。需要说明的是,在皇太极攻灭察哈尔之前,林丹汗是名义上的“全蒙古大汗”。
二是爱新觉罗宗室贵族,即各旗旗主和议政大臣,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等人,他们率满、汉、蒙古大臣及内蒙古四十九旗(可以理解为49个部落)首领拥立,这些是当时清朝直辖地区的官员、贵族。
三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不解释了。
四是“遐迩蒙古”,即以固始汗(即史料中的“顾实汗”,和硕特汗国汗王,当时控制青藏高原)为代表的卫拉特蒙古诸部,称皇太极为“博格达彻辰汗”。
五是藏传佛教势力,即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称皇太极为“文殊菩萨大皇帝”。
由上可见,此时的皇太极有三重身份。
一是“漠南蒙古、东北女真、辽东”三地的“大清皇帝”。
二是“卫拉特蒙古、喀尔喀蒙古、青海和硕特蒙古、和硕特汗国”的宗主,即为共主大汗,这种关系类似明朝与女真诸部的关系,即“宗藩关系”,更像俺答汗与瓦剌(即卫拉特)、西藏的关系。
三是藏传佛教的活佛,即“文殊菩萨大皇帝”。
皇太极之所以这么拉风,主要是因为能打。他执政期间:攻灭漠南蒙古巴林部、扎鲁特部;五次征伐察哈尔;两次征伐朝鲜;二十五次征伐黑龙江诸部;五次攻入明帝国关内,攻破宁锦防线,攻灭明东江镇(即毛文龙生前的地盘)。可以说把周遭政权打了个遍。
崇祯十六年(崇德八年,皇太极当年病死)局势图。卫拉特包括:图中和硕特汗国、青海和硕特蒙古、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准噶尔部;喀尔喀蒙古:图中车臣汗、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和托辉特部
以上势力中,和硕特汗国、卫拉特和硕特部和漠南蒙古的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儿的后裔在统治;漠南蒙古的其他部落和喀尔喀蒙古诸部,是成吉思汗、达延汗的后裔在统治。他们都是博尔济吉特氏。
而在之前,原则上只有姓博尔济吉特的人才能是蒙古人的“汗”,显然,皇太极并不是。所以,为了有效统治蒙古地区,皇太极就为漠南蒙古部落的头领们也准备了类似清朝宗室的爵位,相当于承认蒙古的世系贵族,也承认黄金家族成员在原部落的统治地位,只是他们都要听皇太极的。
但是,并非所有蒙古部落头领都能拿到王爵,清朝一贯的传统是,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也不管你姓什么,要想投降后享受高待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投降前你就足够牛,手下有人;二是必须是主动投降,如果是被俘或是战败投降的情况,就没有待遇。满足这两个条件,再根据你手下的部众多寡、战斗力强弱,给你分配爵位、官职。
像皇太极改元称帝后封的一众蒙古王,即:
“巴达礼为和硕土谢图亲王,吴克善为和硕卓礼克图亲王,固伦额驸额哲为和硕亲王,布塔齐为多罗札萨克图郡王,满朱习礼为多罗巴图鲁郡王,衮出斯巴图鲁为多罗达尔汉郡王,孙杜棱为多罗杜棱郡王,固伦额驸班第为多罗郡王。”
这些全部是主动投降的蒙古部落首领,还包括林丹汗的儿子,其中科尔沁部就占了四个,因为科尔沁不仅归附早、联姻多,而且还有十几万部众。
从这个角度来讲,孔、尚、耿三人的“王”,就是这么来的。孔、耿率万余军民、尚可喜率万余军民主动归降,而且其中的很多人是熟练的火器兵。所以,他们三人投降后的待遇相当高。作为对比,后来沈志祥率军民2500人归降,人数较少,就只能得到一个“公爵”。祖大寿投降时虽然军队很多,有1.1万人,但是他降而复叛,就连公爵都没有了。
这三人投降时,皇太极尚未改元称帝,清廷当时也没有“亲王”、“郡王”等爵位,所以,皇太极就按照他们之前在山东反叛时的称号,来授以他们官职。孔有德之前自称“都元帅”,耿仲明之前自称“总兵官”,皇太极就赐给他们此种官职的敕印,让他们管理之前的部队,尚可喜投降后也是如此。
从地位上讲,皇太极“命有德、仲明与八和硕贝勒同列第一班”。也就是说,这三人的地位与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等宗室旗主一样。
从管理关系上讲,这三人的军队类似“独立作战部队”,皇太极令“更定旗制,以白镶皂,号有德、仲明军为天祐兵,可喜军为天助兵。国语谓汉军‘乌真超哈’,有德等自将所部不相属。”
也就是说,这三人的军队使用“白镶黑”的旗帜、服色,分别编为两军。他们的户口在八旗之下,但是不归任何旗主指挥。
而且,这三人权力极大,甚至要大过当时的各旗旗主。皇太极规定:三人的军队“号令、鼓吹、仪卫皆如旧,惟刑人、出兵当以闻。”也就说,这三人提拔、任免属下官员,分配战利品,日常训练等,皇太极都不管,只有刑罚下属和调兵这两件事,需要向皇太极汇报。
由上可见,这三王的地位和权力,完全可以与当时的宗室旗主媲美。也可以这么说,他们三人的两支作战部队,即可以理解为两个旗,而这三人就是旗主。皇太极改元称帝时,封他们三人为恭顺王、智顺王、怀顺王,算是正式为他们正名。而当时,爱新觉罗宗室中只有八旗的六个旗主是亲王(皇太极领两黄旗)。
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位仁兄又不是皇太极的亲儿子,皇太极为嘛要对他们这么好呢?
