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灭吴时,实力并不弱于对手,为什么仅仅两个多月就灭亡了呢?

交谈历史 2025-04-21 18:28:09

晋灭吴时,东吴兵力足足有20多万,实力并不弱于对手,为什么仅仅两个多月就灭亡了呢?

相信三国演义这本书让大家对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历史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三国时期东吴和西晋的故事。按照历史上朝代更迭的顺序,三国之后就是晋国统一。要知道,吴国这个国家成立了已经快有半个世纪长了,晋国虽然兵力强盛,但是吴国根基很深,兵力相比较来说也不弱于晋国,尤其是水军。吴国有着强大的水军团队,水上作战能力极强。当初蜀国和吴国结盟共同抗敌,两个国家通过互相依赖彼此来达到共赢。自从蜀国灭亡之后,就剩了个吴国。吴国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外援,在整体形势上就比较孤立无援。如果论整体的实力,吴国是要弱于晋国的。但无论如何,不管是外援还是怎样,当时的东吴根基深厚,是完全有自保的能力的。但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面对晋国的攻击,吴国仅仅两个月就支撑不住灭亡了。这是为什么呢?

再怎么说吴国也是有实力的,为什么短短两个月就被灭国了?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吴国灭亡背后的故事。首先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晋吴两个国家的实力。吴国兵力虽比不上对方,而且大部分都是水军,但是吴国地处水域较多的南方,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作战经验上东吴都要远胜于晋国,所以他么在水上作战仍然具有优势。而且吴国能在乱世支撑半个世纪之久,实力肯定不是花拳绣腿,它的防御体系非常完善,如果晋国对吴国发起进攻,那么他们就一定会遭到吴军的强力反击。

再说晋国,晋国自从将蜀国吞并之后,就一直在着重打造水军,因此才建立了一支较强的水上军队。但是,虽然能力较强,但是也只是新建的军队,肯定比不过吴国。虽然水军少,但是晋国的步兵却是吴国的两倍,骑兵也是吴国的三倍之多。所以,陆军方面,吴国是要逊色于晋国的。这就是两个国家兵力的大概情况。至于为什么吴国两个月就灭亡,小编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就是领导者的差距。要知道,一场胜仗不光是要比军事实力,领导者的战略决策和品行也会对战争的局势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候晋吴两国的国君就会被拿来比较。晋国国君司马炎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领导人。他在指挥战争的时候非常稳定,考虑到很多方面,绝对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作出错误的战略决策。而且,战场上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他会根据战场上的具体进展及时的调整战术,将劣势转换为优势。并且,面对危难他还能够临危不乱,迎难而上,这是很多人都缺少的优良品质。反观吴国君主孙皓,两个人简直天差地别。起初他并不是顺利继承皇位的,而是因为孙和的子孙太过年幼才被扶持登上了皇位。

早期的他勤政爱民,施行仁政,获得了百姓的称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那之后,他就撒手不管了,整天沉溺享乐,国家大事不闻不问。不出所料,他变成了一个昏庸残暴的君主,之后更是大肆杀戮,草菅人命。他对自己放纵奢侈,对于臣民却无情又残酷。虽然说孙皓在军事方面有着一定的天赋,但是他自身的残暴无情,肆意杀戮也导致吴国人心离散,溃不成军。

不仅如此,他还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大肆挥霍国库,加上他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也没有对吴国进行经济上的发展,就算国库再充盈也支撑不住他长年累月的挥霍,所以就导致了吴国国库出现入不敷出的窘迫情况。虽然他有军事方面的天赋,但是他太过自负,平常根本不会去留意国家的动态,他觉得晋国攻不破吴国,所以平日里也不会花费时间和人力去进行防备,这也为后来吴国灭亡埋下了隐患。说的直接一点,吴国灭亡,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孙皓的性格问题。如果他真的是一个善于统治的君主,那么晋国灭掉吴国将会是很困难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人心收复问题。战争不仅只有战场上打仗,还有朝廷上的战争。军事攻势固然重要,政治攻势也不可忽视。早在进攻吴国之前晋国就做了很长时间的人心收复策略。他们准备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对于吴国的百姓他们没有像别国一样当成俘虏,而是进行了特别的优待。

国君还对吴国的百姓进行了团结,他下令让本国的百姓去帮助吴国百姓进行农业生产,还送去粮食和人手来帮忙。久而久之,百姓们自然就感激晋国,同时也会对本国的国君产生厌恶之情,不知不觉间,吴国的抵抗意志就一点一点的被瓦解。同时,在军队方面,晋军中进攻吴国的战士都会收到丰厚的礼物,将士们听说进攻吴国之后,都纷纷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进攻吴国的队伍里面,这样一来,晋军的兵力就大大增加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晋国持之以恒,长期不懈的准备。虽然战争很短,但是在进行战争之前,晋国就已经做了长达三年时间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一件大事时,前期的预防和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最后也正是这长期的准备工作,才让晋国轻易就灭了吴国。早在司马昭时期就制定了先灭蜀国,之后再灭吴国的计划,等到司马炎继位,他也按照这个计划实施。他首先在国内稳定了三年,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灭吴计划。在这期间一直在强化晋国的兵力,直到后来晋国的兵力增加到吴国的三倍之多时才下令对吴国进行攻击。

不仅如此,在交战过程中,还采取了兵分多路的战略措施,水路、陆路齐发,再加上突然袭击,吴国没有防备,被打的措手不及,最后晋国轻松取得了胜利。综上所述,吴国虽然实力不弱,有自保能力,但是,因为国君残暴不仁,大肆挥霍,导致国库空虚。而晋国国君又对吴国发动了政治攻击,很会收服人心,吴国的百姓都对其赞赏不已,所以瓦解了吴国整体的抵抗意志。还有就是晋国长期的准备工作,他们在国家实力不稳定之前一直处于蛰伏阶段,悄悄的壮大兵力,充实军队,等到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一举击破。

说到底,兵力并不是吴国灭亡的根本原因,而是吴国本身的国君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也不关心国家经济发展,暴虐昏庸,导致吴国人心离散。加上晋国领导人很有政治头脑,同时孙皓又没有对晋国设防。所以,吴国最终被灭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也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在面对比自己弱的对手时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对自己放纵。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在安逸的时候也不能忘了提升自身的实力,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的成功。

0 阅读:17
交谈历史

交谈历史

讲解历史