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战俘回忆:苏联女护士拉我们腿上的皮,根据肉的厚薄分等级

冰点历史吖 2025-02-03 14:22:00

2012年,韩国导演姜帝圭执导了一部反战影片《登陆之日》,该片从一个日本战俘与一个韩国战俘在苏联战俘营里面的经历来讲述战争的残酷。

影片中,张东健与小田让切饰演的两位男主在战俘营里受尽折磨,最终还被派往输的战场当炮灰。

可笑的是,最终这两货不仅都活了下来,还在最后得到了灵魂的救赎。

很显然,这部影片的导演和编剧,更像是现在韩国政坛的亲日分子,不仅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描述成被“天皇”欺骗所致,还变相地用日本战俘在西伯利亚的遭遇来抹黑苏联。

可以说用意十分明显了。特别是影片中那些虐待日韩战俘的画面,愣是让一些不知历史真相的韩国年轻人一时间分不清楚谁才是自己真正的仇人。

不过这部影片在中国却是起到了不一样的效果。很多自媒体作者将日本影片中那些诸如“苏联人将钢钎插入到日本士兵被冻伤的脚上”这类的镜头剪辑之后。

再配以欢庆的音乐,让中国的网友们看后无不拍手称快。

事实上,苏联人只是做了我们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对于日本战俘,何须同情。

不过有一说一,我们的苏联老大哥在对待敌人上可真是一点也不含糊。

苏联出兵东北亚

1945年2月4日,苏美英3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商讨有关最后战胜纳粹德国、铲除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之后世界的格局。

在当时,整个远东地区包括中国东北都被划成了苏联在战后的势力范围,于是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开始出兵中国东北。

1945年8月,结束了西线战事的苏联挥师向东,在中国东北、库页岛、千岛群岛战役三个地区发动战役。

面对苏军的钢铁洪流,所谓的日本关东军被碾成了渣滓。

眼看大势已去的日本关东军在丧失了抵抗苏军装甲部队的关键装备之后没多久就直接选择了投降。

而苏联基本上没有花多大的力气就控制了中国东北、内蒙、朝鲜北部、库页岛、千岛群岛在内的诸多东北亚的日军势力范围,俘虏了大量的日本关东军、库页岛、千岛群岛守军和日本侨民。

这些日本人当年在中国东北可没少霍霍我们的国人,而今落到了苏联人的手中,苏联人可不会像我们一样心慈手软。

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在抗战结束之后不久就从我们的国土上撤离出去,人家帮了我们这么一个大忙,我们也没啥可以送人家的,就只能是喜闻乐见地看着苏联老大哥将那些霍霍我们的鬼子全都俘虏到西伯利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毕竟这些鬼子拿着枪就是兵,放在哪儿都是祸害,还不如让他们到远东西区参加社会主义苏联的建设呢!

当然,有些日本军官家中势力大,在日本家境殷实。愿意出钱资助苏联搞建设的,人家苏联也不会为难。

毕竟人家都出钱建设苏联了,所以自然是有一部分人享有特权,经过“改造”之后没多久就被送回了日本。

而那些既不愿老老实实参加改造,又不愿意出钱“建设苏联”的日本鬼子,则是被分批送到了西伯利亚和蒙古国。

日本战俘在西伯利亚接受的改造

为了让这些为祸中国多年的日本鬼子洗心革面,首先要做的就是“劳其筋骨”和“苦其心志”。

让日本鬼子参加劳动,是让他们体现活着的价值;同时摧毁掉他们所谓的“武士骄傲”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洗心革面。

因此,苏联战俘营的管教人员也是煞费苦心地为日本鬼子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劳动改造计划。前前后后接受这样改造的鬼子大约有60万人。

在送往西伯利亚之后,这些日本鬼子会在苏联战俘营里面接受监管护士的评估。根据日本鬼子的身体素质情况制定分配相应的劳动计划。

由于来到这里的鬼子实在太多,所以当时战俘营里的护士就想到了一个最为简单的方式来给这些小鬼子进行划分。

那就是一把拉住日本鬼子腿上的皮,根据他们大腿上肉的厚薄程度来进行划分。

身强体壮的鬼子当然会被分到更多的劳动任务,而那些身体瘦弱的,也会尽可能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实在太过瘦小或是有伤在身的小鬼子,苏联的管教干部们只能是仁慈地送他们去见天皇。

