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国的洋务运动发起伊始,最大的支持者是英国。机器设备、武器、军舰等等,在1880年之前,均是从英国购买的。当然,英国人也不是慈善家,他们之所以这么支持,是因为当时正处在“英俄大博弈”时期,英国扶持清帝国,是为了遏制沙俄在亚洲的扩张。
事实上,双方在19世纪70年代的合作还不错。清军不仅依靠英国人提供的武器平定西北某宗教起义,还消灭了占据新疆的阿古柏,逼迫沙俄吐出了已经占领了的伊犁,收回了新疆大部分领土,挽救了咸丰留下的岌岌可危的烂摊子。
等一切都安定下来,李中堂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对德国,有着莫名其妙的好感。
他个人非常喜欢德制枪械,像克虏伯炮、毛瑟步枪;
德国当时刚刚击败了法国,在世界上的声望比较高;
德国与中国之前并无战争,当然,德国1871年才统一,这会儿基本没有海军,想打也够不着。
更关键的原因在于,当时的清帝国海关大权掌握在英国人赫德手中,赫德还想主导海防建设,这让李中堂很不满。
所以呢,李中堂打算撇开英国,拉拢德国,开始他精妙的操作,在大国之间纵横捭阖。
他是这么做的。
1880年12月2日,清国驻德公使李凤苞代表李鸿章与德国签订订购7000吨级战列舰12艘之备忘录。
7000吨级军舰在当时的概念,大致相当于055在当今的概念,当时的德国自己尚无此吨位铁甲舰,英国人在这个时点的此吨位铁甲舰也只有12艘。
南洋大臣刘坤一、船政大臣丁日昌听闻此事,上书慈禧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中国是大陆国家,无海外殖民地,无远洋利益,买军舰应当立足于近海海防,而不是远洋决战。且德国自己尚无此吨位军舰,一次性下单12艘,相当扯淡。而在此之前,清帝国购买的2艘巡洋舰、13艘炮舰全部来自英国。
慈禧看了各方奏报,搞出一个超级和稀泥方案。
让李鸿章去德国买3艘7000吨级战列舰+4艘鱼雷艇;让左宗棠去德国买2200吨级巡洋舰2艘。
可见,慈禧也是不太放心李鸿章的,怕他吃的回扣太多。
可是呢,慈禧太小瞧李中堂了,慈禧给他的预算是3艘7000吨铁甲舰,预算是400万两白银。而李鸿章开回中国的2艘铁甲舰+1艘2200吨级的巡洋舰。
1883年1月3日,国子监司业潘衍桐实名举报驻德公使李凤苞在购买定远、镇远二舰中贪污白银60万两。
没有确凿证据,这里我就不污蔑李中堂了,但后来李凤苞确实是因为贪污被免官。
我们继续往下聊。
定远级战列舰的原型,是德国的萨克森级战列舰,这型战列舰始建于1874年,于1878年才完工,这在当时简直是龟速建造。该型军舰建成之后各种毛病不断,但是德国人一直凑合着用。
萨克森级
定远号的建造合同是1881年1月8日,当年6月,全部4艘萨克森级战列舰返厂重修,1884年才重新服役。
懂了吗?
德国人不仅拿李中堂的订单练手,顺道再用练手的技术改良自己的军舰。
我怎么莫名就想到了印度买米格—29K、塔尔瓦级护卫舰呢?
这是李中堂第一次被打脸。
当然,定远号交付之后第二年,这种慢速铁甲舰就被时代所抛弃了,快速装甲巡洋舰开始成为中等国家海军的主流。当然,我这里并没有责怪李中堂的意思,毕竟让他有这种前瞻性眼光太难为他了。
不久之后,中法之战爆发。
在这个时点,在德国的中国军舰合计12艘,其中战列舰2艘、巡洋舰3艘、鱼雷艇4艘,总吨位2.15万吨,为同时期国内福建水师全部军舰总吨位的2倍强。
我以前写过,福建水师停在马尾,在李中堂宝贝女婿张佩纶的英明领导下,即:
“无旨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犹斩。”
全军覆没了。
战争期间,法国要求德国暂停向清廷交付军舰,驻德公使李凤苞(也是李鸿章的铁杆亲信)要求悬挂德国国旗、由德国水手开着军舰回国。俾斯麦最终拍板,悬挂中国国旗交货,中国人自己来开,军舰途中被法国军舰击毁德国概不负责。
看看,这就是咱们的“东方俾斯麦”,费尽心思舔人家,结果人家完全不买账。所以我一直感觉,西方人称李鸿章为“东方俾斯麦”是一种调侃,类似现在的“东莞科比”、“范乔丹”这种称呼。
这是李中堂第二次被打脸。
得知德国人的要求后,李鸿章要求之前在德国监督军舰建造的徐建寅、魏瀚、陈兆翱、郑洁濂、刘步蟾、杨兆鋆、陆麟清、余贞顺、邱宝仁等10名高材生把船开回来,这些人虽然在德期间报销了12.76万两的差旅费,但无一人敢把船开回来。
然后,左宗棠凭借其私人关系,找到英国政府说情,请求把他订购的两艘2200吨级巡洋舰悬挂英国国旗开回来,英国政府同意。这两艘巡洋舰1884年3月悬挂英国国旗、由德国海军将官驾驶,从德国基尔起航,4月在英国朴茨茅斯暂泊,7月安全到达上海。
同时,左宗棠找到赫德,让他在国内活动,对法国军舰关闭香港,不允许他们去那里补给。赫德找到英国驻华公使,该公使回国活动,英国政府随后宣布中法之战英国保持中立,不允许法国军舰进入香港、新加坡及其他英军远东港口补给。
这个英国驻华公使,叫巴夏礼,就是二鸦期间在天津谈判时被清军扣押的那位。
不知道当时力主亲德疏英的李中堂,此刻感没感觉到脸上火辣辣的。
这是李中堂第三次被打脸。
不过没关系,李中堂的脸皮,那是比苏州城墙还厚的。
1885年元旦,李中堂锲而不舍地又向德国订购2900吨装甲巡洋舰2艘、108吨级鱼雷艇5艘。
无语啊、无语,到这会儿了还去舔德国,不是蠢就是坏。
与此同时,慈禧听从了曾纪泽的建议,不能所有军舰都从德国买,就派曾纪泽去英国购买巡洋舰两艘。
李中堂呢?他指示曾纪泽,要求英国船厂必须按照德国人的设计方案建造。
。。。
人家英国人当时占全球战舰出口份额的60%,还差你这2艘2000吨级的巡洋舰?
英国人当然不干,拒签合同。
到最后,当然是李中堂妥协了。
其实事后诸葛亮一番,多亏德国人不帮忙,不然军舰开回来了,再出现类似张佩纶下令不抵抗的情形,那么这近千万两的白银也要打水漂了。
最后多说一句,慈禧精明了一辈子,却误用两人,导致自己身败名裂。一个是他的心腹李鸿章,一个是他的宝贝外甥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