因为他们真的很强。
受当年明月老师的影响(此处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当年明月是我的超级偶像),很多人将这三人的军队类比“二鬼子”。然而就当时的装备而言,这三人的军队才是真正的正规军。
孔有德、耿仲明的军队,原为明朝辽东军区登莱镇的“登莱新军”,这是在徐光启的建议下,由孙元化聘请葡萄牙教官,训练的一支西式新军。当时,孙元化一共练了约两个营,一个守城,一个野战。每营(相当于同期西方的“团”)有4000人,其中战斗部队2000人,后勤人员2000人;配红衣炮16门、中炮80门、鹰铳100门、鸟抢1200杆。尚可喜所属的东江镇,也是明军优先供给先进火炮的重点军区。
根据黄一功教授的统计,孔有德投降时给后金带去了红衣炮12门,尚可喜投降时带去了4门,他们攻破东江镇后,累计又缴获红衣炮20门。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袁崇焕守宁远时,城内红衣炮一共11门,就打得努尔哈赤郁郁而终;孔有德率军投降的时点,后金所有的红衣炮加起来不到20门。
可以说,孔尚耿三人的投降,将后金军的火器水平提高了数个档次,大大提升了其攻坚能力。
在此之前,努尔哈赤在宁远吃瘪,皇太极在锦州吃瘪,都是因为红衣炮这种长身管加农炮天然克制后金军的重型攻城器械,即盾车和轮式云梯,而这三人投降后,坚城大炮再也不是问题。
史载:“三年,从攻锦州,有德等以炮攻下戚家堡、石家堡及锦州城西台,降大福堡;又以炮攻下大台一,俘男妇三百七十九,尽戮其男子;又以炮攻五里河台,台隅圮,明守将李计友、李惟观乃率其众出降,皆籍为民,勿杀。四年,从攻松山,以炮击城东隅台,台上药发,自燔,歼其馀众,又降道旁台二。上至松山,使有德等以炮攻其南郛。有德当郭门,仲明居右,马光远佐之;可喜居左,石廷柱佐之。自夜漏下至翌日晡,城堞尽毁。”
由上可见,凡是有孔有德的地方,就必有“炮”。
可以说,在皇太极时期,这三人是极尽恩宠,位极人臣,要什么有什么,以至于在当时引发了很多宗室贵族的不满。
然而,在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接班,他们的地位开始下降。说起来,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皇太极末期,清军中汉人、汉将的占比实在是太高了。
清军入关前,八旗满洲有318.5个牛录,八旗汉军有159.5个牛录,八旗蒙古有119.5个牛录。皇太极时期规定,每牛录额定200人,抽调60人(相当于三抽一)进入八旗常备兵。这样,八旗满洲常备兵为1.91万人,八旗汉军常备兵为0.96万人,八旗蒙古常备兵为0.72万人,合计3.6万人,平均每旗0.45万人。这么看,汉军的人数倒也不多。
但是,孔、尚、耿、沈(即沈志祥)的军队并不包括在其中,他们四人手中有0.9万火器部队。此外,山海关大战后,吴三桂的军队2万余人也加入了清军,这样你算算,现在的比例如何?