在西伯利亚,严寒考验着这里生存的每一个人。可当时的苏联也很困难,物资极为有限,为了让这些鬼子能够在这样冰天雪地的地方活下来,因此每天都会安排鬼子们进行伐木、修路这样的重体力劳动。

或许是认识到了自己的罪孽深重,所以这里的日本战俘干活时基本上都毫无怨言。

偶尔有一两个顽固的小鬼子想要抱怨,也会被苏联的管教干部们十分仁慈地用皮鞭教育。

不得不说,鬼子天生就是能吃苦的料。在西伯利亚接受改造期间,哪怕是在零下70度的严寒中,鬼子也会穿着单衣,吃着薄粥,用手斧在林场里面进行伐木,或是在露天煤矿里面进行开采。

正是因为有了这帮鬼子的付出,所以才成全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而那些在劳动中不幸殒命的鬼子,在死后也会再次体现他们的价值,用来肥沃苏联或是其他远东地区的土壤。

除了参加劳动以外,在集中营里面,一些表现较好或是面容英俊的日本鬼子还会被赋予一些特别的任务。

他们其中一些会被安排给苏联教官打扫卫生,烧水洗澡等简单的工作,一部分还会被苏联的女护士们要过去排解寂寞。

但是一些日本鬼子冥顽不化,被“武士道精神”毒害太过严重,为了抗拒改造,竟然选择了自杀,以这样的方式自绝于人民。

相比较于盟军的战俘营,苏联老大哥可谓是相当仁慈了。不仅管吃管喝,还有医疗与劳动报酬。

当然,由于当时的苏联医疗条件也是很有限,所以在劳动中受伤的日本鬼子基本上都是十分简单的方式处理。

手脚伤了,直接截肢,驱赶伤了,直接丢进焚化炉以此减轻病患的痛苦,感冒什么的就是锻炼不够,多在严寒中劳动下,出出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至于工资嘛,虽然只有正常劳动工人的十分之一,或是二十分之一,那也总比没有的好吧。何况这茫茫的西伯利亚冰原,要那么多钱也没啥用。

不该被优待的日本战犯

相比较于苏军,盟军阵营的澳大利亚在对于日本战犯的处理上就简单粗暴得多。

由于日本在二战中对无辜的澳大利亚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因此在战后澳大利亚对日本战俘也采取了比较粗暴的对待方式。

据统计,二战结束之后在澳大利亚的战俘营里面约有20万日军战俘,而最后活下来的却不到40人。

显然西伯利亚的日本战俘要比在澳大利亚的那些战俘幸福得太多了。

以上对于日军战俘在西伯利亚的生存情况的描述或许过于戏谑。但是对于日本人而言,苏军的战俘营无论怎么做都不该受到指责。

毕竟,相比较于日本人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而言,这一切都只是小巫见大巫。去过731纪念馆的人或许都会被日军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所震惊。

相较于苏军在西伯利亚对待日军的残忍,日军在对待中国战俘的时候的手段才真的是触目惊心。

其实,当苏军将日本战犯带到西伯利亚的时候,人们就能够想象得到等待日本战俘的遭遇是什么。

因为除了我国严守日内瓦公约外,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在对待战俘的时候,所作所为一般也都大同小异。

而相比较之下,正常人都很难用自己的思维想象出在二战中日德两国是如何对待战俘,甚至有很多时候已经超出了人类作为“人”的最低限度。

比如日本人用中国人进行的各种“活体实验”,任何一项公布于世都足以让日本这一民族永远被中国人仇恨。

当然这个世界上总有一部分人有着圣母一样的伟大,会去同情那些在西伯利亚或是澳大利亚战俘营中的日本战俘。

那他们或许应该去731纪念馆里面去看一下,否则他们永远不知道“优待战俘”的标准是什么。

相比之下,苏联对待日本战俘已经算得上是仁慈了,无论如何至少还坚持了作为“人”的道德底线。

当然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国家喜欢用人权说事。在对待战败国的时候手段也比较聪明。

就像是战后的美国,在对待日本人的时候就极尽“人道主义”之能,将日本的大多数妇女都改造成为了慰安妇,甚至逼着日本政府成立所谓的RAA。

相比之下,苏联的做法或许真没法与美国人相比,毕竟这种又当又立的事情,也只有美国人做得出来。

0 阅读:289

评论列表

用户94xxx44

用户94xxx44

4
2025-02-15 11:15

小日本欠揍!打的越狠它越服你!

冰点历史吖

冰点历史吖

文以载道,德济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