其实,所谓的八旗兵,主力就是大明辽东军+建州、海西女真军队。
在多尔衮看来,去打明朝的地盘,手下的明朝降军接近4万人,这个仗打得很让人不放心。所以,清军入关时,多尔衮超额征发八旗满洲、蒙古的军队,即每牛录出120人,这样,入关清军的构成如下:八旗满洲3.82万人,八旗蒙古1.44万人,八旗汉军0.96万人,孔、尚、耿、沈、吴的军队合计3万人,合计9.22万人。
即便如此,汉军占比仍然接近半数,所以入关后的前五年,多尔衮一直任用宗室将领为统帅,像多铎、阿济格、勒克德浑、博洛等,孔、尚、耿则跟着他们打下手。而吴三桂更惨,他和李国翰在陕西各地平叛,一直未受重用。
而且,此时这四王的地位也有所下降。多尔衮规定,四王在重大仪式时,位列宗室郡王之后。
接着,就是多尔衮瞎搞,剃发、圈地、投充、逃人、衣冠等一系列弊政,加之姜瓖、李成栋、金声桓等人降清后又复叛,八旗兵死伤惨重,八旗户口一度呈负增长状态。实在是没人了,不放心的也得用了,于是,多尔衮重新启用三王。
顺治六年,多尔衮令:
“改封恭顺王孔有德、为定南王。怀顺王耿仲明为靖南王。智顺王尚可喜为平南王。各授金册金印。令定南王孔有德率旧兵三千一百、及新增兵一万六千九百、共二万。往剿广西。挈家驻防。其全省巡抚道府州县各官、并印信俱令携往。靖南王耿仲明、率旧兵二千五百、及新增兵七千五百。平南王尚可喜、率旧兵二千三百、及新增兵七千七百共二万。往剿广东。挈家驻防。其全省巡抚道府州县各官并印信、俱令携往。”
这是个相当恐怖的概念。在这个节点,八旗下的壮丁一共只有13万人,按照三抽一的比例,常备兵为4.3万人。
现在,孔有德自己领2万人,尚可喜、耿仲明各领1万人,合计4万人。也就是说,这三王手下的军队,与当时的八旗常备兵相当。而且,当时八旗下的火器,几乎全部划给三王使用。
后来顺治帝登基后,又给予吴三桂相同的待遇,吴三桂手下额定绿旗兵1.2万人,八旗兵1.06万人。
而且,清廷的敕令中言明诸王“挈家驻防”,这就是封藩,也是这几位被称为“藩王”的原因。所谓藩,即为屏障,你可以理解为半独立王国,也就是土皇帝。
再后来,尚、耿搞定了广东,孔有德搞定湖南后战死桂林,吴三桂搞定了四川、贵州、广西、云南,生擒南明永历帝朱由榔。随后,尚氏封藩广东,耿氏封藩福建,孔有德的女婿孙延龄为广西将军(相当于广西军区司令),吴三桂封藩云南、贵州。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孙延龄不是王,但是权力仍然很大。某次,康熙派人给孙延龄传旨,孙延龄跪接。这让他的手下大惊失色,说道:“我将军亦跪人耶?”就到这个份上。
到这会儿,从权力、军队方面讲,这几位藩王比起北京那些爱新觉罗的宗室王爷们,不知道要高到多少。
再接下来,就是三藩之乱,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最近在写这部分历史的书,接触的这方面史料比较多,让我颇为感慨的是,陕甘、辽东的兵源素质,确实是高。(声明:没有任何地域歧视)
李自成军队的老底子、洪承畴的洪兵,孙传庭的秦兵,后来平定三藩之乱时河西四将(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思克)所属的绿旗兵,昭莫多之战时孙思克的绿旗兵,都出自陕甘。
祖大寿的李氏家丁部队,袁崇焕的关宁军,皇太极时期的汉军旗,孔、尚、耿、吴的军队,都出自辽东。甚至于建州女真,也妥妥的在今天的辽宁省境内。
这些军队都可谓是天下精兵。
有些朋友私信问过,我就顺道说说书的进度。本来我只是打算把专栏的内容充实一下,从专栏的13万字增至20万字,后来越写越多。第一次交稿时,已经达到30万字,当时预计九月可以出版。后来我还是感觉很多内容不够完善,所以又重新整理了一遍,已经差不多完工了,超过40万字,现在估计得明年春天出版了,感谢朋友们的关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